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四个面向”凝练科学问题,提升科研选题质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本书。 全书以科学基金资助创新实践为基础,以“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为框架,以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凝练方向、勇于探索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以学术同行的点评和管理人员的观察为视角,汇集科技界各方智慧,形成了凝练科学问题案例共81个,为科研人员凝练科学问题提供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学的目标是对微观链结构明确的高分子进行化学合成,高分子工程学的目标是创造高分子材料优良的宏观性质(尤其是力学性质)和功能,而高分子物理化学正是联系二者的一座桥梁。本书对此提供了统一的物理化学框架,处理的主要视角是单链统计学、多链相互作用和链动力学,特别着重介绍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联。书中详尽讨论单链重整化的Kuhn模型、良溶剂中线团构象的Flory模型、高分子动力学的Rouse模型和Zimm模型、高分子热力学的Flory-Huggins平均场理论、Kuhn-Gr n-Guth-Mark橡胶弹性理论、Doi-Edwards的管道模型以及de Gennes的标度和蛇行理论。本书特点是:采用简单模型、图表和草图来解释复杂的实验事实。本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化学、化工、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等专业的
《声景学:我们的声环境与世界的调音》(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的原著者是加拿大著名的生态学家与作曲家R 穆雷 谢弗(R Murray Schafer),英文原著于1977年首次出版,后由于影响巨大,于1994年再版。该书首次系统性地从理论构建的高度提出了声景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一本同时涉及声景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理论著作。虽然离原著首次出版已近五十年,但该书仍是世界范围内整个声景学科与声音生态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是声学与声景学相关科研和应用领域的书目。 全书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20节,分别为: 导论:该部分论述了声景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观点,指出声景是一种强调听者、环境与声音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强调社会与文化信息感知的声生态
根据基金委对基金申报要求的重要变化,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修改,梗概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光辉历程、申请须知、2019年项目统计分析、2020年指南解读。作者基于根据多年基金申请和评审的经验,以标书歌形式将基金申请的撰写要点、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和技巧,诸如,科学问题属性、题目、关键词、摘要、技术路线、关键问题、创新和特色、科学诚信等内容进行了生动地阐述,并提供了本人自己申请成功、失败和B类上会的3份标书及学生近年中标的标书,通过现身说法帮助读者少走弯路。 本书的特点:图文并茂,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具体详实,紧接地气。 本书适用于未写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刚入道 青椒 和屡投不中的落榜者,对于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请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技术创新方法培训丛书》之一。《BR》创新必须讲究创新的方法,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方法,是国内第一本以解决工程技术类问题为重点,同时兼顾了解决经济管理类问题的综合性TRIZ教材。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案例丰富,其中有不少内容(如76个标准解物场图示)和来自韩国三星公司的创新案例等都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本书主要运用现代系统概念、系统理论和系统观,从普遍存在的种类纷繁的系统中,抽象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与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和工程系统紧密相关的知识系统——意识化、符号化和结构化的信息系统,进而研究其整合生成、客观实在性、多种价值等,从而形成知识系统理论。
本书是关于探索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内涵、科学研究的选题、科学研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四部分内容。在阐明科学研究中系统哲学思维、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论述了工程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内涵、科学问题、关键学术问题、工程项目中的科学问题及案例分析等内容;阐述了基础科学研究中的组合概念法、特征结构法、非线性问题、科学假说、反问题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与统计规律以及实验研究的科学本质;探讨了“机理”类、“模型”类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涵,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各个部分的基本要求、逻辑关系,并提出了书写建议。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题目的拟定、摘要的格式、
这一卷选编的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反映他的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科学观、经济观、教育观、道德观和宗教观,以及他对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解,共164篇。此外,还有卷的两个补遗,共79篇,其中有爱因斯坦给M.贝索的信58封。后是两个附录:《爱因斯坦生平和历史背景年表(1879-1955)》;《爱因斯坦著作目录》(共809题)。为便于读者阅读.现在对本卷所涉及的爱因斯坦的主要政治表现和有代表性的社会政治言论作一简单介绍。 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后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政治旋涡中心的德国和美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深刻体会到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4 年度报告》是由官方发布、全面系统展示科学基金重要成果、交流科学基金重点工作 、 弘扬科学基金优秀文化、记录科学基金发展历程的重要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 2024 年度财政预算支出与资助总体情况,各类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础科学中心等重要成果巡礼,全面记录了 202 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项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等,内容详实,数据准确,对于广大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科学家准确把握科学基金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现状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政府科技主管部门 和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宝贵资料。
本书主要对长江源园区内的客观情况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园区内的一般控制区域,着重介绍教育点、体验线的知识,在解说过程中注意通俗性和条理性,如介绍园区的位置概况、资源环境、特有价值、民族文化、重要自然教育点分布、交通信息等。通过流域不同区段生态、景观、文化、生产生活等特征记录展示为线索,综合性讲述园区的特色化内容,再以一般控制区内的不同 体验线路 为线索,引导式地讲述不同区域、不同体验点位、自然教育点以及不同时间背景下、不同体验方式下的关注内容、访客守则及注意事项。
