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化工部1989年5月审订的化工技工学校《分析专业实习教学大纲》编写的。 全书分四篇,共十七章,123个练习。篇分析室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第二篇化学分析基本操作。第三篇仪器分析基本操作,第四篇毕业实习。本书从技工学校教学特点和专业需要出发,紧密围绕着培养中级分析工的目标,以规范化的操作技术训练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操作技能技巧的培养。 本教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重要突出、具体实用。本教材可供技工学校分析专业实习教学使用,也可供有关厂矿在职分析工的培训教材,以及从事检验及管理人员自学读物。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分析专业创新教材《分析技术与操作》的分册,包括37个模块、110个学习单元。主要介绍化学药品(分类、管理、包装、贮存、取用)、分析室各种事故(火灾、爆炸、灼伤等)的预防和处理、化学器皿的使用、常用仪表仪器的使用、玻璃棒(管)的加工、化验室的基本操作(加热、过滤、溶解与重结晶、蒸馏与回流、萃取、气体净化、纯水制备)、天平的使用(双盘、单电光天平、电子天平)、试样的采集和制备(固体、液体、气体)、物理常数的测定(凝固点、熔点、沸点和沸程、密度、黏度、闪点、燃点、旋光度、折射率)、常用滴定仪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操作和校准、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以及误闰和分析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等知识。在每个模块的学习单元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技能操作单元,供学员练习操作、掌握操作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室温磷光分析法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分章节讨论室温磷光分析技术(包括流体室温磷光法和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等)的原理、发生机理、实验方法和应用范围;讨论各种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本书共分9章:首先阐述了室温磷光的光物理基础;然后介绍了室温磷光仪器和测量技术,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分析法,流体室温磷光技术,包括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胶束增敏室温磷光、敏化/猝灭室温磷光和无保护及不除氧室温磷光法,后着重介绍了室温磷光传感器的原理和发展,并系统地讨论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的室温磷光和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室温磷光探针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发光分析或分子光谱分析专业研究生和教师使用,也可供从事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医学等工作的科研人员参考。
微流控技术是新世纪分析化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成果。全书共分9章,详细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和加工技术,分章对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泵阀与微反应器、系统实验参数测量、微流体控制、检测系统和集成化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微流控芯片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专章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适合于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写成的,阐述了各种现代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结构性能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本书共分四部分,包括薄层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内容。其中精选色谱学重点领域中一些前沿课题,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药学上的应用潜力等;在编撰方法上,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力求给出启迪性的论述,以使读者在思路和具体方法上均可获得教益。 本书可作为药学院校有关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药学、化学化工、环境科学及生命科学领域中专业人员参考。
传统的凝聚态物质的量子理论有两个主题:*主题是能带理论和微扰理论;第二主题是朗道对称破缺理论和重正化群理论。*主题的一项成果是半导体理论,它奠定了各种电子设备的理论基础。第二主题描述了物质的态及各种态之间的相变,它是支撑液晶显示、磁材料记录等技术的理论基础。凝聚态物质理论如此成功,它几乎描述了各种形式物质的性质,人们甚至认为已经看到了其闭幕之日。然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一种新的超导体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新世界的蛛丝马迹,许多新的思想和概念随之产生。现代的凝聚态物质理论正在形成。本书的前半部分介绍了两个旧的主题,后半部分则带领读者对现代理论做一个窥见(来自作者的*研究),并呈现出这样一幅图像:前面有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结束的只不过是序幕。本书适用于对现代物理理论感兴趣的研究生和有关
本书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十章:章概述了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发展、分类、要求;微电流放大器、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热导、火焰电离、氮磷、电子俘获、火焰光度、原子发射检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检测条件的选择、使用注意事项和应用等。第八、九章对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电离等9种气相色谱检测器作了简要介绍。第十章为快速GC检测和多检测器组合检测法。书中编入了大量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用性强。附录中给出了某些公司(厂)生产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等信息,供读者查阅。 本书是为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气相色谱分析人员编写的。可供气相色谱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气相色谱仪研制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以及中专、
《化工传质分离过程》是国家*立项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适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分离工程课教学。 本教材是以陈洪钫、刘家祺合编的《化工分离过程》(1995年版)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本教材保留了原书部分章节,在编排和内容上做了大幅度更新和扩充。教材内容包括全部的传质分离单元操作,较原书增加了吸附、结晶、膜分离等。对传统分离技术,反映了近年来化学工程的新进展。如增加了液液平衡和多相平衡计算;反应精馏、加盐精馏;多组分多级分离的内-外法和非平衡级模型等新内容。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渗透蒸发等。 全书内容分为10章。包括:绪论;单级平衡过程;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气体吸收;液液萃取;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吸附;结晶;膜分离;分
平面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并且由于其不断地规范化、标准化与仪器化,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中草药、中成药及一些有大量杂质存在的样品中的微量成分的分离分析。 本书包含三部分内容,共分为十三章:至七章为概论、滤纸及薄层板、点样、展开、展开剂、定位、定性与定量,其中包括了一般介绍与*进展;第八至十章为薄层扫描定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方法学认证、荧光化技术与原位化学反应;第十一至十三章为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应用实例。第二版在版基础上更新了部分内容,补充了近5年的新成果。 本书可供医药、环保、食品、化工、农业、司法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质量检验与生产部门从事分离分析的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作为以上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辅助教材。
本书共分11章,前6章阐述磷光的原理、分子结构与发光、磷光仪器与操作使用、磷光寿命原理与应用、量子产率及磷光分析技术。仪器与方法的改进使磷光分析成为稳定性好的常规分析工具。磷光寿命的特殊性可用作生物样品中微量色氨酸的分析,也可用来测定化合物物理常数(量子产率、水解常数、动力学参数等)。后5章介绍低温磷光在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核酸、激素等方面的分析与应用。有磷光化合物可直接分析,无磷光化合物经氧化、还原、结合成复合物,100℃加温,光化学反应等方法转化为强磷光体,反式转化为顺式后测定,如建立胺类药物通用分析法,并将结果应用于药理、生化、药物动力、临床、法医学等。 本书是作者对低温磷光近30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可供分析化学、药物代谢、生化、药理、环境保护等学科教学、科研工作者
