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世博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办博宗旨,而景观绿化则是生态世博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是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对世博绿化景观项目建设的技术与经验的总结。 本书分规划设计篇、工程技术篇、营造艺术篇和项目管理篇,均围绕“生态”而展开,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的领先性、工程技术的创新性、景观营造的艺术性、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具有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领航作用,体现“绿色,让生活更美好”。
《下沉式景观Ⅱ》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三章,从景观设计的历史沿革、下沉式景观的设计事项,以及四个设计原则三个角度入手,中间穿插国内外的下沉式景观设计优秀案例,还有设计师的精彩分享。 *章由知名设计师安庾心先生介绍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为景观建筑树立的一个正确的观念:如何去评价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项目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可行性有多高,可以带来多少探讨性的课题。 第二章从下沉式景观设计要点入手,主要将下沉式景观广场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出来,并满足人们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在设计下沉式景观的同时,需要缜密考量其空间的吸引力、方便性和适宜性,以强化建构空间所要达成的目的、在空间内部串联动线的便利性以及空间在特定用途下的适宜性。 第三章讲述了下沉式景观设计的四个原则。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着下
本书收录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主要由韩国景观设计业内具有代表性的15家公司设计,部分则由其他10余家同业公司设计。本书由以下内容组成:章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路边公园等;第二章绿化带,包括街道绿化带、步行街经化及滨江、滨河公园等;第三章广场,包括园林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等;第四章居住区绿地,包括高层住宅区、低层住宅区、私人庭院等;第五章公共绿地,包括体育场绿地、博物馆绿地等;第六章单位绿地,包括疗养院、机关庭院、酒店、陵园、高尔夫球场等;第七章其他,包括露天舞台(剧场)、雕塑公园等;第八章为夜景。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景观设计等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联系国内外实际,在较为系统的城市整体环境理论框架下,深入探讨了城市景观与环境设施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各国大量优秀的现代设计实例,对总体布局、单体功能以及造型、设置等内容进行了详尽论述。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园林、城建领域的设计工作者、美术工作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景观的质量和效果。本书精选了约27个优秀的景观植物设计案例,按照其功能性分为了Colour Palette色彩配置、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Rainwater Management雨水处理和Low Maintenance低维护设计四个章节,通过高清的照片,细部图纸和详尽的描述,从植物功能和配置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解析,可以让读者了解如何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生态,周围环境等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选择恰当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搭配达到美观的效果。每个章节都邀请了知名景观设计师撰写植物配置文章,向读者阐述他们在景观植物配置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传授他们的设计经验。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序言部分,由SWA总裁撰写技术性序言,阐述从业经历及体会以及对未来愿景的展望,第二部分为项目案例展示,选取50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规划类案例,围绕四个范畴展开——城市复兴、创意园区、生活方式、适应性策略;图文结合,融入技术类图纸。第三部分为后记。
本书以奥雅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轴线,记录奥雅新中式精品项目,包括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北京保利东郡,上海城投佘山玺樾,天津世茂希尔顿酒店,展示奥雅在新中式景观设计方面的新思路和创新实践手法。
Edited by: John Morris Dixon, FAIA It is a paradox that as electronic devices bring more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to the privacy of our homes, we are creating more and better public spaces.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dependant on TV and computer screens seem to crave public spaces more than ever. Meanwhile, community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developers are increasingly committed to building meaningful public spaces as requisites for municipal and commercial prosperity. This universal appeal of spaces where people can gather continues to inspire new parks, plazas, atriums, and mixed-use complexes, as well as whole new people- oriented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The shaping and reshaping of public spaces, dramat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first three Urban Spaces volumes, is explored further in Urban Spaces No. 4. 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has again cooperated with Visual Reference Publications to co-sponsor this fourth showcase of urban spaces designed by leading architects, landscape architects,
本书是中国·郑州第二届绿化博览会的绿博园规划设计丛书的展园篇,重点介绍各展园的方案设计。 本书包括总论和展园设计方案两部分。总论概述了郑州市绿博园的整体规划、各展园的布局及组委会对参展展园的设计要求。展园设计方案部分按国内省市展区、河南省展区、绿化模范城市展区、国内大型行业展区、企业展区和国际展区等6个篇章分类,共收录92个展园的设计方案。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各展园设计方案,包括场地分析、设计理念、园区设计和专项设计等内容。 92个展园设计方案,92件沥血之作,出自众多设计师之手,风格多样,表现纷呈,或传统、或现代、或传统与现代兼收,或张扬、或含蓄、或张扬与含蓄并存,或土、或洋、或土洋结合……一书在手,读者即可从中概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 本书图片包
本书为2010年“表现X档案”之“规划与景观”。它收录了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住宅规划、公共景观、住区景观、景观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书中每一个案例均经过严格地挑选,并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这些作品代表我国现今在规划和景观方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