本书全面阐述和分析了MBR全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各个环节,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很多新的技术观点和实验新发现,并对系统安装与设备的制造细节等做了详实的论述。本书详细地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各个生化段的反应机理,对各项工艺参数的选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工程实践提供了实用数据,对膜生物反应器的通用生化系统提供了工艺计算方法和计算示例,对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配套等各个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本书中的很多经验和观点都是在实际工程中总结出来的技术结晶,对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与运行提供有益的指导。本书可供本领域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供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商使用,也可用于污水厂运行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将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起源、地质地貌、水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文化、审美、体验特色、注意事项、访客守则等,主要从全局、概括的视角切入,以及重要法规政策的节选,偏重宏观性、典型性和园区共性,通过 问源 ,以问答的形式总体展示不同视角下的三江源,再以 解说主题 为线索展示讲述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的地质地貌、多样的生态系统、多样的物种、多样的景观、多样的文化及其审美等,让公众对三江源有个整体认识,对典型特色的方面有个初步了解,同时注意趣味性,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和游客。
本书是国内管理学领域第一本系统介绍元分析方法的专著,涉及元分析选题、文献检索与编码、发表偏差、双变量和多变量关系、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等基本内容,并系统介绍了曲线关系元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元分析、被中介的调节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元分析、基于多水平模型的元分析及横断历史元分析等前沿内容。为便于读者全面掌握元分析方法,本书既有通俗的理论介绍,也有生动的软件操作演示。本书注重元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手把手地带领读者快速重现元分析的整个过程。
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制高点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还在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博弈日益激烈,科技竞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分为八章,从科技创新的内涵、战略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战略路径等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抢占科技制高点来支撑和引领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以及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个方面。
本书以自然地理特征、物种多样性、保护故事及成效、荒野景观四个不同视角下的无人区为线索,展示可可西里荒野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特色,着重介绍可可西里在生态系统、荒野景观、特有物种、已有保护成就以及 环保卫士 索南达杰等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的禁区、高原精灵跳跃的天堂、生态保护事业的里程牌、危险而美丽的穿越等章节,同时重点解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提升国家原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和普及性。
本书主要对澜沧江源园区内的客观情况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园区内的一般控制区域,着重介绍教育点、体验线的知识,在解说过程中注意通俗性和条理性,如介绍园区的位置概况、资源环境、特有价值、民族文化、重要自然教育点分布、交通信息等。通过流域不同区段生态、景观、文化、生产生活等特征记录展示为线索,综合性讲述园区的特色化内容,再以一般控制区内的不同 体验线路 为线索,引导式地讲述不同区域、不同体验点位、自然教育点以及不同时间背景下、不同体验方式下的关注内容、访客守则及注意事项。
中子散射技术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态的重要手段。本书从基本物理原理出发,系统阐述了中子散射的相关理论。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详解了中子散射方法在诸多体系中的应用,包括固体、液体、软物质、高分子、界面与薄膜,以及磁性材料。同时还介绍相关谱仪的原理,如衍射谱仪、小角散射谱仪、三轴谱仪、飞行时间谱仪、自旋回波谱仪、反射谱仪等。通过本书,读者可较为全面地理解中子散射的理论和应用,并快速进入相关科研的前沿。
本书是一本介绍接触理论及非连续体的形成、约束和积分方法的学术著作。非连续体计算是节理岩体稳定分析、机器人控制、机械工程力学分析的关键,而三维接触是解决非连续问题的核心。非连续体的接触判断,包括接近、碰撞和约束,是非连续体计算的基础,也是非连续计算(例如滑动,咬合,冲击模拟)中*困难的部分。石根华博士经过多年努力、找到了一种非常简洁、高效的“接触理论”。它能够处理任意形状不连续体之间的接近和相互约束问题。基于这项理论,使用统一方式描述或模拟整个破坏过程将成为可能。除接触理论外,本书还介绍了复杂非连续体系中任意形状块体形成和积分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节理岩体稳定性分析,都是一些国际上实际的大型工程案例。
本书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的论文集,是文理交叉前沿研究成果。本书主要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交叉视角,介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聚焦国际研究热点,是中日学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通过结合具体科技问题、实际社会问题以及国外经验,帮助读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这一领域有更加实际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本书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全书包括四个方面:篇为科学与技术;第二篇为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第三篇为发展理念与社会进步;第四篇为中日比较研究。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先进制造模式不断发展,现代制造企业中的多设备制造系统,正在逐渐采用大批量定制、可重构制造、服务型制造、单元型制造、可持续制造、广域网制造等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面向先进制造模式的智能运维理论创新,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和制造模式的推广,运行管理模式和方法随着制造系统硬件升级和特性发展而不断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书基于作者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人工智能技术、工业大数据与可靠性工程的关系为视角,明晰了系统运维优化的特征与意义,论述了智能运维决策的技术要素和落地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先进制造模式的系统智能监测与运维方案设计。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介绍了不同工业场景、不同制造行业中这类方案设计的落地过程,通过丰富的算例展现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