本书为2004年*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本书为《湖南大学化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作为一个整体,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第二版根据版的各方反馈意见,并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内容进行了增删,使其真正成为一本21世纪的理工科通用型分析化学教材 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分析质量保证、化学分析法、分离分析方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谱法、质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对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特点、应用领域及*进展等做了介绍。每章前有内容提要,后有小结和习题,并有分析化学肖沿知识介绍、科学家传略等阅读材料,力争给读者提供*的分析化学知识和技巧,以尽可能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和乐趣。 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和师范院校化学、应用化学
本书是《质谱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作者均为相关领域具有几十年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介绍了应用有机质谱分析环境毒物、农副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以及刑事案件中相关毒物样品的方法,其中包括了环境有毒化学污染物的采样、前处理及质谱分析方法,农副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质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检测技术,刑事案件中毒药物、农药及其代谢物、爆炸残留物、矿物油、动植物油及高分子化合物的质谱分析方法与操作技巧等。本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相关领域质谱分析工作者的工作指南,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较系统地阐述了离子色谱的原理、新技术及应用。全书分九章。章为概述。第二章介绍了离子色谱的柱填料。第三、四、五章分别讨论了离子色谱的3种分离方式离子交换、离子排斥和离子对色谱的分离机理及抑制机理,影响保留的主要参数,流动相的选择,用于无机阴离子、有机阴离子以及阳离子分析的典型色谱条件。第六章介绍了离子色谱常用的电化学和光学检测器,以及离子色谱的联用技术。第七章介绍了离子色谱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消化方法和净化技术。第八章较系统地介绍了离子色谱在环境、半导体、食品、生化和石化等领域中的应用,还重点地讨论了根据待测成分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如何选择固定相、流动相以及检测器。第九章介绍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和色谱柱的清洗。 本书是为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分析化学工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14章,其中既有对色谱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方法分类等基础知识的综述性介绍及对各种色谱仪器的结构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精要介绍,又有对毛细管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顶空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制备色谱等色谱科学领域中重要技术与*技术的重点介绍。 本书内容全面,综合性强,语言精炼,可供从事色谱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用作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高效液相色谱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分析手段之一,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器是色谱仪器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检测方法是完成分析任务的关键。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全书共分八章,对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以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分别作为一章予以详细介绍;对化学发光检测器、手性检测器、分子量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热学性质检测器等多种专用型检测器予以适当介绍。此外,还总结介绍了重要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本书适合于各行业中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目的,分别系统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的谱图解析方法,后还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四种波谱数据所提供的结构信息对分子结构进行综合解析。此外,书末还附有大量波谱解析所需的数据,为读者查找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书实例丰富、典型,语言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供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学习,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九章,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组成,并对其主要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光电检测器件部分、电路系统、背景校正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七个部分)及主要附件的工作原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对AAS仪器整机性能的评价和检验,按国内外制定的有关规程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说明,还结合笔者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和积累收集到的仪器故障处理资料,介绍了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置方法。 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使用人员和研发、生产、维护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析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中专门介绍高效液相色谱的分册,书中除从操作者的角度对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发展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做了全面简要介绍外,重点对液固色谱、液液色谱、键合相色谱法、体积排阻色谱、微柱液相色谱法、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色谱分离条件、分析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其中有关梯度洗脱、分离条件的优化、试验技术等很多是作者与国内外专家实践经验的总结。 本书适用于各领域中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选作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部分概括性地叙述了质谱法,特别是无机质谱法的起源、发展和完善过程,以及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中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读者得以简要了解质谱技术,并对无机质谱有全面概括地了解。第二部分,也是本册书的主要部分,分别从实验和使用角度描述了辉光放电质谱、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微探针质谱、加速器质谱和同位素稀释质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主要应用。并在书末列出了国际*的原子质量、原子量与同位素表等。 本书适宜从事无机质谱分析和借助于无机质谱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中的一册,作为分离的场所和工具,色谱柱性能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分离效果的好坏。本书从色谱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而分类介绍气相色谱柱和液相色谱柱技术。全书共8章,其中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填料和色谱柱,对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亦有所涉及。为给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方便,还择要收集、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商品色谱柱,供选用色谱柱时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气、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色谱柱开发研制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