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与杨卫教授所著的《力学基本问题》构成姊妹篇,引导读者学习力学、研究力学、欣赏力学、热爱力学。本书基于当代工程技术对力学的需求,介绍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典型案例,为从事工程力学研究做必要准备。全书共15章,分为基本方法篇、动力学篇、固体力学篇、流体力学篇。基本方法篇介绍如何从系统科学高度审视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如何对力学问题进行定性研究、机理研究、数据研究,进而把握其内在规律。此后三篇选择我国学者在航天、航空、船舶、交通、建筑、电子、能源、武器等领域的11个工程力学研究案例,分别介绍如何将复杂力学问题进行简化,梳理研究思路,最终解决问题,满足工程设计、研制和运行需求。
理查德?菲利浦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 1988),著名美国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与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书根据费曼于1961年在美国加州马利布(Malibu)的休斯研究实验室(Hughes Research Laboratories)所作的一系列讲座整理而成,内容涵盖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 全书共11章。从配分函数出发,首先阐述了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随后讲述了密度矩阵和路径积分方法。作为应用,详细讨论了N个粒子组成的经典系统和晶格体系。接着介绍了算符表示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具体讨论了自旋波、极化子问题、金属中的电子气、超导和超流等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费曼是一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教师。和费曼的其他讲义一样,本书有着非常鲜明的 费曼风格 ,注重物理思
本书作者S. 温伯格是标准模型创立者之一,他因提出电弱统一理论,与格拉肖、萨拉姆共享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现代粒子物理发展的见证人,对很多物理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书中对重大物理学原理的论述清楚明白深刻独到,数学推导也很清晰。阅读门槛不高但是论述极其深入。本书既没有陷入非常直观的物理论述,以貌似合理的方式巧妙地导出结果,也没有陷入纯粹数学的严格证明。它提供了远比这两者更重要的东西 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对自然基础原理的深刻洞察。温伯格本人几乎见证了整个量子场论的发展史并一直参与其中,几乎将他职业生涯中对量子场论的思考放入本书之中。阅读本书的过程能够体会到一位真正的量子场论大师是如何处理物理问题的。 本书内容的发展是新颖和逻辑清晰的,每一步发展都仔细地交待动机和出处,并强调了为什么自
网格生成技术是计算流体力学( CF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CFD走向工程应用的瓶颈技术。本书对CFD阿格生成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对网格的需求,静动态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和混合网格生成技术,网格自适应技术和优化技术,多重网格计算所需肋多级粗网格生成技术,并行网格生成及网格分区技术,复杂外形的描述与表面网格生成等,附录还简要介绍了几款常用的商业网格生成软件。鉴于作者的研究领域有限,本书重点介绍了非结构、混合网格生成技术;为了本书的完整性,对结构网格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书的内容主要源于作者的研究工作,少部分内容取材于参考文献和同事的论文或报告。
本书介绍了 近场动力学 的 基础理论以及与 经典 局部理论 之间 的 联系;此外,也 介绍了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各向同性材料和复合材 料 层合板 的 建模方法 , 以及 材料 损伤的 表征 方 式 。 书中详细介绍 了 用于近场 动力学 分析 的数值计算方法 和 具体实施步骤,并且 为 读者提供了 丰富 的 基准 算例以及 众多求解 静力学 、 动力学问题的 应用算例。 这些算例 有助于 读者 更 直观 地 理解 近场 动力学理论和 分析 方法 。同时,本书也侧重于介绍与 近场动力学方法 相关 的耦合分析 方法 , 包括 近场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的耦合,以及近场动力学热 - 力耦合 的 分析方法 。本书可 为研究近场动力学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提供 理论 基础 和实际应用的帮助 。
《量子力学的前沿问题(第3版)》第1~7章主要介绍了关于量子力学几率诠释的爱因斯坦与玻尔争论问题的研究、波粒二相性进展以及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波函数的几何相、拓扑相、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界限与宏观水平量子力学等。第8~10章论述了腔量子电动力学、量子霍尔效应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领域的进展。第10~13章着重介绍了杨振宁-巴克斯特系统与量子力学的密切关系。 本书可供物理学工作者阅读、参考,可以对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从基础理论学习过渡到专题科学研究起引导作用。
