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开始,化学吸收了物理学发展的成果,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能够在原子、分子水平理解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也为理解生命现象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化学史》引自日本,分三篇讲述。第1篇近代化学走向成熟,讲述19世纪化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第2篇现代化学的诞生与发展,讲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化学的诞生及其发展;第3篇当代化学,讲述了20世纪后半叶化学各个分支领域的发展状况。书中不仅有对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方面的成果记载,也有对化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化学装置的发明,还包括了现代化学发展的所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内容全面,史料详实,公正。
《单原子催化材料》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作者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单原子催化材料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1章从电子与光电子角度分析了单原子催化材料的结构特点;第2~4章介绍了单原子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与表征技术,既囊括了主流且成熟的合成方法,又简要介绍了新兴且富有潜力的制备技术;第5~8章介绍了单原子催化材料在热催化、电催化、光催化和储能电池领域中的热门应用,同时总结了单原子催化材料在这些应用领域中的优势、现状和挑战;第9章系统梳理了单原子催化材料的理论设计;第10章介绍了单原子催化材料在尖端应用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现代分子光化学》是有关分子光化学的经典之作。全书中文版根据内容设置划分为原理篇和反应篇两个分册。“原理篇”系统总结了光化学与光物理的理论基础,如辐射跃迁、非辐射跃迁、电子组态、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等。本分册为“反应篇”,基于有机光反应基本原理,对有机光化学反应及其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各类典型的有机分子如分子氧、烯烃、酮、烯酮、芳香族化合物、超分子的光化学。对光化学、光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裨益。
由国际著名电化学家A. J. Bard 和L. R. Faulkner 合著的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一书于1980 年问世, 引起了全世界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界热烈反响, 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它既适于大学化学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 同时也是从事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书。世界各大学相应专业均指定为教科书和参考书。我国相关大学和研究所也不例外, 普遍选用该书为研究生相应专业的教材。
“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推动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于2007年启动的个面向化学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筛选,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项目获得了资助,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工程与材料、信息和医学等六个学部。通过全体项目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该重大研究计划以小分子探针为主要工具,对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分子事件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细胞命运调控、糖脂代谢、多能性维持与重编程及一系列经典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揭示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及重编程等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解析了其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表观遗传调控的关系,并获得了特异干预和调控相应过程的靶向
本书是作者根据科研与教学实践,在深入研读并分析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努力撰写成的一部暂新的分子遗传学著作。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主要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分子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等章节;下册重点涉及基因表达的调节、突变重组与转位以及表观遗传学和模式生物等内容。在重点讨论分子遗传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作者还着力反映当今相关研究领域的许多新内容和*进展。此外,还纳入了作者多年来学习分子遗传学的心得体会,如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 基因概念的演变 等。因此,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创新性的学术专著。可供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作为量子化学领域的国际流行教材,这本书同时又以其充实的数学知识闻名,用严谨又便于理解的逻辑结构介绍了量子化学和为掌握量子化学这门学科所需的数学知识。本书涵盖了量子化学、原子结构和分子电子结构等内容,还囊括了完整的通俗易懂的运算符处理方法、微分方程、联立线性方程以及所需数学的其他领域。本书适用于化学领域所有分支的读者,第七版呈现了新的量子化学研究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清晰地展示了现有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分子性质方面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二萜类化合物大体可分为直链二萜、单环二萜、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和大环二萜等几种常见骨架类型。探讨其化学结构的波谱解析,将为天然产物研究者全面掌握该类天然产物的结构特点、波谱特征、解析思路及实用技巧奠定坚实的基础。 《天然二萜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以天然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为主线,由十三章构成。**章详细阐述天然二萜类化合物波谱解析的常见思路和实用技巧;第二章重点对常见二萜类化合物的实例解析;第三章至第十三章着重介绍不同类型二萜类化合物的氢谱特征信号和所有碳谱数据,包括直链和单环二萜、半日花烷二环二萜、克罗烷二环二萜、其他二环二萜、松香烷二萜、海松烷二萜、其他常见三环二萜、贝壳杉烷二萜、其他四环二萜、紫杉烷二萜、大环二萜等常见类型。
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 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认真落实《推进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任务要求,推动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为专利代理业务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于2023年开展了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活动,经过初审、终审等评选环节,从机械、电学、化学三个领域共选出60篇典型案例。本书为此次评选出的化学领域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及其部分案例的撰写经验分享文章汇编。
本书是全面介绍实验室所用溶液与其配制方法的工具书。全书分为4个部分基础知识、标准溶液、非标准溶液和附录。*部分是溶液配制基础知识,介绍了溶液配制的通用方法、分析实验室用水、溶液配制用标准物质、试剂与原料的相关知识;常用的称量、玻璃量器校准等操作;以及常用量、单位以及有效数字等与溶液浓度相关的表示及计算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1525种标准溶液的制备,其中包括无机成分分析用标准溶液117种、有机生化成分分析用标准溶液1164种、酸碱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24种、络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51种、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51种、沉淀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17种、非水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22种、pH标准缓冲溶液8种、其他标准溶液71种。第三部分介绍了1327种非标准溶液的制备,其中包括常用酸碱溶液33种、常用盐溶液279种、有机溶液256种、生化
