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了解地理学、认识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地理学的历史与发展、气候、地貌、陆地水文、植物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地理信息、地理学的应用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体系,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地理学这一学科的基本面貌,展示了一个丰富立体的地理学世界,对提高读者在地理学方面的素养、普及地理学知识起到推动作用。
地表的四分之三都为海洋和湖泊所覆盖,因此 水球 一词要比 地球 贴切得多。随着人们对全球史观的兴趣日益增加,海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科学史发掘了航海学测定地球经纬度的漫长历史。文学研究描述了往昔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概念和意象。社会史为码头工人、水手和海盗作传。经济史关注全球贸易和航运的历史。而环境史则致力于研究海洋、海啸,以及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生态变化。由此,过去主要由艺术、文学和哲学塑造出的海洋,便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 本书将着力研究海洋在历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首先,在人口迁徙和物质及非物质的交换中,海洋同时起到连接与隔绝的作用,带来的变化也终将波及那些没有漂洋过海的人。其次,与海洋打交道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无论是长在海底的,游在海里的,还是船只运来的,大海一直在为人类提供着
加拉帕戈斯,查尔斯 达尔文称之为 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世界 ,水手把它称为 Las Encantadas ―― 迷人的岛屿。它位于东太平洋,跨越南美洲西海岸的赤道,是热带地区*原始的群岛。加拉帕戈斯远远不只是地球上的野性天堂,它还是科学*重要的地方之一,经常被成为 演化的实验室 ――岛上的雀鸟启发了达尔文提出了 自然选择 这一革命性的理论。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作为全球生态旅游点等关于群岛的鲜活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此外,他还描述了在加拉帕戈斯发现的生命形式的生动形象,以及令人惊叹的景观。*后,尼科尔斯还透露了群岛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这些挑战必须要不断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才可以成功。尼科尔斯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完美地编织在一起,从而表明加拉帕戈斯的故
本书以气象数据处理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过程为引导,以Python作为实现工具,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及绘图相关的基本编程技术。全书详细介绍了程序设计概述、Python的发展历程和前景、Python的安装步骤、变量和数据类型、顺序结构的设计、选择结构的设计、循环结构的设计、函数与数组、文件、绘图基础等。
空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正成为理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与社会现象的关键。作为由中国学者编写的系统研究行为地理学的专著,本书聚焦于地理学行为论方法的内涵与外延,解说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发展方向与主要研究主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全景式地展现行为地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行为的视角来理解个体、理解社会、理解城市、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书可以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交通行为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对行为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也可作为行为地理学教材之用。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本书将淮河下游按照地貌单元划分为运西湖区平原、里下河平原、淮河入江河口区与沂沭河下游平原四个区域,对区域内的河流、湖沼与河口地貌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探究目前环境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今后制定全面周详的治理、规划措施提供历史借鉴。本书的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全书共由五篇三十章组成,*篇总论共两章,表明了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和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第二篇共八章,讨论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岩石学特征,叙述了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和岩石特征;第三篇共四章,分析了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叙述了碳酸盐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和石灰岩、白云岩特征;第四篇共一章,介绍了煤、油页岩和蒸发岩的基本特点;第五篇共十四章,阐明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不同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第三十章探讨了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附录为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提纲,每章提供了导读、核心知识点和思考题。
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的毕生之作。这部书内容的极大部分,不只是我搜集的,而且是我亲自经历过的。这部书的产生要回溯到我的大学时代。当我作为个明确地怀着研究地理学的目的的人进大学的时候,我所接触的地理学有些不同于我所设想的地理学,它更偏于自然科学方面;我对我的每个大学老师——阿·基希霍夫,特奥巴尔德·菲舍尔,格·格兰德,弗·冯·李希霍芬,都怀有极大的感激之情,但我觉得在他们那里地理学出现的形式却各有不同.按我的思想禀赋,我乐于从理论上对各种不同的见解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一开始我就竭尽心力钻研方法论的问题;我在两次南美洲旅行中,都结合旅行继续着这种钻研工作。但只是在很多年以后,并且由于外界的原因,在创办《地理杂志》和担任蒂宾根大学新设立的教授职位时,我才在这方面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
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属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理化性状、矿产分布、资源禀赋、生物群落、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监测及社会经济领域有着特定地域分布特征现象的空间统计学范畴。本教材主要介绍地统计学在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以及对空间数据进行**无偏内插、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中的应用。读者通过学习本教材,可以掌握基本的地统计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借助地统计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是一本适合全学段中学生进行严肃阅读的物理学科普读物。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生活中的电现象和磁现象,并留下了许多文字记载。电磁学继牛顿力学之后历经几个世纪的准备,终于在20世纪前叶成为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又一支柱。本书我们将探究电和磁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进入电和磁的神秘世界吧!本书针对中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学段学生的阅读特点与需求,立足于中学推荐物理知识,内化科学思维方法,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物理视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实质发展。本书可以作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课外读物,具有极高的科普及学习辅助价值。