《现代量子力学 第2版》中译本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首次出版。自出版以来,此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关注,为国内许多高校物理专业的师生和量子力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大帮助。与此同时,不少热心读者就他们在使用此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这本《现代量子力学 第2版(中译本修订本)》是译者对照原文,再一次认真地、字斟句酌地对之前的译文进行精心修正而成,编辑和译者尽努力纠正了排版错误,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部更高质量的中译本。 本书的妙处在于 抓住了量子力学的灵魂,而且把这个灵魂描叙得灵动飘逸 。这是一部量子力学领域的精品教材,以其简洁、独特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由于它内容选取、讲授深度、设定的读者对象与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基础理论课《高等量子力学》相吻合,我国许多高校量子力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于1942年出版了其名著《流体力学概论》。随后,其学生奥斯瓦提奇等增补修订出版了该书的第六至第九版。德国流体力学教授欧特尔等又进一步增补、修订,出版了第十版和第十一版。本书为第十一版的中译本。欧特尔等保留了普朗特名著版的内容作为本书前六章的主要内容,第七至第十四章则介绍了当代流体力学发展的不同分支:井将书名由《流体力学概论》改为《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BR》 与一般流体力学论著强调数学理论不同,普朗特的名著(本书前四章)尽可能地避免复杂的数学分析,着重物理直观,旨在阐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及问题的力学本质,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欧特尔等撰写的后十章也体现了普朗特的风格和意图。后十章中有些内容可在普朗特的原著中以某种形式看到,但绝大部分是近六十年来流体力学不同分支*
本书*作者Claude Cohen-Tannoudji,因发展激光冷却与陷俘原子的方法与朱棣文和W. D. Phillips共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书根据Claude Cohen-Tannoudji和Bernard Diu、Franck Laloё三人合著的法文第二版译出。原书共两卷,第二卷内容有:势场中的散射的初等量子理论,电子的自旋,角动量的耦合,定态微扰理论及其应用,依赖于时间的问题的近似解法,全同粒子体系。每章都有丰富的补充材料。本书叙述详细,物理概念清晰,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物理及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量子力学的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立足于研究引起结构系统振动的深层内因,以及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机理:侧重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涉及工程实际中的复杂结构系统和复杂结构动力学问题。本书由15章组成。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结构动力学基本思想、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章,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介绍结构振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第3~8章,主要介绍多自由度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动力学建模、数值分析、系统辨识、敏感度分析、部件模态综合等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第9章和第10章,介绍求解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各种方法,包括数值积分方法和模态叠加法。第11章和第12章,介绍典型结构单元的建模与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各自所特有的动力学特性。第13~15章,介绍复杂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固液稿
复杂介质中的弹性波理论在地球物理勘探,结构和材料无损检测,以及医学超声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系统介绍弹性波传播理论的著作并不多见。本书系统介绍了各向同性弹性固体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包括无限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弹性波在界面的反射和透射;弹性波通过有限厚度层状结构的反射和透射;半无限大体表面或覆盖层中传播的瑞利波和勒夫波;平板中的导波和漏波;圆柱杆中的导波,对圆柱壳和圆球壳中的导波传播模式和传播特性也进行了介绍。关于弹性波散射和多重散射的相关内容,基于篇幅考虑没有纳入。作者长期给研究生讲授弹性波理论,同时进行复杂介质中弹性波传播及其应用研究。本书是作者在弹性波理论课程讲义基础上,结合自己科研工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6章,侧重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旋转流体理论与数值模拟 热对流、惯性波和进动流》总结了作者在旋转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上的**研究成果,针对该领域的三个核心基本问题:旋转驱动的惯性波动模、非匀速旋转(进动或天平动)驱动的对流以及旋转控制下的热对流,**次提出了系统性的、统一的旋转流体理论。在这个理论框架下,针对不同几何形状(环柱、圆柱、球、球壳、椭球等)的旋转流体,详细推导了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分析解,并给出大量图表具体显示了这些理论分析结果。此外,《旋转流体理论与数值模拟 热对流、惯性波和进动流》还提供了多种数值模拟方法,它们不仅验证了新理论的正确性,而且对相关研究也可资借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随机动力学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在土木、机械、航空航天、海洋等工程,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气象等自然科学,在经济与金融等社会科学中都得到了应用,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知识。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随机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重点是非线性系统随机响应的预测、随机稳定性与随机分岔,以及首次穿越损坏。本书论述较为浅显易懂,推导较为详尽,配有许多应用例子,并较为详尽地叙述了随机动力学的基础——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还提供了相当多数量的习题(其解答另成书出版)。
