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导航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导航门类,特别是"二战 期间至今,由于军、民用的需求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导航成为各种导航手段中应用广、发展快的一种,成为导航中的支柱门类。本书从系统的角度完整地介绍了军、民用现代无线电导航系统,内容包括导航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任务、构成、性能和发展,用于近程航空导航的中波导航系统、超短波定向系统、伏尔系统、地美仪系统、塔康系统、俄制近程导航系统,用于远程航空导航的罗兰 C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用于飞机着陆引导的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微波着陆系统和雷达引导着陆系统。
近年来,无人机(UAVs)已被用于建筑、商业交付、军事和民用战区等领域。随着应用的增加,对资源分配和能源管理的高级算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众所周知,博弈论和机器学习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两个强有力的工具,关于博弈论和机器学习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有很多研究。然而,现有的调查都集中在博弈论或机器学习,由于这一事实,目前的文章研究了在无线通信网络(U-WCNs)无人机中使用的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算法。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将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来解决U-WCNs中的问题,并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共14章:第1章和第2章为密码学数学基础的相关实验;第3章为古典密码算法相关实验;第4章和第5章为对称密码算法相关实验;第6章为伪随机数算法相关实验,其内容服务于第7章和第8章的公钥密码算法实验;第9章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相关实验; 0章为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相关实验; 1章为SHA-1算法相关实验; 2章为数字签名算法相关实验; 3章和 4章为国产密码算法相关实验。本书不但可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密码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而且可以作为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培训教材,为密码学算法的实际部署提供一定指导。
《信息功能器件》论述了从材料效应到功能器件的逻辑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功能材料的基本效应、材料特性以及信息功能器件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信息功能材料和信息功能器件,信息功能器件的研究内容以及信息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态势;第2章讲解掺杂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基础知识;第3章到第9章依次讲述掺杂半导体材料的力敏器件、热敏器件、压敏器件、湿敏器件、光敏器件、气敏器件和磁敏器件的相关知识。 本书主要适用于功能材料本科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同时适用于相关或相近的半导体材料、器件及信息等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及教师的参考用书,还可供从事掺杂半导体材料器件相关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高职高专制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物理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共分五篇十三章,篇化学热力学基础(气体,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篇化学热力学应用(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第三篇化学动力学及催化作用,第四篇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第五篇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技术,基本实验)。 本书准确把握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引出,重在会用,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和解释。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
本书结合高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典型项目为载体进行编写。全书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测试、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测试、三人投票表决器的设计与测试、多路抢答器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密码电子锁的设计与测试、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与测试、锯齿波电路的设计与设计9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又设置有相关的任务,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技能训练中,以工作任务形式展开,“教、学、做”一体,突出应用型特色。 本书既可以作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电子技术相关从业者及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基本构架分作两部分:第2章至第4章介绍基础物性与工程热力学知识部分,第5章至第8章介绍化学热力学知识部分。在第1章“绪论”里,主要介绍热力学的学科范畴与沿革发展;本课程的内容、应用与学习目的。第2章“流体的pVT关系”讨论单组分流体和气体混合物的状态方程,这是热力学物性模型的基础。第3章“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与熵”以剩余性质和偏摩尔性质的概念为基础,解决计算流体状态性质的方法。第4章“能量利用过程与循环”结合流动体系的热力学定律,介绍流体压缩与膨胀等热力过程,以及动力循环、制冷与热泵和流体的液化。第5章“过程热力学分析”则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函数的概念,并讨论过程与系统的分析。以第6章“流体热力学性质:逸度与活度”中建立起来的逸度与活度的热力学模型为基础,在第7章“流体相平衡”中讨论
本书结合 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方法进行编写。本书分为3篇:第1篇( ~4章)介绍元器件的选用,第2篇(第5~11章)介绍单元电路设计,第3篇( 2~19章)介绍电子产品设计。其中 ~2篇以电子设计手册的形式编写,建议用很少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或由学生自学完成;第3篇为课程核心内容,主要通过7个实际电子产品来学习电子产品的设计原理、步骤与方法等技能。本书特点:主要以7个电子产品设计项目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和顺利就业。本书配有“学习与思考”“巩固与练习”“设计要点”等内容,便于学生高效率开展学习。本书为高等职业本专科院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和培训班的教材,以及参加大学生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教学实践与科研设计的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9章,通过三个实例,详细介绍了电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各种常见模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其中 、2章为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电子系统设计的步骤及常用设计软件;第3~8章介绍了各种常见模块的设计及使用方法,这些模块的实例典型实用、易学易懂,几乎涵盖了单片机类的所有开发技术和部分DSP、FPGA的使用方法;第9章通过三个完整产品的开发案例,详细介绍了电子系统的开发步骤及各个模块具体应用于实例设计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子系统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高等学校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的《实分析》教材,着重以实变方法系统介绍近代调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极大函数,算子内插理论,函数=空间分解,奇异积分算子,加权模不等式,有界平均振动函数空间等。