本书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 林奇的经典著作。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相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说明。书后的大量附录论述了专门的技术,提供了详尽的原始资料和标准数据简表。 本书条理清晰、资料丰富,适合建筑规划管理和设计人员以及建筑院系师生阅读,对基地开发、规划设计管理的策划组织以及社区维护管理者,则是简明的专业指引。
《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是台湾建筑史学者、评论家徐明松多年来对王大闳建筑成就的研究成果,不仅以专论形式收录了对其中39个建筑案例的评述,更以文献形式详尽记录了王大闳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读者从中不仅可了解到王大闳建筑实践的特点及演变、一些重大项目的前后始末,更可窥得一位建筑师在动荡大局下的人生际遇。
阿尔托是芬兰本土培养出来的建筑师,虽然他多次出国考察学习,也曾在美国执教,受到过各种流派的影响,却没有盲目地追随他人或简单地模仿某种派,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他的作品始终密切联系着芬兰本土的实际情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倡导建筑多元化的今天,阿尔托的地域化建筑风格和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示,他的成就对我国建筑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书选取了阿尔托的18项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第1章介绍阿尔托的简历,后一章综合分析阿尔托作品的特点、设计理论与思想渊源。考虑到国内关于阿尔托的资料相对较少,在编写过程中尽量把作品介绍得详细些,编入的图片超过740幅,力图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全貌,对于尚未去过作品现场的读者尤为重要。
本书是一本以收藏鉴赏为目的建筑设计品鉴类图书,全书以西方著名建筑巨匠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生平为主线,分阶段逐步现在给读者展现其建筑作品,包括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场等,全面地剖析了帕拉第奥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建筑的先驱建筑大师之一,其柱式设计理念的形成与贯彻,并突出了该设计对整个西方建筑的巨大影响。 除了详尽的文字介绍与分析,本书均采用极高精度的高清彩图来进行展示,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地呈现对帕拉第奥建筑作品的气势恢宏,充分传达出西方古典建筑的设计美学和哲学。
本书是1936年由传奇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 Wright)建造的,今天在国际上仍然被公认为20世纪建筑的杰作。近年来,更是被美国建筑师学会冠以美国史上*建筑作品的称号。本书的出版是在别墅建成75周年之际通过西宾州保护组织完成的。《流水别墅(全彩版)》是对该建筑里程碑式的总结,也是该地标式别墅的历史性事件之一,内容更是由关于别墅的历史、结构、修复和收藏等方面权威性*发表的文章组成。 本书的出版是在别墅建成75周年之际通过西宾州保护组织完成的。本书是对该建筑里程碑式的总结,也是该地标式别墅的历史性事件之一,内容更是由关于别墅的历史、结构、修复和收藏等方面权威性*发表的文章组成。针对这一影响巨大的建筑力作的主题宣传,本书愿尽绵薄之力,成就其享誉世界之荣。
理查德·迈耶系列丛书共计六卷,收录了国际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 50 余年来的全部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书为第六卷,恰值迈耶从事建筑设 50 周年,介绍了近年一些知名的
理查德·迈耶丛书共计 6 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近 50 年来的全部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卷为卷,是理查德迈耶从事建筑设计 20 周年的纪念版,介绍了私人
赵元超编*的这本《天地之间(张锦秋建筑思想集成研究)》以 张锦秋星 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这一 文化事件 为契机,梳理了张锦秋院士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与实践,结合她对和谐建筑及城市特色的理论研究,初步整理出张锦秋院士系统的建筑思想,并汇集新时期建筑界对于 承继与创新 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建筑大师 芬兰人阿尔瓦 阿尔托是一名影响力深远的多产建筑师和家具设计师。他以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理念,为现代主义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阿尔托的设计受到诸如芬兰的风景、包豪斯和古典主义等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融合原始的混凝土与木材、铜与砖以及体量与形态等素材,提炼出一套有机的设计词汇。他对功能和使用方面的尊重,也使他获得了在建筑和家具设计方面的永恒声誉。 本卷外文原版出版于1963年,是这位大师作品集的第1卷,收录从1922 1962年的建筑设计与规划案例,从1929年建成位于图尔库的芬兰剧院,到1962年的新赫尔辛基城市中心方案,通过280余张照片,近200张设计图纸和草图,按时间顺序为读者展示。本书并没有将阿尔托的建筑设计归类于某种风格或流派,也没有对他的作品小题大做,只是将他的建筑设计忠实、客观、简要地展
《哈里里建筑设计作品集》是我社策划出版的著名建筑事务所系列中的一部,主要介绍了著名的纽约哈里里建筑事务所自成立以来的优秀设计作品。书中所展现的该事务所作品涵盖了城市规划、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娱乐建筑、产品设计等领域,这些其充满创意的前卫作品为事务所赢得了包括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建筑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在英国卓越的建筑师当中,泰瑞·法瑞爵士超然出众,因为,他把城市设计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在以往的30年中,这种动力一直主导着TEP的工作。在前20年,工程几乎全部集中在伦敦范围,不过,后20年的业务却几乎按年代顺序,从东到西遍布全球-从香港、北京、汉城、悉尼和西雅图,到里斯本、爱丁堡、纽卡斯尔、赫尔和伦敦:本书标题所指的十座城市。 《十年十座城市》的主题是城市设计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首先创建一个“场所”与由此而演化成建筑“面貌”之间的关系。这一与众不同的方法,造就了下列标志性项目:如香港的山顶游览中心、汉城仁用机场的交通中心、爱丁堡的Dean美术馆、赫尔的Deep世界海洋探索中心,以及伦敦的内政部新总部大楼。环境、历史多样性与包容性、均为关键性的实施原则,都是为了创建伟大的建筑和城市
