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30卷,清 沈金鳌撰于乾隆三十六年(1773),系丛书《沈氏尊生书》之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30卷,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以及身形门,共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必著源流一篇,着重祥述病之原委,审其变迁,考其源流,条理分明;而后依据病之形证,明其主治,因病用方,末附导引之术。使理法方药浑然一体,甚为契合。 全书既博采历代前贤名论精萃,又结合作者丰富的临证经验,可谓理论与实践二者兼备之医学专著。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颇为实用的***参考书之一。 本次出版是以乾隆甲午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为便于读者学习,撰写了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
周支瑞、胡志德主编的《聪明统计学》共分为四个专题:统计学趣谈、统计软件实战、大数据与科研、数据纵横。 统计学趣谈 专题主要由胡志德医生操刀,其中丁香园鼎鼎大名的四叶虫 郑炜平医生,号称临床医生中统计学*好的张天嵩医生也加入其中,贡献了一把火。这一专题力图以 趣谈 的形式让艰涩深奥的统计学知识润物细无声。 统汁软件实战 专题以案例的形式讲解具体统计学方法的软件实战,把**部分的理论知识化为实际的战斗力,这一部分主要由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张天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亚星、胡志德,以及我本人操刀。 大数据与科研 专题属于目前临床科研领域较热门的话题,我们也赶了趟时髦,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后一个专题 数据纵横 ,由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章仲恒医生操刀,章医生也是我们的朋友,擅长临床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书主要介绍2023年度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卫生资源等内容,还附加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省卫生状况、世界主要国家卫生状况及我国主要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内容。但全国性统计指标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医院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本书简明实用,用明了、直接的方法与语言告诉读者每一章的中心与要点;每章章首用一个临床或科研中的实际例子,以“问题引人”的方式引出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了常用统计软件SPSS的应用,并将SPSS的操作与书中引用的实例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
本书立足探索和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基于复杂系统视角提出了大健康工程管理的战略、理论、创新路径及典型实践,内容横跨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包括大健康工程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管理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社会文化传播、标准规范制订等内容,是对大健康工程实践中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管理优化、文化传播等重要问题的深度阐释。本书通过聚焦中西医协同诊疗、序贯医疗与创伤救治、应急医学、智慧养老、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医学传播等领域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探索大健康领域新服务模式、新合作业态、新发展动能的产生与应用,旨在为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本教材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力避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推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建立统计数据库、分清变量类型为基础,以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为主线阐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其思维简单清晰,其内容实用明确,操作便捷、技术可行。主要内容包括:1)变量、数据、数据库;2)单变量分析(即统计描述,有: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3)两变量关系分析(含二项分类变量、多项无序分类变量、多项有序分类变量、数值变量4种变量排列而成的16种分析);4)多变量关系分析(排列较多,主要有: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析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Cox模型等)。
本书包括一个总报告和六个专题报告。总报告重点阐述健康融入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政策的趋势与意义、现状与成效、问题与挑战、路径与对策;六个专题报告分别从人的孕育阶段(出生以前)、托育阶段(0 ~3 岁)、教育阶段(3 ~18 岁)、职业阶段(18 ~ 60 岁)、养老阶段(60 岁以后)、临终关怀阶段(生命晚期),阐述各个时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政策重点和具体建议。
《卫生健康信息化统计调查数据报告》作为反映中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收录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年度卫生健康统计报表,统计口径按照《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丛书·应急处置技术指南》依据常见、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处置规范和多年工作经验编写,每一种事件主要包括引言、概述、应急处置和附件四个部分。重点是34种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关键技术,分别是鼠疫、布鲁氏菌病、霍乱、斑疹伤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人禽流感、炭疽、猩红热等传染病、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核和放射事故、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高温中暑事件、消毒技术、病媒生物防制、现场毒物快速检测技术。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 按自己的认识选择和把握内容,与某些传统的概念不尽一致。 对一些日常诊疗事项,结合基础知识,有较详尽的讨论,也有一些其他书刊尚未充分阐述过的内容。 此书的主旨是与临床同道们交流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基于临床讨论基础问题,试图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密切联系。 希望本书对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水平能有所裨益。
本书是介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展历程的传记性专著。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角色只有当灾难来临时才会突现,而作为阵守前沿的哨兵,他们的处境最危险,承担的社会压力也,而在初创阶段的物质基础又往往最为简陋。 本书从二战时期在美国南部活跃的“战地疟疾控制”项目写起,以时间为纲,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后美国CDC如何从无到有、从被漠视到被全球同行业所景仰、从筚路蓝缕到成为美苏争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犀利风趣。资料翔实,很多得自于作者与当事者的直接访谈。中国的公共卫生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美国CDC;这也正是本书译者的切身体会和翻译此书的初衷。
《人体战争》是魏保生先生基于“传播健康知识,消除医学知识的不对等”而创作的一部医学健康科普力作全书从日常生活的真实故事入手,呈现给读者有趣的人体免疫系统的方方面面,并介绍了免疫的三大功能,提出了增强免疫功能的实用策略本书有两大突破:一是以科学的实验为基础,而不是以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为根据: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专家看了简单老百姓看了深奥难懂”的科普写作模式读者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免疫系统的来龙去脉,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把握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