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和 时间 到底是什么? 物质的本原不是点,而是弦? 黑洞、高维度空间应该如何解释? 超弦理论 是继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后,时空概念的 第三次革命 。 超弦理论 统一了引力理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超越了 弦理论 的局限,解释 标准模型 中 费米子 与包括 上帝粒子 的 玻色子 的振动形态。本书中,大栗教授以通俗、风趣的语言讲解了量子物理基础、 弦理论 到 超弦理论 的新发展、 超弦理论 的理论原理及证明,并在 超弦理论 下重新思考与探究了时空概念。
作者在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天学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和世界天文学发展两大背景之下展开论述,又以大量史实论证了《周髀算经》与印度、希腊天文学的关系,印度、巴比伦天文学在中国和日本的传播,中国与伊斯兰天文学的交流,近代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及其造成的影响与思想冲突。作者还就天文学史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古代中国的宇宙理论,并借助三个引人入胜的个案论述了应如何看待古代中国的天学遗产。
在自然科学的发现里,天文学居领先地位。自从人类开始观天以至今日,广泛地认识了宇宙体系之过去与将来,这个历程实在经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在取得这些成就以前,人们对天体观测了好多世纪,由天体的视运动而认识地球的真运动,从而发现行星运动的定律,更由这些定律提高到万有引力的原理,后再根据这个原理去对一切天象,甚至它们的细节,加以全面的了解。这便是人类智慧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对于这些发现,以及它们的产生与发展所遵循的简单的法则加以解说,当有两方面的好处,可使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真理的概况;寻找自然规律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这便是我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宇宙体系论》内所企图达到的目标。
天文学是一门探索宇宙中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基础学科。《中国天文学 2035发展战略》面向 2035年,在对天文学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文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以及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天文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书还分别阐述了星系宇宙学,恒星、银河系及星际介质,太阳物理,基本天文学,新兴方向,天文技术方法等天文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
《恒星结构演化引论》系统介绍了恒星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观测事实,恒星内部发生的主要物理过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恒星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结果,使读者较系统地了解恒星内部结构演化研究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熟悉不同质量恒星演化的过程和结局,以及初步掌握恒星结构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恒星结构演化引论》可作为高等院校理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天文科普图书的发展历程,通过整理文献资料、统计不同时代背景下天文科普图书的发展规律、回顾近现代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天文科普创作者的作品与创作理念,呈现我国天文科普图书及天文科普出版工作的发展脉络与特点。本书主要对天文科普图书的发展历史进行客观梳理,希望也能为未来天文科普与教育工作带来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天象论 宇宙论》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记述他观察气象、地质、天文的经过,以及他对这些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他的观察、描述、分析未免粗浅,但却是可贵的,自然科学史研究者特别值得仔细研究这两部著作。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天象论 宇宙论》和《灵魂论及其他》读者较少,凭近代科学理论为之衡量,亚氏的议论有些地方不免于左支右绌,但正像恩格斯所说: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可以找到现代多种科学观点的胚胎和新芽 。古希腊先贤所留下的这些篇章,包括其原始的术语和各种观点,常常诱发出许多新兴的科学门类,也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课题。
观测是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观测必然产生大量的观测数据。随着天文观测的快速发展,观测数据也日渐庞大,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是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必要手段。该书以概率统计为基础,介绍了天文上常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解释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前提,并给出天文上的一些实例。本书共分七章,第1~2章介绍概率统计基础与误差概论和最小二乘法;第3~5章介绍几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谱分析、平滑和滤波;第6章给出了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的概念和方法;第7章介绍了多变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并在每章给出了详细的天文案例。
如果把今天的可观测宇宙中的全部能量和物质想象成一个大蛋糕,平均切成 20 块,那么其中大约 14 块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5 块是神秘莫测的暗物质,而我们*为熟悉的重子物质只占其中的 1 块。人类自身、花鸟鱼虫、山川河流、满天繁星、绚丽的银河,所有这些已经被观测到的物质都属于 发光 的重子物质,但它们仅构成重子蛋糕的 一半 ,另一半 不发光 的重子物质很长时间处于 失踪 的状态。本书的作者阿兰 梅热( Alain Mazure )和文森特 勒布伦( Vincent Le Brun )对研究宇宙中重物质的历史和寻找 失踪 的重子物质的相关理论、观测以及模拟做了精彩的回顾,将宇宙中的物质、反物质和暗物质做了清晰的梳理和描述,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解释了深刻的物理问题,并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不仅适合那些对宇宙的奥秘充满好奇的普通大众,也适合那
