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壇唯美派谷崎潤一郎 充滿爭議的私小說 ◇權威日本文學教授暨資深譯者林水福全新翻譯、導讀 我對過著如禪僧似的枯淡禁慾生活意志過於薄弱。感情過於敏銳。 我現在還是無法認為自己是凡人。我總覺得自己是天才。 我自覺自己真正的使命是,讚美人世間的美、歌頌歡宴之樂, 我的天才是發揮真實之光。 谷崎潤一郎 柿內園子與丈夫孝太郎因生理方面不合,與小自己一歲的德光光子陷入同性之戀。光子之前就有一位男友,名喚綿貫榮次郎,是性無能者,卻能以特殊的技術讓女性獲得性方面的滿足。然而,綿貫以陰險的方法想破壞光子和園子的關係 園子的丈夫孝太郎介入這場複雜的三角戀,竟然也和光子發生肉體的關係。不久,醜聞暴露,光子和柿內夫婦三人企圖殉情,最後只有園子一人活下來。 谷崎潤一郎以卍(萬字)為書名,具象地
書籍介紹: 【榮獲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1年度補助出版】 針對近代心理學之父馮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未能以科學方法妥善處理的文化議題,本書提出〈自我的曼陀羅模型〉,分析非西方國家的本土心理學者在建構理論方面所遭遇到的困難,特別強調:西方科學哲學由「實證主義」轉向成為「後實證主義」之後,在「本體論∕知識論∕方法論∕人性論」各方面所產生的鉅大翻轉,主張本土心理學的目的是要建構既能反應人類普遍心智,又能說明特定文化中人們心態的理論,並以作者對儒家文化傳統的分析為例,說明如何對西方個人主義的心理學進行科學革命。
「寫作是有中生有,以範文樣本為教材,可以教也可以學。」 文學創作可不可教、能不能學?一直爭論不休。 王鼎鈞說:「我強調寫作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寫作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誇誇其談誤寫作,知而不行誤寫作,食而不化也誤寫作。一個學習者,如果他對《作文七巧》和《作文十九問》裡的那些建議,像學提琴那樣照著琴譜反覆拉過,像學畫即樣照著靜物一再畫過,應該可以順利進入《文學種籽》所設的軌道,至於能走多遠,能登多高,那要看天分,環境,機遇,主要的還是要看他的心志。」 ◎本書正式進入寫作的天地,以通俗語言展示文學術語:意象、體裁、題材、人生等內涵,並且重新闡釋寫作六要,為作家都要修習的基本功夫。 ? ◎《文學種籽》全新修訂典藏版,由王鼎鈞撰寫新序並補充修訂內容,刪去附錄,新增兩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