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相互依赖又相互渗透,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普通病理学教材的知识外,了解和熟知临床外科病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已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的要求,《临床病理学》包括八个专题讲座,介绍了临床病理学概况、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尸体解剖、脱落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分子病理学概况,后介绍了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容易导致病理误诊的一些人为假象,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的警惕,避免误诊、误治。
本书作者为西医执业医师,自研《伤寒论》20年,出版多部中医类图书。作者本书借助《病理生理学》等西医书籍针对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对《伤寒论》原文逐条解读,力求用朴素、客观的语言阐述所知所觉所悟,据实推演医圣张仲景通过脉证特点所描述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及 转归的规律、基本机制及诊疗方法。 不能把西医诊断的某疾病的病名生拉硬拽与某经方捆绑在一起,需要实事求是的辨证的综合分析疾病的来龙去脉。在解读《伤寒论》的过程中,对于可能缺失文字或后人填补及个别错误的条文不会牵强附会,涉及脉象特点、针灸方法等基础中医理论不做赘述。
病理学基础是一门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它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张军荣、杨怀宝主编的《病理学基础(供护理助产专业用第3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以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研究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配置。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一步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的 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 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的要求,切实满足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转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医学而轻人文社科的传统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社科及护理与医学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建设满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强能力、精专业、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需求的特点。
病理标本的认真检查和规范化的取材是一个执业病理医师的的基本功。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非常重视取材和检查的规范化流程,将多年的心得用文字和插图的形式定格下来,凝聚成一本实用、简要和规范的操作指南。
本书是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组织编写的关于医院病理科的权威性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总则、病理学检查常规、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和病理学相关技术操作共4章,其中的“病理学相关技术操作”部分属于指导性规范。本书旨在加强病理科的行业自律,有助于社会全面认知医院病理科的重要地位,是病理医师和病理技术人员的书,也可供医院院长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临床医师、医学生和医疗事故鉴定人员参考。
郭红丽、张骞主编的《病理学》主要介绍与护理专业相关的病理学知识,本教材分理论知识和实验指导两部分。理论知识共十二章,从**章至第五章为总论,包括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及肿瘤等内容,主要介绍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从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为各论,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等内容,主要阐述机体各系统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常见疾病及病理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及防护原则。实验指导部分共设计炎症、肿瘤等十一个实验内容。
生殖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殖健康相关医学的学科,是集成的、多元的、创新的和实用的科学,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密切相关。鉴于生殖医学理论、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重要地位的不断提高,开展生殖医学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这对于加强医学生对生殖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认识,培养生殖医学的专业人才。提高生殖相关疾病的科研和诊疗水平,以及改善民众生殖健康的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生殖医学教育刚刚起步,系列教材的建设更是空白,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与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决定组织编写并出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系列卫生部规划教材,《生殖病理学》就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在简述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主要阐述生殖
本书不是一本病理诊断工作手册,也不是一本系统的诊断病理学参考书。病理诊断工作面对临床各科,人体疾病种类如何繁多,作为一名病理诊断医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对于病理主治医生说来,重要的是要熟悉基本病变,学会分析大体和显微镜下的病理学所见并从中得出诊断结论;要有科学的思路而不是只会按图索骥。所以本书部分基础知识在比大学教科书深一层次上,以理解联系实际的方式对基本病变的概念以及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还包括某些可发生在身体各系统的疾病和病变以及病理诊断常用技术的有关知识。为了便于广大病理科医生的参考,本书在第二、三部分中除介绍基本、简易的尸体剖检方法外,着重介绍了在基层医院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猝死以及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和诊断依据。虽不够深入,但愿能在推动尸检病理诊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康复检验影像等专业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_卜二五”规划教材。 由封玉玲,宋晓环,黄琼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康复检验影像等专业使用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九章,内容主要包括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常见性传播疾病。
陈思锋、钱睿哲、汤其群主编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是在21世纪知识 大爆炸和高度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为贯彻复旦大学基 础医学院培养视野开阔、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技能过 硬的医学人才的目标,作为基础医学院主千课程教材 建设的一部分而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 *新的病理生理学教材,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 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高度统一的同时,简明扼要 、推陈出新。 本教材通过介绍所有疾病的共同特征、多个不同 系统器官疾病共同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和同一系统器 官内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实现从基础医学 到临床医学的转化教学。