本书由科普作家撰写,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任务为线索,展示了艺术家为NASA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航天任务创作 的近200幅艺术图,书中的每一幅图片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来源于艺术家忠实的记录或瑰丽的想象。 本书开篇介绍了美国飞向太空的梦想,展示了太空时代的到来。第1章介绍了NASA的创立背景、美国的太空行走等早期向近地轨道探索的过程。第2章介绍了NASA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阿波罗登月计划,展示了阿波罗计划中火箭发射、太空飞行、登月、返回的过程,以及20世纪70年代发射的美国空间站。第3章介绍了美国的航天飞机时代,展示了航天飞机飞翔在天空中或停留在太空中的多个场景。第4章是对未来NASA航天任务的畅想,艺术家表现出了NASA对未来载人登陆火星和重返月球的期望。第5章介绍了未归类到以上4章的NASA探索太空的其他项目,包括对
在人类文明流布的大背景下,探究巴比伦、古希腊、印度、中国、日本之间的文化交互,是让人着迷的话题,尤其在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并积累日多的近二十年里,是学界越来越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书从天文学入手,通过整理佛、道二藏中涉及天文学内涵的材料,将其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以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为材料)和天文学思想进行比对,释读异同,考其流变,从时间年代和文化背景、人物线索、地理地缘等方面阐释三者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推导演变的原因。 本书作者钮卫星常年躬耕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术有专长,更有其独得之秘。
本天文年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表、月亮表、大行星表、天象及日月食等,可供一般天文和测量人员使用,大地测量、航海、航空等工作部门用的历书可以采用基本数据编算。天文年历从1969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研究室编算,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动,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5年。自2009年起,岁差模型采用IAU2006年第26届大会决议推荐的P03模型;自 2010年起,天文年历增加了大行星的主要天然卫星历表;自 2012年起,太阳球面位置依据IAU工作WGCCRE2006年工作报告推荐的模型计算;自 2013 年起,天文年历刊登的天文常数取白 IAU 2009 天文常数系统;自 2014年起,太阳系大天体历表根据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DE421/LE421教值历表计算。天文单位采用1AU2012决议推荐的新定义。
本书是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一本全面介绍各类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的科技类专著。 全书涵盖各类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技术及设计,内容包括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人造引导星、斑点、能量和振幅干涉仪、口径综合、全息面形测量、红外信号调制、光学桁架、隐形面形设计、激光干涉仪、切伦科夫荧光探测器、大视场后向反射器、X射线和 射线的成像、精密测量系统等等。望远镜的各个专门部件的设计原理分别在相关的章节中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将原理应用到各类望远镜中。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正在积极引进本书的英文版,预计英文版将于四年内出版。
科幻作品中不乏关于广义相对论、黑洞和宇宙学的论述,本书从科幻作品出发,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的事件/事实。本书每一章都涵盖一个特定的主题(如旅行速度超过光速的可能性或存在额外的维度),通过科幻作品中出现这种物理现象引入,根据当前物理理论分析,指出这种现象真实或不真实,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为现实。全书共11章,包括宇宙中有生命吗、生活在不同的时间、超越第四维度、我们可以弯曲时空吗、无(黑)洞无宇宙、在黑洞内、超越光速、穿越时间的旅行、宇宙的诞生、在太空的边缘、引力波。本书重点讨论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与其他文明相遇的可能性、孪生悖论和清晰的观察证据、额外维度的可能、弯曲时空的概念、广义相对论和超越广义相对论的关于黑洞内部区域的理论预测、以超过光速旅行的可能性及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
本书包括中子星和脉冲星的基础知识,这是伴随空间科学和地面射电望远镜进步的新学科,涉及卫星探测的天体高能现象和能谱与时变的数据分析,还包括中子星/脉冲星的多种现象,诸如高能爆发、X射线、射电辐射、双星系统中吸积加速形成毫秒脉冲星。作者汲取国际**科学成就,将新的科研成果写进本书。《BR》 阅读本书不需要预先具备天体物理和天文学的特定知识,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只要有兴趣了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进展,就完全可以阅读本书。对于业余和专业的天文观测者来说,本书是其良师益友,能快速了解脉冲星的基础知识,而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研修现代物理知识。
《宇宙学导论》系统介绍了现代宇宙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特别对一些**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例如,线性扰动理论中的规范变换、非线性扰动演化中的普雷斯-谢克特(Press-Schechter)质量函数、高斯(Gauss)随机扰动场及其统计性质等。《宇宙学导论》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宇宙学模型及热大爆炸宇宙简史,小扰动的线性演化理论,宇宙各主要组分(冷暗物质、重子物质、光子及有质量中微子)密度扰动的线性演化方程以及密度扰动功率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扰动的非线性演化与密度扰动场的统计分析,张量扰动与引力波,高红移天体与宇宙再电离,引力透镜原理与观测等。每章之后都附有相应的习题。
《星际信使》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早期作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通过光学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状况、银河系的情况以及木星卫星特点的科学史作品。全书由译者序、两篇英文版序言和一篇导言、正文以及结语六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除了 献辞 之外,被划分为 关于望远镜的介绍 观测月面 对月面现象的猜测 月球上的山脉比地球上的山更高 解释月面灰光现象 对和性和银河的观测和讨论 对银河系的观测和讨论 发现卫星的四颗卫星 八个部分,详细记录了伽利略通过望远镜重新理解 宇宙 的科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兼具历史色彩和科普作用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