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Ⅰ)为手册使用指导;第二章(Ⅱ)规定所有常规多导睡眠监测(PSG)应该报告的参数;第三章(Ⅲ)详细介绍常规PSG记录推荐的数据和滤波设置;第四章至第八章(Ⅳ~Ⅷ)对主要监测项目提出了具体技术规范及判读规则,包括:睡眠分期、觉醒、心脏、运动和呼吸;第九章(Ⅸ)对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包括使用呼吸气流和/或呼吸努力以及外周动脉张力监测)提出了具体技术规范和判读规则;第十章(Ⅹ)详细介绍了规则制定和更新过程;第十一章(Ⅺ)为每项规则的证据水平和决策过程概述;第十二章(Ⅻ)给出了整个手册中使用的术语表。
本教材主要包括概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老年人的评估、儿童的评估、孕产妇的评估。
为了帮助各地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编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编写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版 指导手册》,供各地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学习使用。在手册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做到释义与现行国家规定与标准相一致,但由于创建活动内容丰富,涉及法规和标准很多。
本书根据《国家职业标准 有害生物防制员》的要求,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推荐辅导用书。 本书介绍了初级有害生物防制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涉及鼠类防制、蟑螂防制、蝇类防制、蚊类防制、白蚁防制、其他有害生物防制等内容。
卢祖洵、姜润生主编的《社会医学(附光盘)》在广泛吸纳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医学基本构架的完整和全面,力求创新。对传统教材取舍不定的内容尽量融汇其中。与目前已出版的《社会医学》教材比较,虽然本教材的章节设置没有大的变化,但对“医学模式”、“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等章节修改的内容较多。尤其是系列教材统一规定的编写要求,如教学建议、学习目标、各章内容小结、习题、配套多媒体课件等,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必然赋予本教材更多的特点。
本书的主题、方法、循证内容对于研究生教学、研究团体和公共卫生政策实践者及制定决策者很有帮助。本书介绍了公共及环境卫生项目及政策、流行病学、统计学、行为科学、评估及卫生经济学知识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实践指导并辅以例子说明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工作的效率和效用,防治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并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本书带有精致的图表,运用新颖的讲解方式,很适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和研究生的专业训练,也适用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相关公卫组织的培训。
本书主要介绍当今我国流行的主要毒品成瘾的流行病学、药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主要进展,也介绍了毒品、吸毒、戒毒的一般知识,反映了我国戒毒医学的现状。
为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编写了氨、氯气、硫化氢、砷化氢、一氧化碳、单纯窒息性气体、苯及苯系物、甲醇、氰化物、亚硝酸盐、盐酸克仑特罗、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抗凝血类杀鼠剂、致痉挛性杀鼠剂等14类常见毒物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导则》,并于2011年先后印发。现将上述应急预案和技术性文件正式出版,以方便大家学习使用。本书由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编。
本书是根据新一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组织与指导下编写而成的。 健康评估是护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梁课,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要。 全书按54学时进行编写,分四大部分即正文、实践指导、附录、教学大纲。正文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评估、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
宋伟民、杨克敌主编的《环境卫生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基本涵盖了《环境卫生学》(第7版)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知识点。习题包括单选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三种形式,并对单选题和问答题配有答案,供答题者参考。
本书系《部队卫生防疫丛书》的一个分册。针对部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部队环境卫生工作的特点,介绍了饮水卫生、空气卫生、土壤卫生、营区卫生、阵地卫生、野营卫生和特殊地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环境卫生学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可作为部队师以下卫生防疫人员的技术手册,也可供从事环境卫生工作的基层人员阅读。
由张锡刚主编的《常用农药中毒的预防与救治》采用问答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农药中毒的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常用农药的品种、中毒的预防及中毒后的紧急措施和抢救,有针对性地解答了一些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关注的农药中毒与急救的问题。《常用农药中毒的预防与救治》内容丰富,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劳动者及普通百姓日常阅读。
《卫生保健(护理专业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作者何国平、刘宇)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依据*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卫生保健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本次修订的内容有10章,内容包括绪论、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健康概述、人群健康调查统计方法、健康教育和保健措施、社区中的家庭护理、公共卫生措施、常见疾病的防治、临终关怀、实践模块和两个自测题等。《卫生保健(护理专业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除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外,还可供在职医护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从什么是发育迟缓、怎么知道得了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如何进行居家康复等四个方面系统介绍儿童发育迟缓居家康复指导的相关内容。可帮助读者迅速学习和掌握九种发育迟缓相关疾病的居家康复。
