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黄昆教授原著本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原书概念准确、讲解透彻,在改写过程中力图保持原书的特点.对固体物理学中的一些基础部分:如晶体结构、晶格振动、固体能带论.半导体电子论和固体磁性等部分在内容上都做了必要的补充,内容更加丰富;本书反映了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新进展,增加了超导物理、非晶态物理、表面物理、固体中的元激发和低维系统物理等固体物理新兴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本书总结了黄昆教授和韩汝琦教授长期的教学经验,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固体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由于材料化学的发展,结晶化学得到充实和提高,结晶化学的读者有所增加。这样我们在1999年出版的《结晶化学导论》第2版的基础上增补、修订了有关内容,成为本书的第3版。具体修改的内容如下:为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对C2v空间群的具体推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从结晶化学角度,对“分子筛”(第九章第五节)和“夹层化合物”(第十三章第五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扩充;并对“超导材料的结晶化学”(第十五章)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补。此外,书中还穿插进了一些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 复旦大学龙英才教授对“分子筛”一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感谢唐凯斌教授使用本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结晶化学课程,并对再版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感谢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领导的鼓励与支持。
本书阐述了生物大分子X射线晶体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中所取得的成果。全书共分两篇。篇介绍了生物大分子晶体培养、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共同特征、生物大分子纤维图的一般特征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第二篇分别介绍了蛋白质、核酸、病毒、核小体以及多糖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分析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重点描述了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化学等有关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有关科学工作者参考。
本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定向与结晶符号;单形和聚形;实际晶体的形态和规则连生;晶体的面角恒等及投影;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晶体化学基础;晶体结构。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矿物材料专业及宝石学专业的特点,本教材以几何结晶学和晶体化学的内容为主,对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晶体生长学部分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后介绍了常见典型晶体结构。本书可以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矿物材料学、宝石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以上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首先介绍固体物理的学科领域、学科特点、学习和研究方法和 研究意义、发展历史等,然后侧重介绍固体物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如晶体的宏观特征、晶体的微观结构、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倒易点阵、晶体结合的普遍特性、一维布拉维晶格、一维双原子链、能量量子化与声子、自由电子气的状态、电子的热容、金属的电导率、霍尔效应等。加强了基础理论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布洛赫定理、引入了布里渊区、着重介绍了能带理论中的紧束缚近似方法,并对电子准经典运动、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模型等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在本书安排中,十分注意将基础理论、基础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联系起来。让同学在学习固体物理的同时,了解到半导体、激光、超导体、磁学等领域的*发展。
本书对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固体的若干理论、实验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为: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固体理论及其变分原理、有限变形非对称弹性理论的变分原理、局部非对称弹性理论的实验研究、工字型钢梁自由振动非局部效应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本书反映了作者博士及博士后研究期间在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固体理论与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力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理论及工程方面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阅读并参考。
本书基于微扰理论、界面非线性声反射技术,以及导波的模式展开分析方法,对单层及复合固体板中兰姆波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归纳总结,有关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种类超声导波的非线性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兰姆波的非线性效应应用于实际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声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以简明的方式论述固体物理学的基础论及若干专题,包括晶格结构、晶格振动、晶体电子论、缺陷、半导体、超导电性和非晶态固体等内容。在内容选材上既注重基础,又注意尽可能地涉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应用,前六章每章末附有内容要点、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应用物理”、“物理”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科材料专业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选用。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 本书集中介绍了薄膜科学中的关键部分——薄膜生长。全书由15章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至四章主要从薄膜的角度介绍相平衡和晶体表面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第五至七章主要介绍薄膜中的缺陷和扩散,第八、九章主要介绍薄膜生长的三种模式和成核长大动力学。第十至十三章主要介绍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氧化物薄膜的生长和生长中出现的分形现象。第十四、十五章介绍薄膜制备和研究的各种方法。 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薄膜生长的固体物理学知识,而且介绍了薄膜生长的前沿进展和薄膜检测的各种先进方法。 本书可作为固体物理、材料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薄膜研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