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和广告语言给 石墨烯人 和 石墨烯迷 们带来诸多困扰。 中东开始害怕了,石油将被取代!石墨烯电池充电8分钟,能跑1000公里 石墨烯黑科技,每天30分钟,修复岁月痕迹 一张保鲜膜厚的石墨烯能撑起一头大象 ,如此种种,把石墨烯吹得神乎其神。这本科普小书的策划由刘忠范院士亲自发起,邀请从事石墨烯研究工作的 圈内人 40余位专家,回答全国范围内征集到的163个关于石墨烯的 热点问题 。全书分为入门篇、性质篇、制备篇、应用篇和未来篇五个部分,并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力求从原理出发科学地说事儿,明白多少说多少,能说多少说多少。
本书立足于传授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服务于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的广大师生,工程公司的设计人员以及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内容编排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分别介绍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和宏观动力学,推导了间歇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和活塞流反应器三种理想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在连续反应器流动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固定床、流化床和流固相非催化反应动力学及真实反应器的模型;同时,将反应器的间歇与连续、恒容与变容、绝热与换热的各种操作方式贯穿其中,并简要介绍了操作过程的多定态和定态稳定性;*后,针对生化、聚合及电化学反应工程的特点,分章加以介绍。全书共计13章,前7章可用作本科生教材,后6章可作为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全书文字叙述精炼、模型推导详尽、知识内容完整,并结合大量的例题和习
本书较为全面地讲述了光化学基础知识和应用。第1章分类概述了量子力学处理电磁辐射与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并列出了一些历史性评述;第2章描述了光物理和光化学,以及能量传递和光反应分类的基本概念;第3章给出了实验室技术和设备,包括量子产率的测定、Stem-Volmer动力学以及光谱数据全分析;第4章给出了描述电子激发和相关电子结构变化的模型,它们可以用来帮助读者理解并预测光化学反应活性;第5章描述了重要反应中间体机理研究和时间分辨研究的典型案例;第6章分类讨论了典型有机发色团的光化学,并在各部分列出了推荐的综述文章,以及理论和计算光化学的参考文献,同时还给出了39个案例,对一些具体例子给出了概述,包括实验方法的详细描述;第7章针对光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按目标结构列出了光化学逆合成的图示汇总;第8章给出
手性物质化学是一门研究手性物质的创造、转化、表征、性能等的新兴化学学科。它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深度交叉融合,在认识自然、诠释生命起源、呵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凝聚了我国数十位化学家的智慧,对手性物质化学的学科地位、对社会的贡献、学科发展水平及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大分子自组装属超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科学的交叉学科,是当今化学和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也是孕育先进材料的摇篮。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高分子之间或高分子-小分子间或高分子-纳米粒子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而实现不同尺度上的规则结构。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本书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的重要成果,特别着重于我国科学家的富有特色的新成就。 本书包括嵌段共聚物在本体和溶液中的自组装;此类自组装体的化学演化;高分子自组装的'非嵌段共聚物'路线;自组装结构的固定化;以及含有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等体系的自组装。
本书总结了石墨烯结构与物性的常用表征技术,从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出发,对石墨烯的晶格、层数、掺杂、缺陷、表面官能团等结构特征,以及石墨烯的电子能带、载流子输运、力学行为、热传输等物理性质的常用表征手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当前新的文献报道给出了实例分析。全书共十一章。1章简要概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为后续章节详细展开讨论奠定基础。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介绍了常用的显微学和光谱学表征技术。第4章介绍了石墨烯增强拉曼光谱。第5章介绍了石墨烯的晶格和电子结构表征技术。第6~8章分别介绍了石墨烯的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力学性质及其对应的表征技术。第9章重点介绍了粉体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技术。第十章对前面章节未讨论到的部分性质进行了补充介绍。第十一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激光分离同位素理论与技术》简要介绍了激光分离同位素发展概况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激光活化化学反应法分离同位素的理论和技术,力图建立起低振动能态激发、高分离系数激光活化化学反应法分离同位素理论性系统和归纳相应技术。对与激光分离同位素密切相关的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振动跃迁,热带跃迁,同位素分子间的振动能量共振碰撞转移,热化学反应和选择性激活化学反应,激光光化学反应与同位素分子混合气体状态和特性的关系,混合气体的冷却,激光与静态或流动的同位素分子混合气体的选择性作用,以及一些重要激光活化化学反应分离同位素方法的理论与技术的各环节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理论处理、论述与分析。
《高分子化学原理》一书成书较早,作者是高分子界享有盛名的197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P. J. 弗洛里。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考验,该书已经成为公认的高分子化学经典教科书,培养了几代高分子科学家。本书系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高分子科学入门教材,尽管未包括聚合物力学性质和高分子动力学或动态性质等方面的内容,但对聚合反应及反应动力学以及高分子溶液性质等均有系统讨论。
《氧化锌矿物硫化浮选过程强化》以典型的氧化锌矿物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其高效活化浮选方法,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述氧化锌矿物表面活化、硫化、疏水、浮选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精准解析矿物表面的反应产物,查明多元活化体系中矿物表面的硫化历程和疏水性演变规律,揭示表面硫化调控与浮选过程强化机制,从而建立氧化锌矿物强化硫化浮选理论体系,为复杂难选锌矿资源的高效回收提供理论基础。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 终形成13册。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为两册:7A《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7B《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两篇叙述, 篇为基础理论篇,包括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二维谱,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系统、条理、清晰,并且每种研究方法都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分析实例;第二篇为数据篇,包括常用的和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与偶合常数数据,并总结各种类型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规律。
本套书的内容安排和理论深度与国内现有的普通化学或大学一年级化学相近,比较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较好的实用性,尤其是初等量子力学和化学热力学部分写得比较适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本套书提供了核心的、 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无论是用作学习、 提高,还是参考、 准备考试,都能胜任。对于老师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书中的 Chemistry Put to Work 和 Chemistry and Life 模块中的内容是国内教材所没有的。 全套书分上、 下两册,共 24 章,第 1~ 5 章从宏观现象的角度阐明化学的基本概念,第 6 ~ 9 章讲述电子结构和电子键,随后重点转移到物质构成的另一个阶段: 物质状态 (第 10~ 11 章) 和溶液 (第 13 章)。在学生理解了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