其应用涉及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等领域。 《调和分析》作为一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早已在高校中开设,但国内出版的适用于教学的教材却不多。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讲授该课的经验,在所用讲义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个性整理而成。书中特别注意与本科生所学内容的衔接,为此作者专门写有章“基础知识”,既方便读者学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每章末配置适量习题并列出参考文献,附录给出习题解答与提示,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系数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年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空间信息科学。本书以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记录、处理和分析应用为纽带,系统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重点论述了遥感技术的理论基础,图像获取的原理与方法,不同成像方式的影像特点和本质差异;遥感信息资料的分析、处理技术和解译方法:概括介绍了遥感在农业、林业、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高光谱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多角度遥感和多源遥感信息复合,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和3S集成等都有专门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磁辐射与物体的波谱特性,彩色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构成体系,成像原理与方法,遥感图像基本特征,分析处理方法与解译技术,遥感在地球科学、水土资源、环境监测、农业和林业等领域的应用; 简要介绍
本书共14章:第1章和第2章为密码学数学基础的相关实验;第3章为古典密码算法相关实验;第4章和第5章为对称密码算法相关实验;第6章为伪随机数算法相关实验,其内容服务于第7章和第8章的公钥密码算法实验;第9章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相关实验; 0章为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相关实验; 1章为SHA-1算法相关实验; 2章为数字签名算法相关实验; 3章和 4章为国产密码算法相关实验。本书不但可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密码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而且可以作为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培训教材,为密码学算法的实际部署提供一定指导。
本书专门介绍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NA)路由与交换技术的相关内容。全书共分为13章。本书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演进、计算机通信使用的协议、IP地址和子网划分;然后介绍了使用华为设备进行企业组网的基本技术,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IP地址的规划、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使用交换机进行组网; 讲解了高级网络技术,其中涉及网络安全的实现、网络地址转换和端口映射、将路由器配置为DHCP以实现IP地址的自动分配,以及IPv6、广域网、VPN相关的知识。 本书以理论知识为铺垫,重点凸显内容的实用性,旨在通过以练代学的方式提升读者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实操能力。本书适合备考华为HCNA认证的考生阅读,也适合有志投身于网络技术领域的初学者阅读,还可作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材。
本书是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结构化学(即物质结构)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超分子结构化学、化学键理论、晶体化学、研究结构的实验方法等内容。本书注重介绍结构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反映结构化学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作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本书第1版在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获*优秀教材奖。1995年经过修订出第2版,几年来已印刷了10次,累计印数超过54000册。在目前的第3版中,作者根据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使用本教材的兄弟院校反馈的信息,并结合化学科学的新进展以及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全书再次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化学专业或应用化学专业结构化学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供工科院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科技人员使用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应用化学、化工等非理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本简明、实用的量子化学教材。全书共分12章,包括量子力学基础、简单应用、原子结构、近似方法、分子结构、群论基础、群论应用、分子光谱、电子相关、价键理论、密度泛函理论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简介。书中附有必要的习题和习题选答及对称群的特征标表。 本书可供应用化学、化工、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共分12章,侧重于讲述衍射技术的应用。第1章和第2章为晶体学和X射线衍射原理,第3章和第4章为X射线衍射设备及衍射数据,第5章为计算机在多晶衍射技术中的应用,第6章为x射线物相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第7章为X射线的小角度衍射介绍,第8章为晶体点阵的测试原理与方法,第9章为结晶度的测试原理与计算方法,第10章为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宏观应力,第11章为Rietveld方法简介,第12章为X射线衍射技术在冶金和机械工业、地球和采矿工业、生物和医药工业、能源、陶瓷和建材、功能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吸收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
本书由浅入深、系统地介绍了非线性静态与动态X参数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的测量、建模和设计应用实例。全书共6章。第1章对线性S参数理论做了简明回顾;第2、3、4章系统介绍在大信号单音激励下,静态非线性X参数的基本理论、数学形式及参数的物理意义,测量与仿真平台,以及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和应用实例;第5章介绍在大信号双音和多音激励下,静态非线性X参数的基本理论、数学形式及参数的物理意义;第6章介绍如何将静态非线性X参数扩展到动态非线性X参数理论,及其实验方案、模型记忆、辨识实例和有效性检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