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W.Griner等教授撰写的12卷集 理论物理学教科书 ,是一套内容完整实用面向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现代物理学教材。它以系统的、统一的、连贯的方式阐述了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各个方面。这套教材面世后,在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英文版的及时推出,对全世界理论物理学的教学也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套教材的特点:①取材新颖。作者十分重视*实验数据对理论物理学概念发展和深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引人大量新的材料扩充其内容。②内容叙述简明、清晰、易懂,数学推导详尽。③每卷中都输入了数以百计的例题和习题,并均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这在当前理物理学的大量出版物中是极为难得的,它能帮助和辅导学生把理论物理学的概念与方法应用于解决物理学家感兴趣的实验问题。④书中每章后附有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科学家传略。 本
本书以力学分析中的对称性和守恒律为中心,从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实际应用,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对称性和守恒律的主要内容。本书首先由变分原理和Euler-Lagrange方程引出对称性和守恒律中常用的微分算子,作为后续分析的预备知识。后续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微分方程(组)中Lie对称、Noether守恒律和Ibragimov守恒律的基本知识;第二部是第一部分的推广,研究了扰动微分方程(组)的近似Lie对称性、近似Noether守恒律和近似Ibragimov守恒律,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势对称和近似势对称;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应用实例,介绍了对称性和守恒律在弹性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和数学物理方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混沌动力学已发展成相对完备的体系,并在众多应用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混沌动力学的基础知识与研究现状,对典型的分立与连续混沌系统作了较详细的讲述,并结合部分前沿课题特别是与脑功能有关的前沿领域详细展示了混沌动力学的应用及潜在应用。全书共11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4章主要介绍混沌的基本概念、能出混沌的典型的分立与连续动力系统及刻画混沌的常用手段;后7章则着重介绍混沌理论的纵深发展及其在与脑功能有关方面的应用,包括耦合混沌系统同步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混沌动力学的初步应用、复杂网络的同步化、爆炸性同步、耦合系统中的奇异态、大脑网络上的认知与信号传递等。为方便读者更好地掌握混沌研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本书特地为混沌动力学的基础内容部分——第1至第4章,配备了适量的
极端力学源于力学研究与科技进步的相互促进,是研究物质在极端服役条件下的极端性能和响应规律的科学。本书系统介绍了极端服役环境下的材料与结构力学,极端自然环境力学,极端性能材料,极端时空尺度的力学,极端流动与输运,极端条件的实验与测试,极端力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数值模拟等前沿内容,总结了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挑战。
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W.Griner等教授撰写的13卷集 理论物理学教科书 ,是一套内容完整实用面向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现代物理学教材。它以系统的、统一的、连贯的方式阐述了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各个方面。本套教材的特点:①取材新颖。作者十分重视新实验数据对理论物理学概念发展和深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引人大量新的材料扩充其内容。②内容叙述简明、清晰、易懂,数学推导详尽。③每卷中都输入了数以百计的例题和习题,并均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这在当前理物理学的大量出版物中是极为难得的,它能帮助和辅导学生把理论物理学的概念与方法应用于解决物理学家感兴趣的实验问题。④书中每章后附有与本章内容有关的科学家传略。内容包括5部分:移动坐标系中的牛顿力学;质点系力学;振动系统;刚体力学;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理论;非线性动力学。
本书围绕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动过程数学物理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讨论。首先,介绍了描述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燃烧过程的基本模型与方法,包括超声速湍流流动模型、超声速气流中的液体射流雾化蒸发及颗粒燃烧模型、超声速湍流燃烧火焰面模型、超声速湍流燃烧概率密度函数方法等。其次,介绍了超声速流场计算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空间离散方法、时间积分方法和湍流入口边界条件等。最后,分析了计算燃烧学应用于实际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拟的大规模高效并行问题,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