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逐步消灭大城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并从经济、社会、行政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自城市诞生之日起,城市更新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随着近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尤其在我国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已被看作是整个社会发展与城市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学科领域日趋广泛。本书针对当今城市更新的现状和问题,考察与剖析了西欧和中国城市更新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出现的重要思想及其采取的相应更新政策与措施,阐述了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内在机制与特征属性,研究了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与类型模式,提出了城市更新综合系统规划的目标原则、体系框架和编制方法,后对城市更新管理机构、金融结构、公众参与以及政策法规进行了全面介绍,对进一步认识城市更新的客观规律,把握当代城市更新的进程状况和发展趋向,以及指导城市更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
《莎车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为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丛书 之一,丛书主编阮仪三。本书力图通过对莎车古城的历史沿革、城镇空间、文化遗存、民居建筑等描写,反映莎车这座南疆丝路古城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莎车古城保护与传承的思路,向读者展现莎车浓厚的地域特色。
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区作为文化遗产与大众化的生活空间,对其进行再生研究需要聚焦 遗产 和 社区 两大基本属性,将历史保护和城市更新事务在促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目标下进行统筹协作,进而从历史、地理、市场、政策和日常生活等维度描述遗产社区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内涵进行相应阐释。本书通过对石库门里弄街区多样性的价值思考,从多维视角审视石库门里弄保护和更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与文化效益;并就石库门里弄对上海城市风貌特色的影响、石库门里弄继续作为大众化生活空间的可能性,以及石库门里弄与城市再开发模式转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此探讨城市更新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石库门里弄的再生路径。
本书为 城市史研究指南 丛书之一,是作为中国城市史研究初学者的入门基础,而非全方位介绍的手册,因此本书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书稿简单介绍本学科的内容(以时间为序),在此基础上介绍相关史料,尤其注重*基本的、连续编辑的、通史性的大型史料汇编、文献集等,以及重要的研究等。书中还介绍了中国城市史研究影响广泛的期刊、关键人物、学术机构、网络资源等。通过阅读本书,初学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城市史研究发展的脉络、关键人物、目前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可以选择有价值和研究前途的研究方向和主题。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清末民国(1898—1937)北京的城市空间变迁史,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考察近代北京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社会因素与文化表征。本书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野,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帝都、国都、故都的身份变化为节点,梳理保守的政治制度、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化两股力量在近代北京的碰撞过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揭示出传统的政治、文化是抑制北京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因素,也是形成北京传统与现代相交叠的空间形态的主要原因。
本书内容主要是一位城市规划界的前辈在1956年前后的日记。通过一份个人的经历和视角,广泛并详实地记录了一大批新中国*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工作及生活内容,生动再现了1950年代中国城市规划师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祖国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部分:大事纪要; 第二部分:日记选编 第三部分: 张良友日记 对规划史研究的独特价值 第四部分:张良友先生谈日记
诸葛净*的《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辽金元时期北京的城市空间秩序及其变迁展开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将辽金元时期的北京城置于宏观的政治与经济变迁脉络中考察城市角色从地区中心向都城的转换,及其对城市物质空间发展带来的影响。下篇则将宫殿、坛庙、市场、道路等既作为社会力量的载体,也作为主要的城市形态构成要素,从权力运作、经济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揭示国家制度建构、日常生活状态与城市形态变迁间的关系。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及文化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21世纪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缓解城市历史地区保护与建设矛盾的重要措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是空间资源综合集约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未来历史地区保护更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本书主要从历史地区保护更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历史经验、发展状况、相关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对目前前沿的国内外历史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案例进行评析,梳理并总结当下主要的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模式在历史地区保护更新中的运用,以及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管理与实施的方法,运用系统性的观念思考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建设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道、历史地区等多个层次的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意义。
地名是观察城市历史变化的一个独特的参照,又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元素。本书以大量手资料,通过地名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观察上海城市发展变迁。包括租界的拓展、产业的发展、市政的发展、都市娱乐业的更替、道路命名方式的由来。
《漳州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从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学、有机更新三个理论维度对古城进行研究剖析,结合巴黎、京都、苏州、丽江、平遥等国内外五个古城保护与开发成功案例,在对漳州古城历史、山川形胜、文化价值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漳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应按照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 的思路开展。从论证目标、整体保护、分类引导、功能布局、文化挖掘、风貌维护六个方面入手,实施古城保护与开发策略;从技术、法制、机制、社会、经济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完整的古城保护与开发保障体系。
本书力图通过甄别归拢国内外现有的城市史、城市问题、公共管理、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专著和期刊的史实、理论、政策点滴,并进行重新串接,从历史演变、理论体系和政策模式三个方面对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城市管理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明确西方城市管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管理学体系轮廓。
广州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旧城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具有深厚底蕴的商业名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积淀造成了旧城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内城的高度集中建设,广州旧城正面临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城市传统空间形态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选择。建国以后的广州旧城区经历了几次城市更新改造浪潮,逐步形成了这个高楼大厦、骑楼街、工人新村与西关大屋共生的多元形态,复杂的城市形态的演变也深刻的记录着城市变革的历史印记。《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一书结合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主要进行了三个视角的研究:*,基于形态分区理念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研究。以康泽恩 城镇平面分析 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城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基于 形态单元 的系统分析框架。第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