本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元素在海洋中的含量、通量、分布、迁移,元素在海洋中的存在形式,元素在海洋沉积物中的丰度,元素地球化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特色包括:首先在元素组成、分布、分类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经典理论基础上,融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然后将海洋有机化合物、有机质成岩作用及油气生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古环境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最后在相关章节给出所涉及的陆源物质沉积作用地球化学,生源物质沉积作用地球化学,自生物质沉积作用地球化学,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自生矿物环境的一些概念、原理及解释等,以利于读者对海洋地球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拓展。
本书强化工程地质基础性实验实践教学,介绍了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实验室标本鉴定,地质构造野外识别与特征分析等工程地质实践知识,也特别加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的实践教学,结合大连金石滩野外路线地质实习教学内容,编著了基岩海岸带斜坡地质灾害的野外调查与分析等教学实践环节,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本书对于推动土木水利大类课程和专业建设、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室内实验和野外地质实习的积极性。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和地理学交叉融合形成的生态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个景观,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要素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的方法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景观异质性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动态模型,研究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本书重点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学科发展沿革、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景观组分类型及特征、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生态过程、景观功能、景观动态与干扰、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以及景观生态学的重点应用领域。在详细总结和整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景观生态学最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和内容组织,
本书是高等学校 十三五 规划教材。全书共计7章,着重介绍了资源和工程勘探中常用的重力、磁法、电法和地震勘探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地质解释,兼顾岩土工程领域浅层地下管线物探测量、桩基无损探测和地质雷达的原理、基本技能等方面内容,注重结合实际工程。同时,本书结合研究热点,介绍了重、磁综合应用,地震地层学等内容,并附有复习思考题,供学生使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 资源勘查工程 、 勘察技术与工程 和 地质工程 等非物探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二是数学家在数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最早的数学家泰勒斯开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数学发展的历程。帮助读者在心目中对数学建立整体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数学、数学危机、数学常数、微积分后、早逝的数学奇才、几何与拓扑、博弈拾趣等。该书立意好,选材和内容独特、新颖,趣味性、知识性强,尤其对中国古代数学和数学家介绍比较详实,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科技。
本书共分七部分。 包含章绪论,介绍勘探石油的基本方法、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为地震波运动学,介绍地震波的基本特征、反射波运动学、折射波运动学、特殊波时距曲线、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三章为地震波动力学。主要介绍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点、地震波的薄层效应、反射波记录形成的物理机制;第四章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介绍野外观测系统、地震组合法原理 、地震波的激发接收;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介绍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记录形成及复杂地质现象地震波。第七章地震波的速度。介绍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地震勘探中速度概念、地震勘探中速度分析方法和各种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周瑞华、刘传正编著的《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比较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从岩石的分类、命名、描述到不同岩类区的工作方法、各类构造的野外观察研究、剖面测制及大比例地质测量、各种探矿工程编录、各类样品的采集以及遥感解译、野外地质素描等方法,并附有22种常用参考资料。全书插图102幅、附表120余张。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是在有关规范原则指导之下,集作者数十年野外地质工作经验,并搜集了大量文献编写而成,着重突出了实用性和可行性,属于规范的延伸——细则性的实用手册,可供野外地质人员、地质院校师生在工作和教学中使用和参考。
本实验教材以遥感信息分析方法为“经”,以遥感地学应用领域为“纬”,建立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实验教学体系,共设计六篇17个实验。第一篇遥感地学信息提取基本方法,实验1~实验4为遥感影像分类常见方法,实验5和实验6为地物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和基于统计模型的地物物理量提取。第二篇土地覆盖与全球变化遥感,实验7和实验8分别为土地覆盖变化和植被物候变化遥感分析。第三篇植被与生态环境遥感,实验9~实验11涉及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土壤旱情遥感监测、农作物高光谱遥感分析。第四篇水体与水环境遥感,实验12和实验13为水域面积及水量遥感计算和水环境遥感监测。第五篇地质遥感,实验14和实验15分别为滑坡遥感识别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第六篇城市与人居环境遥感,实验16和实验17分别为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和城市不透水面提取。附录对软件使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