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 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 看见 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BBC科普三部曲是一套经典的自然博物科普书,包括《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非常的世界》,也是BBC标杆记录片同步书,入选《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被科技部评选为“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之一。三本书结合科考队的探险经历与故事,分别从地球、海洋和动植物的角度,呈现丰富多彩、全面动人的自然博物知识。遥望星空,向往海洋,探索生命,人类的浪漫不止于此,也永无止境。其中《地球:行星的力量》讲述了BBC运用高端拍摄科技,历时3年,远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运转的科考经历。书中逐一介绍了塑造地球并维持生命的五种力量:撞击、火山、大气、海洋和冰川,用令人震撼的图片和科学发现,诠释关于地球的诞生、生命和未来的史诗故事。《海洋:深水探秘》讲述了一支由海洋考古学
本书以飞行力学、飞行动力学基本原理为逻辑起点,以大气环境、发动机以及各种典型飞行阶段飞机性能为研究对象,突出工程计算方法的实用性,重点介绍固定翼飞机的飞行性能计算理论与方法,继承了传统飞机性能分析计算的全部内容体系,同时适应技术新发展,融入了以下新特点:一是研究对象不仅涵盖常规三翼面气动布局,还包括隐身外形、飞翼布局、多操纵面、机翼前掠等众多新技术;二是综合考虑了设备升级、外挂物增强、外形结构改进以及各种新式气动修型(如针对反潜雷达天线的机尾修型、预警机雷达及其支架、硬式加油杆等)和新式外挂物(如拖曳诱饵弹、空中加油软管锥套系统)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弥补了传统飞机飞行性能计算理论盲点;三是配套有飞行性能分析数值仿真实例,对于工程实践具有很强借鉴意义,适应飞机性能分析数值仿
基于中国数字地貌类型、遥感影像、DEM、ICESat、地质、土地利用、气象和水资源等多源数据,《新疆地貌格局及其效应》深入研究了新疆地貌特征、地貌格局及其效应。在新疆地貌特征上,分析了新疆地貌的形成条件与演化机制,从形态特征、地貌成因和图谱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新疆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新疆数字地貌类型研究了新疆地貌的区划方法,并划分为地貌区、地貌亚区和地貌小区3个等级。在新疆地貌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分析了新疆主要盆地和各大山地的地貌格局、区域地貌差异性、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在新疆地貌效应的研究上,以赛里木湖为实验区,研究了湖泊面积增长与天山山脉供水冰川退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疆典型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关键气象因子的响应;基于地貌特征与水资源分区分析了新疆的耕地资源变化及差异情况,并对新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7卷,收录1964 1965年的竺可桢日记。 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召见李四光、竺可桢和钱学森,咨询科技,论天说地。半年之后,召开了以亚非拉朋友为主体的 北京科学讨论会 。不久,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突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地位。正是在这两年中,原子弹首爆的蘑菇云在罗布泊升天,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结晶在上海落地。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两个大事件,见证了中国科技工作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和能力,也成为泱泱中华屹立于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6卷,收录1961 1963年的竺可桢日记。 这三年,就大势而言,在共和国历史上属于较好发展的时期。为了解决 大跃进 带来的问题,毛泽东在1961年初说要让本年成为一个 调查年 实事求是年 ,中共中央决定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随之,科学界有 十四条 和 七十二条 之制定,有广州会议之召开,明确了科研机构的基本任务是 出成果、出人才 。 这种历史大背景,为年逾七十的竺可桢提供了较为宽阔的施展舞台。 为了响应党所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 ,竺可桢自发地写了一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3卷,收录1953 1954年的竺可桢日记。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潮。中国科学院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需求、困难和压力。1953年初,中共中央决定由张稼夫出任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加强院领导班子;派出代表团访问苏联,了解苏联科学院的组织管理经验;随后检查各研究所的工作情况,召开所长会议,筹划未来的发展。1954年3月,中央批准科学院党组的报告并作出批示,由此启动了体制和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科学院,不再列
