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是现代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它的诞生不仅开拓了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视野,也为更好地使用多学科手段解决诸如人类健康等社会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发展化学生物学,不仅是基础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赶超世界尖端科学技术所必须重视的战略方向。作为介绍这一重要新兴领域的基础教科书,本书希望能够更好、更早地把现代科学前沿介绍给大学生,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主导国家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十五章,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各方面基本概念、知识、技术和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分子基础、化学生物学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化学生物学的应用和延展。强调化学生物学的系统知识和学科全貌,同时兼顾学科发展趋势和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本书由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联合编著。系统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学中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反应性能与反应动力学,与生命过程相关的配位化学,以及配位化学在新材料、新领域方面的前沿进展。兼顾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与热点的介绍。每章后面都列有参考文献和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与融会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配位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选矿概论》系统阐述了选矿过程(选前准备作业、选别作业和选后产品处理作业)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工艺过程,以及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范围。内容包括破碎作业及破碎机械、筛分作业及筛分机械、磨矿作业及磨矿机械、分级作业及分级机械、重力选矿、磁电选矿、浮游选矿、化学选矿、拣选及拣选设备、微生物选矿、选后产品处理、选矿厂设计、选矿工艺实践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选矿概论》可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本书可为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环境等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的创作主旨是:能够给读者提供较为详尽、广博的催化专业基础知识。本书首先以催化作用的核心??活性中心的本质、结构、性能及调变规律的认识展开,以期让人们了解关于催化作用在理论上的认识过程。继而讲述催化剂制备科学,试图从最常用的催化剂制备过程阐明其化学原理。最后介绍催化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即氨合成化学、石油炼制化学、三大合成催化(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气化学、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催化及生物质催化转化。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用大量的实例和图示,重点阐述胶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全书分为如下5个部分:(一)胶体科学基础,包括第1、2、3、4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胶体及胶体科学简介、胶体粒子的特点及其质量和尺寸的表征方法、胶体研究中常见的大分子体系的特点;(二)胶体体系的重要性质,包括第5、6、7章,分别阐述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现象、流变性质以及电动性质;(三)胶体的稳定性,包括第8、9两章,主要内容包括憎液胶体的抗聚结稳定性、大分子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四)不同胶体体系的制备及性质,包括第10、11、12章,主要阐述憎液溶胶的制备及生长规律、泡沫及乳状液的稳定性、缔合胶体的形成及胶束形成热力学;(五)习题及参考答案,包括各章思考题、第13章和第14章,其中第13章为附加习题,第14章为各章思考题/习题的参
《超高温碳化物和硼化物陶瓷粉体制备》为作者所带领的课题组近年来在超高温碳化物和硼化物陶瓷粉体制备方向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超高温陶瓷粉体的特性、用途、制备工艺和反应原理。《超高温碳化物和硼化物陶瓷粉体制备》主要内容包括:超高温陶瓷的性质、用途和当前制备工艺;碳化物、硼化物粉体制备新工艺的热力学原理;碳热还原-钙处理法制备难熔金属碳化物粉体工艺;六硼化钙还原法制备难熔金属硼化物粉体工艺;碳热还原-钙熔体硼化法制备难熔金属硼化物粉体工艺;钨、钼硼化物粉体的制备工艺;稀土硼化物粉体的制备工艺,以及复合粉体、高熵碳化物/硼化物粉体的制备工艺。
本书主要介绍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全书共8章,具体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量子力学导论,Hartree-Fock方程及自洽场计算,单电子和双电子积分计算,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微扰理论,耦合簇理论和约化密度矩阵理论。
《食品化学导论》一书专为高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课程设计,有效地将物理、化学、结构生物学原理整合融入到食品化学教学当中。它力图了解化学系统的行为,以便更好地控制它们,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烹饪表现。书中提供了对食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新理解。书中探索了食品化学领域一些传统的主题和其他教材里没有涵盖的时兴主题,例如疯牛病、三聚氰胺污染、烘焙食物中丙烯酰胺、酒化学、过敏原、转基因食品以及目前对胆固醇食谱、高糖玉米糖浆和人工甜味剂的理解等。
体育领域是个很好的例子。阅读《体育中的化学》至少有下面几个好处:了解人体化学和体育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很好地掌握训练成绩,很好地发挥体育对健康的作用。了解体育用品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有助于很好地选择体育用具,很好地利用它们的品质。对体育领域的进步发展感兴趣的年轻人,《体育中的化学》可以开启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体育中的化学》已在中学生中做过测试,感谢麦克斯、巴提斯特和萝拉的参与!
本书从理论和应用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地球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应用于地质问题的学科。本书既介绍了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也详尽地总结了地球化学工作者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应用,尤其是高温地球化学方面的理论,如变温动力学和反演理论。其中的反演理论包括了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定年)、热年代学(反演温度一时间历史)和地质速率计(推测冷却速率)。本书的章在基础水平上综述了地球化学动力学的整个研究领域,其后各章分别针对均相反应、物质迁移、多相反应,以及反演问题阐释了理论和应用。本书的大多数例子取自高温地球化学研究,也有一些例子取自天文学和环境科学。本书还提供了附录、章末习题以及丰富的参考文献。读者具备简单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热力学(本科物理化学课程水平)的基本知识。本书是所有对地球化学动力学
本书是一本论述氚的性质与行为、分析与测量、燃料循环、防护、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及其应用的专业性参考书,书中以图表等形式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概括了氚化学与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分析了氚化学与工艺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本书是根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以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有机化学部分的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共十一章,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饱和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杂环化合物;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糖;氨基酸、肽和蛋白质、核酸等内容。第章均有习题,书内有有关反应的参考文献,书末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主题词索引、西文人名索引、西文符号与缩写,以及有机化合物的质谱、红餐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的特征吸收峰索引。
本书在介绍稳定同位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基本理论原理、分析模型、研究方法及有机物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不同尺度环境中应用的 研究进展和案例,旨在总结以往环境有机污染物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成果,推动有机物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环境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书具有系统性、可读性强等特点,从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知识、同位素分馏的基本概念模型、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到不同环境尺度的应用案例,内容上层层递进,可供同位素环境化学领域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主要根据化学物质风险评价需求和生态毒理学指标筛选原则,识别确定出用于风险评价的新化学物质环境健康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指标体系。在主要参考欧盟的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和美国环保局EPA测试方法的基础上,侧重于筛选化学物质对环境生态系统危害性识别评估的初筛或快速筛选评估检测技术方法。指标体系涵盖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健康毒理学性质,生态毒理学性质和生态效应特性四部分。环境毒理学指标包括短期/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如生殖毒性及致畸、致突变等遗传毒性的识别技术;生态效应指标中主要包含化学品在生态系统中的降解、蓄积特性的识别技术。 本书提出的化学物质环境危害识别快速筛选技术可为我国实施相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技术参
《天然药物化学》全书共分为十五章,其中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及基于天然药物的新药创制;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第三章特色性介绍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的工业化设备,与制药工业紧密结合;第四章精简讲述天然药物的结构研究方法,是波谱分析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第五章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与有效部位)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及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性介绍了中药复方的研究与开发;第六章至第十五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各类天然药物(糖和苷类、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以及其他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对中药制药现代化提取分离设备、工业化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