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 众方之祖 。本书以明 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本书为白文本,不载历代注文,读者可直接领悟张仲景原著的风貌,适合有一定中医学习基础者、临床医师深入学习。
本书是清 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 温热 学派的名著之一。 本书共有六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 刘河间 三焦分治 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是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 解产难 ,卷六为 解儿难 ,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 由于本书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 桑菊饮 和 银翘散 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本书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本书系据问心堂本排印的,并据别本增补了朱武曹氏评,及秋燥胜气论(附法八条,方六首)。
本书对经典经方学术体系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学习到溯本归源的仲景经方理法,为中医的临床工作开拓了思路。书中追溯了经方源流,上篇阐释生理病理,中篇解惑六经病机,下篇辨明六病方机,构建了理法完备的 病机方机解伤寒 经典经方学术辨治体系。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本书以明代顾从德刻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蓝本,参考清咸丰二年(1852年)金山钱氏守山阁本和其校勘记,以及相关典籍等,进行校勘。本次重刊仍按我社1963年本,书中保留王冰注和新校正语。本书可作为中医学者及爱好者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
《本草备要》为清 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本草备要》为临床实用中药著作,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刊行版次之多,为古代药书之冠。该书选药精当,突出重点药效,使用方法翔实,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药者,也是中医人员实用便捷的临床用药参考书。书名 本草备要 ,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各药内容简要实用,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的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的原理、主治疾病的特点、临床用药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等,读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记忆。
本书以杨维杰应用董氏奇穴思路为主,全书分为易学思路、经络思路、腧穴思路、手法思路和治疗思路等几大部分。每个部分都经过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衍生发展和临床验证,*后厘定成为作者的应用原则,进而发展成理论,如脏腑别通、太极对应、体应针法、易学理论等。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董氏奇穴原无任何理论的不足,使读者在学习董氏奇穴时,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本书是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全新解读,其根于衣之镖 《辅行诀》整订稿 (是从医理出发,直抵陶氏创作此书时的精神主旨,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相对精确的一个文本),并力求进一步阐释其中的深意。本书重要突破之处,在于将《辅行诀》的 五味化生 学说,由方药推广至脏腑。作者依照《神农本草经》气味化生学说制成五味化生图,展示了从药物的气味化生到与五脏的气化功能相结合全过程;又依陶氏五行气化图表,制成五脏各自的五味五行图,勾画出了阴阳五行及五味相互变换潜规则。
陈潮祖先生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其学术代表作为《中医治法与方荆》。他一生以求实、求真、求新为追求,以方剂研究为依托,以临床实用为立足点,对中医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潮祖临证精华》以“人生精华篇”,“临证精华篇”,“医话、医论精华篇”,“病机、治法、方论精华篇”四个篇章,对陈先生的人生风范、学术成就、临床诊疗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尤以突出其临床诊疗经验为重点。 “人生精华篇”主要介绍了他洁身自好、刚直不阿的正直人品;惜孤怜贫、扶危济困的慈悲情怀,孜孜以求、谆谆以教的治学态度和名师风范。“临证精华篇”主要介绍了他对咳嗽、水肿、紫癜、暴盲、暴聋、暴哑等病症辨证、用药的诊疗经验。“医话、医论精华篇”主要介绍了他在疑、难、顽、怪病症诊疗过程中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书是为了配合《黄帝内针 和平的使者》的学习和使用所整理编著的,将《黄帝内针》一书中所涉及的三焦同气、经络同气、主要穴位等主要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简要介绍,还加上了如何进针(指按)、具体案例等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的知识技能简要说明,以真人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求便于黄帝内针学人尤其是经络基础薄弱的中医 小白 能按图索骥,随查随用。
本书由 中医临床必*丛书 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针灸甲乙经》系晋代名医皇甫谧编集而成的我国部针灸学专著。该书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十二卷。
上篇全面系统论述 靳三针 配穴法,包括靳三针组穴、穴名释义、体表定位、解剖层次、主治作用、针刺操作、临床心得及注意事项,穴位定位和穴位的断面解剖,以帮助读者准确掌握针刺技术,读图而能操作。其间有诸多中医临床思维的论述,力求帮助读者建立经典的中医临床思路,道术并重。下篇简述靳三针适应病种26种,基本囊括靳三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使读者深入掌握配穴法在具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具有极强的临床适用性。
热敏灸是作者历经30余年临床研究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系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穴位,激发选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应用热敏灸技术治疗20余种病症,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推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面瘫、慢性腹泻、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盆腔炎等,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开创了一条治疗疾病的内源性热敏调控新途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写,突出实用,着眼普及,不但适用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也适用于针灸临床、教学、科研、保健工作者阅读。
本书从彭坚教授历年记录的医案中选择了500余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医案,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和诊疗经过以及医生的经验总结。作者是一位传统型的现代中医,主要在门诊坐堂看病,长期坚持张锡纯提出的 衷中参西 主张,每例医案均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并参考西医的检查结果,使得诊疗更加全面、精确。作者擅长运用经方和古代名方治病,善于吸收当代名医的经验,同时摸索总结出不少自己创制的经验方。每例医案均设置了 用方思维 栏目,介绍医案中所用方剂的来源、加减变化的理由、作者的思考途径和心得体会。医案涉及的治病范围涵盖临床各科,特别是妇科病、儿科病以及各科慢性炎症、结节、肿瘤等,展现了作者独到的治疗风格。学好方剂、懂得灵活使用方剂是中医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环节,本书为广大基层中医和中医学生提供了几百个 方
本书集中展现了仝院士在 量效 方面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是仝院士展现 方药量效 的代表作。
本书为解读《伤寒论》的入门读物。原为 东汉末年 公众号上的系列文章,讲述了一个刚刚从复旦数学系毕业的女生学习《伤寒论》的故事。全书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师徒之间关于《伤寒论》的问难与应答。通过不同主题的故事,讲解了伤寒论的基础知识、用药、方证等。其中不乏作者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全书共26章,结合伤寒名家胡希恕的理论,从中医标准开始,提出了《伤寒论》三大定律,详细讲解了《伤寒论》中常用药的药证,构建了完整的方证药证体系。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医学三字经白话解(第4版)》系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总结了陈氏的医学经验。全书用三字韵语文体写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中医者的启蒙读物。 由于所著用韵文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医学三字经白话解》,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医学三字经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4版。本次修订在3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力求译文更加准确反映原文主旨。在临床病证部分的“按语”中,新增“病案举例”内容,并详细列有参考文献,所选内容均为现代名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内容完整,记述详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以期使读者能够从中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