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第2版)》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写的,目的是通过该书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流体力学的原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并可以运用的知识。和现有教材及相关图书相比,该书的一个特色是尽量使用力学基本概念并以通俗的方式表述,更易于为学习者所接受。另一个特色是作者专门绘制了大量既精美又保持了科学性的插图,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并有助于对流动的理解。另外,书中还对众多生活中的流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下落中的雨滴是什么形状的?朝天开枪,落下来的子弹会不会打死人?用橡胶管放水时,捏扁出口为什么会使流速增加?等等。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用基本的流体力学知识解释的。 尽管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该书各章节内容仍然基本涵盖了普通高等院校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本书为 现代工程力学之父 斯蒂芬 普罗科菲耶维奇 铁摩辛柯和詹姆斯 M.盖莱共同撰写的Theory of Elastic Stability(第二版)的中译本。作为大型结构弹性稳定性领域的最优参考书之一,该经典著作系统介绍了结构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囊括了结构静、动态失稳的相关内容。 本书涉及内容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主题涵盖了二维、三维应力和应变的理论解释,还包括了扭转和弯曲应力、热应力和固体波传递等理论的工程应用,另外还给出了梁-柱、环、杆和拱的屈曲理论、实验和设计公式。
本书论述结构和材料在静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吸收。对于能量吸收装置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结构受到意外撞击时的耐撞性和损伤的评估及减轻冲击的包装设计,都需要能量吸收性能方面的知识。对能量吸收性能的研究要求有材料工程、结构力学、塑性理论和冲击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本书试图将这个领域最基本和最新的知识汇集在一起以便读者顺利地掌握基本概念,并将有关原理应用于其他工程问题。由于实际应用中的结构和材料门类繁多,本书主要关注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研究方法及简单的结构元件和材料。在介绍这些内容时,重点放在阐述力学和物理行为及最常用的基本建模和分析方法上。对更为复杂的实际结构在撞击下的全面综合分析,如汽车车身和飞机机身的耐撞性分析,则超出本书的范围。
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 第4、5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内容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第6、7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原理,内容包括积分型原理(即哈密尔顿原理)和微分型原理(即高斯原理)两部分; 第8~10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内容包括*类拉格朗日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全书重点强调分析力学的基础理论,注重分析力学的基本方法,并阐述数学公式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书中共配有200多个例题和200多道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因此有较好的教学适应性。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本科及机械类或相近专业研究生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
《现代量子力学 第2版》中译本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首次出版。自出版以来,此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关注,为国内许多高校物理专业的师生和量子力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大帮助。与此同时,不少热心读者就他们在使用此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这本《现代量子力学 第2版(中译本修订本)》是译者对照原文,再一次认真地、字斟句酌地对之前的译文进行精心修正而成,编辑和译者尽努力纠正了排版错误,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部更高质量的中译本。 本书的妙处在于 抓住了量子力学的灵魂,而且把这个灵魂描叙得灵动飘逸 。这是一部量子力学领域的精品教材,以其简洁、独特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由于它内容选取、讲授深度、设定的读者对象与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基础理论课《高等量子力学》相吻合,我国许多高校量子力
