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撰,是我国*部营养学专著。 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项,兼通蒙汉医学,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乃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和宫廷日常所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谷肉果菜中性味补益者,于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编成此书。 此书卷一、卷二以食疗、饮食制作、饮食宜忌为主要内容,列养生避忌、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等15大类;卷三载食物本草约200种,并附插图,一一介绍性味、主治。全书自成体系,图文并茂,有很高的价值。此次译注,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本为底本,列入我社《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硒的国家之一,普及硒与人体健康的科学知识对实现全民健康意义重大。本书分 认识硒 了解硒 科学补硒 三部分,从科学认识硒元素开始入手,分析硒的不同化学形态在生命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差异性,并系统介绍硒的重要性、安全性、安全阈值以及生理学功效等;然后全面阐明硒与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潜在作用机制;最后对哪些人群需要补硒、补多大剂量与哪种形式的硒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书旨在向公众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专业人士普及硒科学相关知识,使更多人了解硒在预防、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实现科学补硒。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包括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辅酶Q10,植物多糖,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与代谢综合征,膳食、营养与老年性痴呆等6章,并在原植物化学物一章中新增加了多类植物化学物(如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色苷、植物雌激素、植物甾醇等)的相关内容。第二版的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营养学理论与相关疾病的预防紧密地结合,尤其是对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老年性痴呆、癌症等,着重做了较详尽的阐述。
本书遵循 食品安全风险-食品-食源性疾病暴发 的天然联系,基于国际比较,通过官方资料、文献分析及数据挖掘等方法,阐述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特征。同时,结合中国实际,以食物供应链为切入点,按照 风险因子-作用方式-危害后果 的逻辑关系,系统整理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性风险因子,并重点关注认知缺陷及道德缺失等 人为 风险因子,厘清风险因子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后,在食源性疾病的防范中,关注到现代社会风险中 人源化 与 制度化 的显著特征,以社会共治为理论基础,融合 政府-市场-社会 三位一体的力量,研究食源性疾病风险防范的现实困境,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路径,并服务于政府决策。
物营养成分数据是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科普宣传等必不可少的参考和工具,亦是农业、食品工业等部门进行食物生产和加工、对外贸易和改进国民食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一定意义上,食物成分数据工作不仅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其共同发展,并对人类营养和健康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食品的加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对食物成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也由已知的营养成分扩展到功效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这些改变必将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我们中心的营养学专家们又一次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这不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的丰富和扩
本书由我国从事营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营养学专家以及相关临床学科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书中阐述了现代营养学研究的新成就,并结合临床介绍了营养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措施,是从事营养学相关工作人员的一本高级参考书。
本书为国际生命科学学会组织编写的《现代营养学》第八版。《现代营养学》自1953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它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了营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书部分以的观点介绍了营养学基础部分,如营养成分及其代谢机理等;第二部分介绍人体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第三部分为国际营养学现状,对发展中国家与饮食相关的慢状况、食物短缺、饥饿和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剖析了当前新暴露出的热点,探讨了食源和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在营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生物技术加工食品的安全评估等,并运用人类基因组的新发现分析其对营养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书内容易理解、数据可靠,既有理论原则,又有实际指导。本书不仅是营养学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是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如食品科学、医学研究人员和
本书作者是一位高年资内分泌医生和全科医生, 知名内分泌学专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内分泌学博士学位,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具有30多年的各级医院的临床工作经验。作者参阅了数千篇国外 相关文献,数十场国外 学者的讲座,和十余本国外相关著作,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花费近六年时间完成。书中全面介绍了维生素D与光照对人体健康的 重要性,详尽地阐述了维生素D的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免疫科、肿瘤科和感染科等几乎所有临床科室的上百种疾病,书中为很多临床疑难病例提供了简单的维生素D和光照解决方案,内容深入简出,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操作性,相信会颠覆 各科临床医生和关注健康保健的社会公众对健康和很多疾病的传统认识。
1991年出版的《食物成分表》(全国代表值)距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营养学颌食品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都已经或将要给食物数据的分析颌表达等各个方面带来冲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物营养部颌INFOODS近年来一直积极倡导食物成分准确、标准化的表达和数据共享。为跟进国际同行发展的步伐,保障国家食物营养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开始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和再版。 本书是一本以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的科学参考书。在它的修订过程中融入了营养学、分析化学和食品科学发展与进步的成果,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概念;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力求与专业发展同步,尽量做到了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
