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一直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体寄生虫学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本书立足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技术、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人工培养技术、寄生虫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寄生虫疫苗研究技术、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和媒介动物防制技术等传统内容和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新进展,以尽可能的满足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科研和虫媒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
内容简介
本实战手册内容简洁实用但不失翔实,突显了李氏人工肝近年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成就。该实战手册主要以表格形式来呈现内容,并辅以实际操作的图片说明,使得表述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其主要面向专职从事人工肝治疗的医护人员,亦可作为从事肝病、感染、免疫、代谢、职业病防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医护人员及其他医药工作者的常备口袋读物。
本书详细介绍了有关华支睾吸虫发现和研究历史;华支睾吸虫的一般形态、超微结构、发育、生活史和生态、生理和代谢、组织化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分型、误诊原因及分析、免疫机制和免疫学检测、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化学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措施;华支睾吸虫病的常用实验室方法和实验动物模型。书本反映了不同时期有关华支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第一版出版后13年来的新进展,特别是有关华支睾吸虫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研究成果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的主干课程,是继《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之后的第二部感染及病原学实验诊断的教材。针对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和教材的“三基五性三特定”的要求,以及近年的就业需求,本版教材与第2版相比,除了保持原有的合理部分外,又对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使之具有以下特点:对于各种寄生虫病的阐述仍偏重与临床有关的内容,仍然重点介绍实验室诊断的技术方法、应用及其评价。对于疾病的诊断(包括物理诊断、影像学诊断)也有的介绍;适量增加适用于社区医学需要的检验诊断方法;尽量吸收近年学科发展的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技术(如广东管圆线虫检查、人芽囊原虫检查、弓形虫的分型进展和检查等);将第2版教材的“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内容删 除,以避免与其他教材重复,将寄生虫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