理查德·迈耶丛书共计6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近50年来的全部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卷为第四卷,是理查德迈耶从事建筑设计40周年的纪念版,由著名建筑评
《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
本书收录了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从1964年在麦吉尔大学的建筑学论文和他的个建成项目至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共计72个特色建筑项目,显示了他在结构和空间上的敏感性的演化过程,分为八个部分,探讨了萨夫迪的建筑主题和区域性区域地理。附有丰富的细节图、原始草图、模型和令人感到震撼的摄影图片。这些项目均以公共空间的设计为主要对象,包括诸多文化、教育、市政机构,住宅、多功能综合建筑以及机场等,类型广泛,从而分析并阐述了萨夫迪在结构和空间等方面设计理念的演化过程,对于探索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及巨型规模人性化的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性。
弗雷·奥托(1925-)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在过去的50多年里创造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次对他的作品全集进行了汇总和介绍。他在建筑*杰出的贡献是对大跨轻型建筑的发明和研究,诸如膜结构、索网结构、网壳结构、充气结构等。弗雷·奥托始终坚持着设计“与自然和谐、节能、轻型、可移动的适应性建筑”的目标。 这位建筑师、工程师、研究者以及梦想家的杰出代表作包括:与罗孚·古特布罗德合作进行的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设计、与贝尼斯及其合伙人合作进行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场馆体育场屋顶结构的施工、1975年与卡尔弗雷德·穆赫勒和约阿基姆·兰纳合作设计的曼海姆多功能厅、与坂茂合作设计的在沙特阿拉伯一些大型建筑和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中的日本馆。 本书不仅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弗
我们很难说清以下哪一项是埃森曼更为重要的职业成就:是在30年间推出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令人震撼的学说,亦或是舍弃了几乎所有的既定体系的便利条件和传统赋予的不可避免的自满,以及那条达到“成功”的老路——设计“伟大”的作品或者发展个人化的建筑风格。在这两个方面,彼得·埃森曼不仅与他同道“纽约五”现在已经堕落到手法主义的地步),而且卓然独立于几乎所有当代的建筑师。 当埃森曼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时候,建筑师还是一个相当老成深厚的职业,就今天而言,情况依然没变:建筑师从他们的敌人——古典主义中获得力量来源,马上他们要反过来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埃森曼和他的追随者们总是能够运用自由的客体比如历史事件(广岛原子弹爆炸),特殊境况 (上帝之死,家庭生活及社会习俗的转变)以及思想学说
摩天大楼在喧嚣的城市中拔地而起,于云海之中傲然独立,引人驻足观赏,激发想象无限。这些楼宇巧夺天工,是创新科技的完美展现,也代表了人们的期望。 《摩天大楼——对话建筑师·世界历*非凡的超高层建筑》一书以时间为序,带读者领略世界各地摩天大楼的耀人风采,从宗教建筑到城市地标,再到充满超前环保理念的大楼,书中涵盖了世界上125年来*秀、*历史意义的超高层建筑。新版更是补充了诸多新落成的世界*建筑,众多“超高层”建筑更是突破常规的杰作,其所体现出的建筑难度和超凡的想像,是前辈工程师们无法企及的。在同主题图书中全面、权威,广受关注。更有作者对建筑师的访谈记录,充满激情的文字如同建筑本身一样精彩。 书中对每座超高层建筑都配有精美彩图,展示建筑物的全景及细节,并配以设计图稿,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非凡的
本书精选15家国内外比较优秀的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工作室,介绍了各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建筑设计作品,展示成绩的阶段性平台,有助于客观地审视和全面了解国内外优秀事务所的作品精髓。 书中的建筑设计独具特色,并将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崭新的设计理念。
理查德·迈耶丛书共计六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近50年来的全部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卷为第三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转折时期的作品,本书收录的项目以私
本书是从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1996-2002每年评选的获奖项目中优中择优选出的优秀获奖作品,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规划、室内设计等项目。每个作品有详细的设计构思说明,并配有实物照片和平、立、剖面图。对于广大建筑师深入了解国外设计理念、学习设计手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西萨 佩里被美国建筑师协会评价为当今美国*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的位于贝特里公园的世界金融中心也被评为1980年以来美国*秀的10件建筑设计作品之一。本书选取的15个建筑项目主要以剧场和表演艺术中心等公共建筑为主,十分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其设计理念与主张:建筑物不仅仅是构造技术的外在轮廓,而且是城市生活的助推器。这些建筑作品展现出设计师为让城市生活更有活力而进行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并充分关注到使用者的需求、造价、技术和环境。
《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尺规理想国》收录的全部文章都以“当代中国”作为观察建筑、理解世界的起点和终点,反思现代建筑制度和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指出中国当代建筑行业流弊,探讨当前中国建筑思想特质,讨论经典、父权、身份、血缘、反叛等与建筑师职业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文章均绕开我们习以为常的建筑话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立场。 《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在托斯卡纳的阴影中》试图延续阿尔伯蒂的名句中所蕴涵的那种崇高感,以此表达对建筑与建筑师的尊敬。书中的内容试图解释少许几个建筑现象,进而完成从敬畏到愉悦的转换,记录了作者如何尝试着在建筑的阴影中展开故事的情节,讲给身旁愿意驻足的人听。 本书还包括《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在空间的密林中》、《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