本书是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依据、要求、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进行指导和规范。全书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监测抽检、举报投诉、突发事故处置、行政管理7篇,共25章。本书是在《食品和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南》(2009年出版)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加了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本书以国家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作要求为主,结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践经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和先进的执法水平,专业性和系统性更强,并介绍了近年来监督抽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等重点工作和监管技术,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食
本书通过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概念、通用标准、部分食品产品标准和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示例分析,力求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及广大消费者等相关方面更好地理解标准精神和具体内容,正确地使用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指导和参考,也为高校教学提供一本选读教材和资料。
《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2版)》是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研撰、编辑的年度报告,以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重点。全书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实践为背景,以解决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当年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全书分总报告、食品篇、药品篇、医疗器械篇和大事记等篇章。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课题组围绕“十一五”期间食品药品领域的重点问题,包括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安全状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重大事件”以及“监管政策发展趋势”,以“总结过去,助力当下”为目标,对食品药品领域过去几年的发
《肽临床营养学》内容介绍:随着营养支持技术和实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关的一些观念及共识也逐渐得到更新。营养治疗从外科已普及内科、妇产科、肿瘤科、儿科等诸多科室,能够参与营养支持和治疗的营养物质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诸多物质中,生物活性肽类以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异军突起,逐渐显示出其在临床营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的前景。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卫生部办公厅发文(卫办政法发 [2007]79号)要求各地针对各类供水单位和居民采用开展多种形式宣传《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活动。但目前未有适用于供水单位和居民的饮用水卫生与管理的专著,因此组织编写了该书,有利进一步宣传和贯彻饮用水卫生标准法规,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它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居民群众和基层供管水人员渴望需求的饮水与健康、制水技能与管理、饮用水法规与标准、饮用水监督监测,还有提高居民饮水水质的家用净水器等涉水产品。本书作者有松花江、北江、太湖等饮用水源污染水处理专家博士导师张晓健,又有自来水公司的总工程师沈军,又有长期从事饮水与健康研究的中国CDC专家凌波。它适合于供水单位的生产、管理人员,农村改水和卫生监督监测人员培
20多年来,前7版《营养学——概念与争论》为北美大学生和教授们广泛使用。读者们的建议使我们受益匪浅,在这本千年新版中,我们极力使之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21世纪伊始,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发达国家人口寿命将延长,婴儿和儿童死亡率将减少,因患心血管疾病而不能正常生活的老年人口也会降低。这得益于营养科学得发展,得益于疾病治疗得进步,也得益于针对如何选择有意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本书提供了营养科学的中的重要概念,并帮助读者在面对纷繁芜杂的选择机会时作出明智之举。 《营养学——概念与争论》(Nutrition: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一书就像书名所表示的那样,本书既介绍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又对当前一些营养学的争论问题予以关注和解释。作者注重教与学双方的纽带关系,全书图片清晰多彩,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加深了
这是一本为认知症家庭准备的自助工具书,当认知症可能侵犯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本书涵盖认知症全程照护的七大部分内容:蓝色,认知症的基本知识、诊断和治疗方法青色,在亲人确诊认知症后,家庭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自我照顾和减压方法绿色,与认知症共生的饮食、运动、睡眠、减压等“幸福彩虹”七大策略黄色,从沟通、环境、日常生活功能支持等方面维护认知症亲人的独立与尊严橙色,运用蒙台梭利理念和方法,与认知症亲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红色,理解亲人的情绪行为变化,分析潜在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支持紫色,支持认知症亲人以舒适和有尊严的方式,走完生命 一程
本书共分八章。章概论,介绍了标准修订的必要性、性质与作用、特点、实施与展望。第二章我国饮用水安全状况,介绍了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我国饮用水水质状况、饮用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标准制修订说明,详细介绍了标准的任务来源、修订基本原则、制修订过程。第四章标准内容释义,对标准中各条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第五章指标限值制定依据与释义,详细介绍了106项水质指标的制定依据与卫生学意义。第六章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先进饮用水水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七章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介绍了饮水水质检验方法的修订情况。第八章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介绍了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的依据、职责范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以及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