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玻璃:玻璃幕墙在当代建筑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是作者的部著作,总结了其多年来对建筑围护结构问题研究的成果。帕特里克洛克伦生于1964年,成长于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城。1986年毕业于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的圣母玛利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90年在伊利诺伊大学乌尔班纳分校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在芝加哥参与了几项建筑设计项目,并于1994年进入洛翰建筑事务所(LohaCaprile Goettsch),主要负责规划和对幕墙、天窗和天棚结构进行细部设计。1999年,作者获弗朗西斯普利姆交流学者奖学金赴欧洲从事研究。同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青年设计师奖”。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章是商业空间概述部分,主要阐释商业空间的沿革与发展趋势、商业空间功能分区、商业空间设计风格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从商业空间设计的基础与原理方面展开,包括人机工程学原理、环境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第三章阐释了商业空间设计的原则、程序与表达。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商业空间的室内外设计进行了分析,室内设计包含色彩设计、照明设计、材质设计、家具与陈列设计等内容;室外设计包括选址、入口、门头等方面的设计。第六章内容以专题形式展开,重点阐述了展卖空间、餐饮空间、酒店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四个专题的设计。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阐述了商业街的设计和提供了商业空间设计的案例赏析。理论联系实际是本书努力追求的一大特色,本书在写作时注重了商业购物环境与购物心理上的论述,并结合外真实案例,详细讲
《后边界/二线关:2016年8+联合毕业设计作品》以“后边界深圳二线关沿线结构织补与空间弥合”为题,由东南大学和深圳大学联合命题与组织承办,参加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共有超过120名学生和40余位老师参与了教学活动。课题选址深圳市正在拆除和改造的二线关,探讨一条曾经的政治经济边界如何成为城市生活复兴和公共空间再生的契机。这次以“边界”为主题的毕业设计,教学和研究在多个方面尝试“边界”。
亲爱的小读者,你们见过没有墙的住宅吗?你们觉得,家可以装在行李箱里带走吗?房子能像乌龟那样伸缩吗?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需要怎样的房子?我们能住在月亮上、坚果里,或者……下水管道里吗? 在神奇的建筑世界里,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不信,请翻开这本精美的小书。在里面,我们可以找到没有墙的窗帘屋,可以装在行李箱里带走的充气屋,可以伸缩的乌龟房,可以跟流浪者一起行走四方的小家,还有月亮屋、坚果屋,甚至水管做成的家! 我们会前往世界各地,体验35种奇思妙想的住宅建筑。这些建筑都是真实存在的,大家可以看看住在里面是什么感觉。我们还可以认识一下负责创造出这些建筑的杰出建筑师,比如坂茂、雷姆?库哈斯、西扎、斯蒂芬?霍尔,等等。 先提示这么多吧,书里再见!
本书介绍了木造7层办公楼、韩国高尔夫球场等案例,以探寻木头的崭新表现方法。作为一名因纸质建筑、灾区志愿活动而闻名的建筑家,坂茂的无国界奉献精神,不仅得到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本书几乎收录了坂茂2012年以前的作品,包括开山力作的神户市“纸教堂”、木造7层办公楼(瑞士)。还介绍了2013年3月至5月在水户艺术馆首次正式举办的坂茂个人作品展的情况。另外,本书还通过介绍坂茂在灾区的奋斗轨迹以及他的个人修养,完整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
《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一书分为五章。首章“工业遗产的整体解读”,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工业遗产的相关概述”“中国工业遗产的发展”,第二章为“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与评价分析”,主要从“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构成”“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评析”这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情况”“工业遗产保护意义分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第四章为“中国工业遗产更新设计优化路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思路”“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策略”“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实践”第五章为“中国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发展”,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以及“对于中国王业遗产未来的思考”。
殡葬空间的讨论似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当代城市人口密集、空间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一味回归传统,或仅功能化处理,都难以满足未来之需。相关问题的讨论涉及现代社会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对此,《纪念七题:当代殡葬空间设计实践与思考》并不试图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而是选取散点式的角度,展开不同的侧面——这不仅是鉴于当前各方面状况尚未完全清晰和成熟.更是为了打破固有定式,呈现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