《托卡马克磁流体力学理论》从磁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出发,系统详细介绍托卡马克中的磁流体平衡、磁流体阿尔芬波、以及各种主要理想与电阻磁流体不稳定性的理论及其推导过程,着重阐述传统磁流体力学理论与托卡马克磁流体物理研究前沿现状和最新成果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 专门系统讲述针对托卡马克位形的磁流体力学理论; 2. 从第一性磁流体理论基础出发,统一详细讲述托卡马克平衡、阿尔芬波、理想与电阻不稳定性理论的推导过程; 3. 结合相关原始文献,着重建立和讲述传统磁流体力学理论与托卡马克磁流体物理研究前沿现状和最新成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内容和特点,试图为托卡马克磁流体物理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搭建一座连接传统基础理论与研究前沿的桥梁。 《托卡马克磁流体力学理论》适合受控核聚变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 费曼曾说: 双缝实验包含了量子世界的全部奥秘。 我们在中学物理课都会学到,一道光穿过两道狭缝后将会发生干涉形成明暗条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双缝实验。如果只让单个光子进入设备,光子竟然也会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在多次实验后同样形成明暗条纹。更神奇的是,一旦研究者试图探测光子到底通过了哪道狭缝,干涉条纹即刻就消失了,仿佛能感知到我们的意识一般。 托马斯 杨在19世纪早期设计了这个模型,以证明光像波一样运动,这与艾萨克 牛顿的粒子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一个世纪后,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证明了光以量子或粒子的形式存在,这个实验成为爱因斯坦和尼尔斯 玻尔之间关于现实本质的激烈辩论的关键。可以说,双缝实验串起了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乃至现实本质的探索。十年又十年,一个又一
本书为“复合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包含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和复合材料宏观力学两部分。本书以各向同性弹性力学为起点,系统地阐 述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扩展的研究课题,介绍复合材料 力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手段和发展趋势。
数理科学描述自然现象时有三种基本的逼近框架。一是确定论的周期模式,以二体问题为可解范例;二是概率论的随机描述,以布朗运动为试金石;三是从标度不变性和自相似性出发的描述,以抛物线映射所导致的混沌动力学为典型。特别是第三种框架,可以基本上用初等数学,再加极少量微分学知识,做相当全面和深入的演示,把尺度变换下的不变性、普适性、标度律、临界指数、分形、分维、符号动力学、重正化群等重要物理概念和方法讲明白。《从抛物线谈起》一书就是实现这一纲领的尝试。修订再版时,除了补足1995年第二次印刷时在"重印后记"中提到的应当增补的内容,如周期数目、语法复杂性、与扭结理论的关系,还要增加二维映射、吸引子的刻划等内容,
本书是作者积多年讲授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量子统计与多粒子理论”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分为“统计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统计力学的量子场论方法”两编,包括经典统计系综理论、量子统计系综理论、理想量子气体、非理想气体、相变的平均场理论、相变的重整化群理论概要、量子场论预备知识、零温格林函数、重整化方法、有限温度下的格林函数、电子-声子系格林函数,共11章。本书内容着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体系完整、理论自恰、概念规范,是一本简明易读的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解释日常流动现象,介绍流体力学知识的科普书,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对所涉及的流体力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讲解。在对流动现象的解释中努力保证在通俗易懂和科学严谨之间的平衡,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有收获。书中全部插图均为作者在电脑上手绘完成,尽量用图解而不是文字来表达,力求解释清晰又不啰嗦。辅以流体力学一般知识点的补充,以及几个自己在家就可以进行的小实验来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原理。本书既适合广大科学爱好者,也适合专业的流体相关工作者阅读,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专业科普书。
本书是作者及其合作者长期以来在非线性动力学与微弱信号检测领域科研成果的总结。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内容包括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基于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原理及方法,基于Duffing振子、双耦合Duffing振子、耦合vanderPol-Duffing振子、Holmes-Duffing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弱信号检测效果,介绍混沌振子用于未知微弱信号检测的变尺度法、盲域消除法,并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后将基于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应用于机械设备早期微弱故障信号的检测。本书为微弱信号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技术,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展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本书是钱学森关于 物理力学 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学术专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机工程技术和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本书为基础学科讲义,全书共13章。第1章绪论阐明了物力学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第2、第3、第4章讲述量子力学、统计学基本原理,第5章到第9章分别介绍理想气体、固体的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说明了从分子结构计算材料宏观性质的方法,第10章到第13章阐述处理各种输运过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例如热传导、黏滞性、扩散、中子慢化及热辐射等。