公共卫生联络员是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为适应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形势,做好公共卫生工作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一般由村一级的干部或乡村医生兼职担任。公共卫生联络员承担的工作职责多,责任重,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从业人员对公共卫生联络员这个新岗位并不熟悉。因此编写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他(她)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公共卫生联络员能尽快进入角色,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在当前尤为重要。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组织了多年奋战在防病工作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培训手册》一书,以供大家参考。 本书共分6章。章系统介绍公共卫生的内涵、基本服务以及职能定位等。第二章至第五章重点围绕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展开介绍
张文康编写的《中国抗艾之路(亲历者说1)》由亲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别是亲历过艾滋病防治重大历史事件的人,回顾其亲身经历,以”亲历者说”的形式,记述所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难忘往事与故事,进而编辑集纳成书,呈给社会大众一部反映中国抗“艾”之路的口述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以及极高的可读性。
《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职学生的文科专业特点,重点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普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全书分为5个模块共26课,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福利设施、个体防护与急救、校园安全等。《职业健康与安全》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每课以“案例故事”引出知识点,穿插“知识探究”、“知识拓展”、“做一做”、“议一议”、“案例分析”、“国际瞭望”等栏目,每课后设有“测一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上岗培训教材。
公共场所的微生物污染是普遍而严重的,调查和试验表明,污染在环境表面和公共用品上的微生物不仅可以存活,而且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这就为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因此,抓好环境微生物的控制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为给公共场所的消毒提供具体方法和措施,使其消毒后能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从而减少公共场所环境和物品传播传染病的机会,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由薛广波教授组织编写了这本《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近年,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已成为南方十省医疗卫生系统的重点工作。目前,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病因、实验室检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分别已有相应专著,但从社会系统工程管理的角度来论述地中海贫血的预防控制的专著还没有。由张小庄、冯占春、叶宁主编的《地中海贫血的预防控制》详细阐述了地中海贫血的防控历史、经验和进展、流行特征,从人群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的服务提供与利用、主要策略、能力建设、组织实施、考核评估,政府及行政部门职责,社会参与等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地中海贫血的预防控制。
全书共分十三章和8个实习。前五章为保健学绪论、健康与保健、社区保健、家庭保健与自我保健,主要宏观地横向介绍保健学基础的内容;后八章介绍人体在不同生理时期所涉及的不同保健内容,即新生儿和婴儿保健、幼儿和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青春期保健、青年期保健、中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和妇女保健,主要系统地纵向介绍保健学基本方法内容;所附实习内容紧密联系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社区常见保健工作的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空间。 本教材的内容基本上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持一致,但考虑到教材的适用性,在第三章社区保健中,增加了社区保健调查、社区筛检、社区诊断;在第五章自我保健章节中增加了保健食品;在不同的人群保健有关章中,增加了常见疾病的防治,从而丰富了本书内容,使该教材更贴近社区,趋
毒品与艾滋病是当今人类的*杀手。70%以上的吸毒者在青少年期沾染毒品。他们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艾滋病,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负担。 大量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毒品不法分子将魔掌伸向中学生。近年来我国中学生毒品尝试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初次吸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好奇;②压力与情绪问题;③拒绝技能缺乏等。因此,本教材针对关键危险因素,采用“认知-动机-情商-抵御技能(CMER)教育模 式”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全书共有7课,包括:毒品猛于虎、聚焦毒品认清本质、滥用毒品危害大脑、远离艾滋病、识别诱惑拒绝毒品、笑对压力调节情绪、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大量前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本教材的多媒体教学与参与式教学、观看配套的电视录像剪辑,能够使初、高中学生对毒品产生憎恨-厌恶-远离等方面的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