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 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陈从周主编。全书在结构上分为 名园鉴赏 和 品园杂识 两部分。上篇 名园鉴赏 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景点;下篇 品园杂识 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后附中国园林历史大事年表。本辞典条目完整,内容详尽,是一本既有鉴赏价值,又具专业背景的实用鉴赏辞典,亦是园林艺术和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从古至今,园林都代表了独特的人文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这一题材,也一直令艺术家深深着迷。以绘画为主要形式的其他门类视觉艺术,不但对史上杰出园林的历史传承具有价值,也对未来园林设计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凡妮莎 雷明顿(Vanessa Remington)是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Royal Collection Trust)的高级策展人,她在本书中以300多张珍贵图片回溯了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东西方园林艺术的演变,并揭示了园林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意义。这些作品均为从皇家收藏中精选出的具有卓越价值和非凡美感的油画、木版画、素描,还有挂毯和珠宝,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从未公开过的藏品。 本书不仅是一场令人陶醉的艺术之旅,更是一首致敬园林之美的赞歌。
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野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双双复重丽。 全书共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本书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建筑目前的重要著作。 本书适用于建筑、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人员。
主要介绍江苏传统园林的人文地理背景、历史沿革、当前遗存概况、主要类型,以及其造园思想、造园要素、理法与美学意境。根据各地现存传统园林的实际状况,选出约56处历史价值高、当前遗存状况好、图文资料精美的经典园林重点介绍,每处园林约3-5页;另精选未列入经典园林的100处以 江苏现存传统园林名录 形式附后。为保护和发扬地域珍贵建筑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江苏古建园林传统营造技艺,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活化利用,增强江苏优秀传统营造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和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根据江苏省传统营造技艺活化传承系列工作部署,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传统建筑研究中心、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搭建。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本书为美国当代著名风景园林师詹姆斯·科纳的合集,收录了他自1990以来发表的诸多重要学术论文。科纳作为景观都市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建构者之一,其景观理论远远不止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范畴,而是渗透到风景园林话语建构和实践理论的各个方面。科纳的理论没有一个定式,其体系是发散性的,但是却透露出极强的人文主义的姿态,在后麦克哈格时代被视为“重塑”了风景园林专业,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科纳的理论思想,当代国内风景园林对于他设计的纽约高线公园如数家珍,但是却鲜有深刻理解该作品内涵的媒介和文本。风景园林如何作为一种话语而存在,如何作为一种文本,如何辩证看待理论与实践关系,如何将风景园林与文化逻辑建立起双向交流的架构,本书都做出了具有典范性的探讨,并提示了理论之于理论本身,以及理论之于实践的重要性。本书共
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野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双双复重丽。 全书共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本书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建筑目前的重要著作。 本书适用于建筑、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人员。
一栋看似普通的建筑,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采访者们以一栋大楼为纽带,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居住在大楼的住户、对大楼的管理者、对大楼所在区域的总规划师进行访谈,揭开建筑内部的日常生活与公共记忆。
在公共空间中,景观建筑细部扮演了一个有限而重要的角色——有限是因为它是景观中可见的小部分,重要是因为一个合乎逻辑细部形式的实现,不仅体现了设计者对细部设计中的技术性思考,还展现了设计者对特定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因此,对景观建筑细部设计的关注不容忽视。 英国建筑主要潮流是“古典复兴”。“古典复兴”是指古罗马和古希腊复兴。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英国建筑了一批著名的古典建筑,为英国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盛行的另一种潮流是浪漫主义建筑,又称“哥特复兴”,主要是在庄园邸中复活中世纪建筑,模仿寨堡和哥特式教堂。在古典复兴主义潮流流行的同时,在英国又出现了建筑的折衷主义,就是把古典复兴、浪漫主捏合在一起,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局限性,这也称集仿主义。 本图册是W.HY雪儿创作
本书按照编年史和谱系学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至新中国共十个历史时期,二千余年来的时代背景、风景园林营造活动、著名人物、论著。尤其是,本文经过文献考证和遗存调研,甄选出200余处经典的风景园林案例,包括历史名胜、私家园林、衙署园林、寺观园林和书院园林等多个类型,就历史沿革、相地立基、环境因借、建筑布局、掇山理水、植物配置、装饰陈设、品题点景等方面的历史特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供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人士购买阅读。