行星微波遥感 研究以星载微波遥感手段,探测、感知与反演获取月球、火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的物理特征信息。《行星微波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总结了作者近十年来在行星微波遥感研究的研究成果。《行星微波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共有15章。第1~2章介绍微波散射辐射传输的遥感理论方法基础、概述微波遥感行星的基本物理特征。第3~7章以中国 嫦娥探月 计划为背景,讨论被动微波月球遥感。包括:多通道微波辐射亮度温度的分层介质辐射传输理论建模、数值模拟、数据处理、物理温度与月壤厚度的反演、氦3含量估算、红外与微波辐射信息融合、毫米波辐射定标等。第8~13章讨论高频雷达探测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的主动微波遥感,包括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水冰的雷达探测、月球与火星分层介质雷达探测模拟、分层介电常数和厚度参数的反演、合成孔径雷达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2卷,收录1950 1952年的竺可桢日记。 中国科学院建立之初,百端待举,而当务之急是调整和重组科研机构,重点又在自然科学诸研究所。竺可桢是当时唯一在岗负责自然科学方面的副院长,又身兼院计划局局长,因此成为院领导层中承担院务最重者。他与钱三强(副局长)紧密配合,主持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院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意见,经数月筹划,终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目标,为中科院后来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竺可桢是开国时的全国政协委员,后又当选全国科普协会副主
《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以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和地壳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主线,针对地震活动和断裂带运动变形的特点,阐述了InSAR和GPS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及数据处理中的误差改正方法;从地震周期形变的震间-同震-震后不同阶段入手,分析断层带在地震孕育、发生和震后调整不同阶段的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从断层模型建模、形变场模拟和运动学参数反演等各环节,来分析断层的闭锁耦合状态、应力应变积累及强震危险程度。《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总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案例两大部分。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20卷,收录1970 1971年的竺可桢日记。 关于 文革 时期竺可桢日记的总体情况,请参见《竺可桢全集》第18卷的 第18卷说明 。 毛泽东试图通过中共 九大 部署 斗批改 而尽快从 大乱 走向 大治 。1970和1971两年中,竺可桢在政治安全方面,除了一度因小女儿在清查 五一六 运动中涉险而劳神不安之外,总的说来是比较平静的。 在 斗批改 的进程中,科学界中有 三科 (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和中科院)合并之举措,成立了中科院党的核心小组和新的院革委会。由大批判开路,一 破 再 破 ,却始终是 立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研究对象,以盆地为整体单元来认识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沉积环境;以矿集区为单元来分析铀矿的成矿规律;以典型矿床剖析为着力点,提炼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成矿的控矿要素。分析铀矿形成的 源 、 运 、 储 过程,探索铀矿形成机理,揭示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形成铀的超常富集机制。《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提出了 虹吸潟湖 原理和 循环脉动 机制,以及受盆地跌宕运动控制的砂岩型铀成矿模型,即跌宕成矿模型。
本书是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辽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水生态特征、一至四级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和功能区特征。针对一至四级的每个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总结了其行政区范围、自然地理背景、水系特征、土地利用背景、社会经济特征、生态功能、服务功能、水生态特征、水生态健康及水生态保护目标。本书对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流域规划、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4卷,收录1955 1957年的竺可桢日记。 1955年发生在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是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1956年则堪称新中国历史上的 科学年 ,年初中共中央召开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发出 向现代科学进军 的号召,随后组织制定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同年提出促进科学和艺术发展的 双百方针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学事业的 火车头 ,由此进入了十年大发展的 黄金时期 。 按院领导中的分工,竺可桢一直主管生物学和地学领域,自1954年起,负责筹建生物学地学部,并担任首届学部
相信你从没看过这样的城市自然百科,它包罗万象:从深圳的地理、气候、到历史渊源,从生物多样性到生态系统,无所不含。同时它又细致入微:从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到淡水鱼,从鸟类、昆虫到植物,哪怕肉眼难见的真菌也囊括在内。它根植深圳,又放眼全域: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陆地、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一个没有围墙、没有穹顶,较为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兽都是自然博物馆中珍藏的展品。它极严谨:深圳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编目,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编目,深圳鸟类编目、爬行动物编目……一应俱全。它又很好玩:“昆虫建筑师”“委屈的蟑螂要申诉”“不爱洗澡的鸟不是好鸟”“毒过蛇蝎,植物的化学防御”……光看标题就觉得有足够的吸引力。它好看,三千多幅色彩鲜艳、构图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