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中医中药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的载体之一,就是一张张中药处方。为什么有的处方有效,有的处方无效,有的处方效果好,有的处方效果不好呢?答案就在于组方配伍。何为组方配伍?君臣佐使是也。何为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也。但是,君臣佐使只是一个配伍框架,真正的组方配伍还需要更为准确的信息,例如全方共多少药、组方选哪个药、药性怎么分布、用量怎么协调等。所以,一个优秀的中药组方,一定要在整体顶层设计下,完成一个精准的用药配伍,而不应该是任意合方和随意加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精准的组方配伍呢?答案很可能就藏在一张古图中,名为“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至少有三劫。第一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
本辞典的主要内容包括治疗各种常见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方剂,治疗和纠正肿瘤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和手术、放化疗所致副反应的方剂,预防癌症、治疗癌前病变、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剂,以及肿瘤病人药膳和食疗方。本辞典收录了中医肿瘤良方、验方、单方上万首,可谓搜集广泛,种类繁多,内容翔实,资料充足。是一部较大的中医肿瘤方书,不仅搜集的比较全面,并且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是一般的肿瘤方书不能比拟的,也是中医学上较大的一部大型中医肿瘤方剂辞典。
反阿是穴疗法是作者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取穴的最基本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从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取穴方法,经筋“小整体”观念,是惟一一种专门针对关节软组织疼痛病症的百阿是穴取穴法,其分布和特性与阿是穴相反,具有即刻见效、容易掌握的特点,是针灸、推拿、中西医骨科专业临床医师及在校生书籍,也是业余爱好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本书结合针灸在现代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发展中的交互影响,探索提出了对针灸、穴位、经络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新见解;结合现代解剖结构,梳理绘制了传统腧穴的解剖透视图和剖面图,以及肌肉、神经针刺位点透视图,以明确针刺部位的解剖层次,方便精准取穴,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国内外针灸临床资料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总结了针灸在其适宜病症上的诊疗应用。 本书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诊疗实际,突出了针灸走上世界舞台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本书结合针灸在现代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发展中的交互影响,探索提出了对针灸、穴位、经络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新见解;结合现代解剖结构,梳理绘制了传统腧穴的解剖透视图和剖面图,以及肌肉、神经针刺位点透视图,以明确针刺部位的解剖层次,方便精准取穴,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国内外针灸临床资料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总结了针灸在其适宜病症上的诊疗应用。 本书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诊疗实际,突出了针灸走上世界舞台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中医良方大典·内科二卷》的编纂主要对1949—2018年间我国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杂志以及医学论文专刊等资料中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所刊方药通过归类比较,去粗存精,选出良方,将其内科的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汇编成书,设立了110余个内科病种,共收集3 000余则方剂,涉及中药、针灸、敷贴等多种治疗手段。每个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将每个疾病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六部分进行深入阐述,资料翔实、内容宏富、涵盖面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并举。
“按导”,即按摩导引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远在《汉书·文艺志》中就载有《按摩经》十卷,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可惜《按摩经》早已失传,但是按摩导引术在《黄帝内经》中尚有散在记载。如《素问·异法方异论篇》曰:“其治宜导引按(足乔)”。《素问·血气形志篇》曰:“治之以按摩醪药”。《灵枢·癫狂》曰:“以手按之立已”等等。而按摩导引之医疗在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不衰,为民族健康繁衍服务,且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如正骨手法、小儿推拿等,均渗透有按摩内容,历代有不少专著,留传后世。袁靖同志从事按摩医疗近四十年,医疗技术颇著。袁氏家学渊源,按“袁氏宗谱”载记已有五代之传,属于“武当真诰”。袁靖同志深得按摩真传,乃黄道医学之范畴。近年来,他以诊余之暇,整理袁氏家族遗著,将
本套文库蕴含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多年留学生教学的实验经验和系统总结,更为全面、系统、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学。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中医更好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医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中国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一门重要临床学科,本书坚持中医特色,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推拿疗法的基础、手法和临床应用等知识,以循环渐进的形成,分五大章节进行了叙述,并图101幅。 章推拿基础中简略地介绍了中国推拿发展简史、作用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在作用原里中简略说明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与推拿疗法的关系,扼要介绍了经络和常用穴位、推拿练功方法及诊断、补泻、适应证和忌证等。第二章着重介绍了成人及小
本书是一部人体经络、穴位和解剖结构彩色摄影图谱。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种姿势经,十四经脉循经经,头颈,躯干、四肢各部经,常用穴位断面图 ,穴位的层次结构图解和临床应用等,还有部分穴位CT扫描图,穴位的显微结构、穴位各种感受器、穴位组织化学等有关穴位的科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