中国园林是一种诗意的建筑,是人的精神寄栖之地,向来以文化品位为宗旨,山水田园,亭台楼阁,帝王胆略,文人胸襟,意在其中,天人合一。皇家园林硧浑博大,江山万里寓于宫苑庭园,至帝王万机闲暇不忘江湖之乐。自古庶民不秀雅空灵,移山缩水寄于曲院回廊,使文人归隐田园不忘江湖之乐。 四座名园,两皇两私,数百年间或辉煌或凋落,风雨相伴,乃中华建筑史上奇绝的一章。今有北京、承德、苏州三地摄影名家,将十几年潜心拍摄的园林佳作,辑成卷帙,合作出版。虽学养各异,却意趣相同,对园林建筑情有独钟,每有奇思妙想,或触景生情,皆以影像为记。各人的情感,各人的理解,各人的观念,各人的功力,尽在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像表现之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占地约5200亩(约3500,00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六个皇帝在150年的时间里不断经营修缮完成。基鼎盛时期是康、雍、乾三朝。园的总体布局和主要景观,也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完成的。 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无比杰作,在中国造园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造园艺术曾经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被西方人称为〔万园之园〕。它曾经作为人类文化艺术之瑰宝,存在了100多年。 为了更广泛地介绍圆明园当年的盛况,此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圆明园的保护、宣传和研究提供了历史艺术鉴赏的参考。
《中国古典园林图像艺术》(全三卷)集文化性、艺术性、历史 性、研究性、资料性于一体,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展现 我国古代园林图像艺术成就的系列专著。全书深入发掘、整理了 中华古代园林图像遗产,从图像的视角来阐述中国优秀古典园林 的景观艺术特征,打破了以往中国园林史著作以朝代分期为脉 络、以园林风格变化为主线的叙述方式,而是在梳理古代园林图 像相关文献资料、仔细甄别图像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分类模 式,以图像所表达的园林内容和性质为主线展开阐述。全书分为 “皇家园林图像卷”、“风景名胜图像卷”和“私家、寺观园林图像卷” 三卷,各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 1200 余幅中国古代园林图 像的绘制内容、风格手法、媒介材料,并重点阐释、探讨图像中 所呈现的园林营造背景、空间格局,以及建筑、装饰、植被和
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至今仍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中国私家园林也是中国园林中*特色的部分,它映射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的价值观和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表现。
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与法国园林和阿拉伯园林鼎足三立,各具异趣。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生活和游乐的地方,也是他们实施朝政,行使权力的重要场所。它们的建造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皇家园林总是反映了一个时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成就。
本书包含北方著名古典园林中的殿、舫、楼阁、门、桥、塔、堂、亭、榭、轩、斋十一类园林建筑的全面展示,每一大类前有文章讲解和描述,每座建筑含有建筑测绘图纸和照片,细部图纸丰富、具体,生动,充分展示国内经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和构造,为园林建筑设计师提供大量参考和学习的样本。
园林之美,无与伦比;园林的历史,也堪称悠久,但要想通过艺术手段来体现园林的沧桑,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在看似相同的景观里,人们读到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就因为有了各个时期人物的活动和园林荣枯时候的模样,这些园林也就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于是这些照片也就从一般的风光景物画面一跃而提升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反映园林沧桑的见证。
园林建筑家 陈从周先生生前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 50 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作等身。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园林谈丛》、《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为精辟, 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 ,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 明轩 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人。 散文家和画家 陈从
由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组成的北欧五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的高福利地区。在相近的自然条件、共同的宗教信仰、类似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北欧国家的人民形成了特有的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与北欧国家其他的设计领域一样,北欧国家的景观设计实质上是对生活的设计。设计师把设计看成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自然和艺术还原在生活之中。景观设计追求内在价值和使用功能,作品非常实用又耐用,充满了恬静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思想、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对光与材质的关注、人情味与地域特色,以及实用、美学与艺术品质的统一是北欧各国现代景观的共同特征。而北欧国家不同的发展状况、地域特征、民族传统,以及受到他国影响的不同也导致了北欧各国的现代景观存在着多元化。 北欧的现
《文人园林(中文版)/中国精致建筑100》着重剖析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生观、哲学观,从中探索了文人园林的成因,得出了园林即是士人的生活、士人的人格、士人的追求的结论。并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详尽宣传、介绍了中国文人园林起源、发展历史、类型、营造手法,还详细介绍了文人园林与中国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古代绘画、古典美学的关系等。
虞金龙教授的《我眼中的英国花园》不仅以风景园林设计和实践的专业人士的视角对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英国园林发展的脉络、风格演变和经典设计做了系统阐述,更从历史、人文、自然这三个维度将英国园林和花园的美好全面展现。 带读者从历史“时间轴”上了解英国园林和花园是本书的亮点。《我眼中的英国花园》的另一精彩之处是虞金龙教授将这些花园、园林,及它们所属的古堡、庄园、乡舍与“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中国古建园林大全(北方卷)(精)》对全国各地古典园林的建造年代、历史变迁、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本书图文并茂,容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并专门邀请我国知名园林专家对所述古典园林逐一进行点评,可谓知识面广、权威性强,可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学习、借鉴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