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线性弹性力学问题基本提法、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圣维南问题、平面问题、空间问题,以及板壳理论等,特别对有关的数学物理基础做了严格而简要的叙述。各章末附有习题。在后一章汇集了常见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解。 书中各方程统一在正交曲线坐标中讨论,由于采用了外微分和并矢的工具使得叙述变得简法明了。书末附录列出了各种常见曲线坐标系中的公式集以便读者查考。 本书可做为大学系本科生弹性力学课教材及研究生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应用数学专业以及土建、机械、航空、造船等专业的师生和有关人员参考。
《力学基本问题【全彩版】》在全景式的视野下,以哲理式、开放式的描述方法,介绍力学学科及其学科交叉的前沿,尤其着重梳理出与之相关的70个基本问题。《力学基本问题【全彩版】》力图展示:即使是力学这一科学发展的先行学科,也仍然存在很多基本问题尚没有得到认识、解决。《力学基本问题【全彩版】》以 基础力学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交叉力学 四个板块进行展示:头尾体现了从基础到交叉的脉络,中间嵌入了力学的两大主流领域。
编辑手记 本书是我们工作室引进的版权图书的影印版,这套《苏联数学进展系列》由不同数学领域的一名或多名资深专家作为主编,以来自俄罗斯的世界*数学家的论文作为内容.此系列书籍在21卷之后曾作为《美国数学协会译丛2》的子系列出版,现在更名为《苏联数学进展系列》. 本书是此系列的第3卷《动力系统与统计力学》,本卷的内容来自于在莫斯科国立大学举办的统计物理学研讨会.正如标题所示,本卷包含与动力系统和统计力学的理论相关的论文.据主编介绍将这两个主题安排在同一卷中是合理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两种理论被广泛地理解,已经在密切的互动中发展起来.本卷中的具体论文包括:混沌动力系统中的相空间离散化、特征值的G相容估计和矩阵的特征向量、带有弱间断的圆同胚、重正规化群观点下的多维KAM理论、茹利亚集的相对性、p进和 Adelic
气体颗粒(液滴、气泡或固体颗粒)两相流作为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现代化工、能源、冶金、材料以及环保等各个领域,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本书是论述一种全新的求解气体一颗粒两相流动问题数值模拟方法的专著,包括基于颗粒动力学模型的SDPH方法的概念、SDPH-FVM耦合框架及其实现以及考虑颗粒蒸发、燃烧、聚合、破碎等过程的耦合新方法等。伞书叙述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本教材是为高等工科院校非力学专业本科生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编写的。教材的重点放在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上,目的在于为学生奠定的较为坚实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本教材共9章,包括流体力学简介、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流动的有限控制体分析、流体流动的微分分析、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管内流体流动、平面势流和绕物流动。全书文字部分采用双栏格式排版,中英文对照。为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每章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力学(第二版)》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力学基本定律、动量定理、机械能定理、角动量定理、质心力学定理、刚体力学、振动、波动、流体力学和哈密顿原理,共十一章,并配有181道习题。本书以力学基本规律和概念、典型现象和应用为主体内容,同时注重知识的扩展和适度的深化,包括学科发展前沿评介,某些历史背景和注记,以及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指导。这是一本通用教程,其份量大体上与讲授36课时相匹配,适用于理、工、农、医和师范院系使用。
本书与杨卫教授所著的《力学基本问题》构成姊妹篇,引导读者学习力学、研究力学、欣赏力学、热爱力学。本书基于当代工程技术对力学的需求,介绍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典型案例,为从事工程力学研究做必要准备。全书共15章,分为基本方法篇、动力学篇、固体力学篇、流体力学篇。基本方法篇介绍如何从系统科学高度审视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如何对力学问题进行定性研究、机理研究、数据研究,进而把握其内在规律。此后三篇选择我国学者在航天、航空、船舶、交通、建筑、电子、能源、武器等领域的11个工程力学研究案例,分别介绍如何将复杂力学问题进行简化,梳理研究思路,最终解决问题,满足工程设计、研制和运行需求。
本书是稀薄气体动力学的经典著作,既包括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模型,也包括过渡流区流动分析理论和数值方法的简要介绍,特别是详细陈述了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原理、数理模拟及其在零维、一维、二维、轴对称和三维流动中的具体应用。附录给出了代表性气体性质、相关数学基础、演示程序及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