本教材为第3版,是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教材吸取了国内外各版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材编写经验,并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超微结构学、临床诊断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进展来丰富和充实了病理学的内容,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和蛋白质五个层面揭示疾病的本质,突出整合医学的原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计26章。总论共计19章,主要介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细胞凋亡与疾病,黏附分子与疾病,应激与疾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水肿,缺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发热,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性疾病,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代谢综
《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着重介绍了三种团体咨询模式,即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成长模式和文化动力团体心理治疗模式,为致力于研究或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团体心理咨询视角。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团体心理咨询实操工具书,供广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导师借鉴和使用。
病理诊断是临床医疗实践中重要的诊断,也是后的诊断,对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合格的病理医师意义十分重大,西方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英联邦国家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包括取得博士学位的MD,都没有行医*,而要在较大的教学医院做满5年的住院医师通过相关考试才能正式获得行医*,才有资格找工作,开始行医生涯。 我省各级医院的病理住院医师,多年来一直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要求者才有可能晋升为主治医师,为他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我们在少卫生的厅的领导下,按照卫生厅的统一要求,组织我省有关病理专家,编写了这本江苏省病理医师三训练指南,作为我省病理住院医师培养的参考教材,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病理医师,一定要有踏实的临床病理实践和严格的训练,
本教材由三篇组成,基于西医理论的根基在于稳态紊乱,病理生理学的中心任务是探索疾病的机制和本质,所以*篇重点介绍了人体稳态紊乱与疾病关系,并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探索疾病疾病发病机制其思想观念和研究模式出现了重大不同进行了概述。第二篇根据稳态紊乱理论,选择了*基本的、*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生命异常过程进行了介绍,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及氧失衡、血容量失衡、凝血与抗凝血失衡、体温失衡、胆红素代谢失衡等病理过程。也介绍了阐释生命进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应激学说,以及对临床出现的个别"反常"现象缺血与在灌注损伤进行了介绍。第三篇重点是前面章节所学内容在器官层面上的综合应用,包括对心、肺、肝、肾、脑单一器官功能障碍及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进行了介绍。
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诊断部门,而病理诊断是病理科的核心工作,也是临床诊治工作中可靠的一种定性诊断。病理科工作的好坏与诊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科在医院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其自身建设亦显得尤为迫切。为确保正确诊断、优质医疗和优质服务,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工作规范,全程实施病理质量控制,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于1993年曾组织省内专家撰写并内部出版了《外科病理总则与巨检规范》和《实用病理技术手册》,对指导我省病理质控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病理学科的发展,为使病理科各项工作能更有序而规范地运作,根据省卫生厅医政处的指示,编者们再次组织省内专家,在上述两规范的基础
本书的编写完宗旨是:以五年制《病理学》(第五版)规划教材为基础,针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和我国病理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新一点,精一点,深一点”,适当加宽知识面、加深对于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的进展的介绍,强调临床病理联系,以适应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要求。 我们在编写中力图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特别强调培养的学生将是今后的临床医师,而非病理学专业人员。注意教材的整体优化,避免各门教材间不必要的重复。在编写中力图做到层次分明,详略适度,逻辑性强,图文并茂,语言力求通顺易懂。 本书适用于国内各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可作为研究生、病理医师和进修生的参考教材。也可
1 项目为全国高等教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主干课配套辅导用书,以全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为蓝本,由国内一流院校长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且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而成。
组织细胞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过程,乃至病理特点,遗传特点等,都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近几年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组织细胞疾病与基因突变的联系。因此,在2015年的组织细胞学会议上,组织细胞协会对组织细胞疾病进行了五分类,即LCMRH分类。L组:朗格汉斯组;C组:累及皮肤黏膜的非LCH组;M组:恶性组织细胞疾病组;R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RDD)组;H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组。本书基于此新分类,系统性介绍了噬血细胞综合征、黄色肉芽肿、恶性组织细胞病、Rosai-Dorfman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 (ECD)和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组织细胞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切实的帮助。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郑美蓉等编著的《病理学》是中国科学院教材建 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 科教育案例版规划教材之一。《病理学》以常见病和 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分为 两部分:篇为病理解剖学,共10章,侧重于从形 态结构上研究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第二篇为病理生理学,共12章,侧重于 从功能和代谢上研究疾 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全书共22章,插图200多幅,在 每章节前精心设计了 与章节内容相关的案例,以精选案例为重点将病理学 知识进行拓展,使病理 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每一章节中,有章节 内容的提炼,使病理学 知识得以归纳和总结;在每章后,结合重点和难点内 容,设计了复习思考题, 便于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提高。通过病 理学的学习,对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深人的认识。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等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