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GIS及空间分析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以ArcGIS为平台,编写的空间分析课程实验教材。书中的实验内容自成体系,精选了空间分析前的数据准备、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应用等4个方面的20个实验,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内容、原理与方法、设备与数据、步骤、说明等方面的介绍,所有的实验都配备了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实验,能够让读者有效地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空间问题。它既可作为《GIS空间分析基础教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独立使用。
全书共分十章,系统叙述了当代遥感的理论、方法、过程和应用。内容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遥感技术系统和遥感发展历程,电磁波及其传播机理;遥感平台及其运行特性,遥感图像处理基础,遥感图像校正的原理、方法和过程,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基本思路和解译过程,遥感图像特征提取、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及遥感信息的变化检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后介绍了当代遥感技术的进展,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方向。 本书可作为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专业的遥感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的《测量学》和测绘工程专业的《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之配套教材。全书包括实验课的一般要求、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实验项目设置按基本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前沿性实验安排实验内容,注重科学、先进的实验内容与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本书主要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以及测绘工程等专业作为测量学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实验教材。其他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可根据其教学内容、实验学时数以及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阐述了空间数据库技术,论述了数据获取及处理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设计方法及评价等;后以“天地图?辽宁”为例,阐述了其设计方法及部分功能模块,使读者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体现形式及用途。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测绘类、规划类、环境类、农林水利类、遥感类、地学类等本、专科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书内容进行选择教学。
《水质遥感理论方法及应用》(作者张渊智、陈楚群、段洪涛)主要介绍水质遥感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包括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从光学遥感辐射的物理基础出发,首先描述了水质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其光学特性的物理意义,接着介绍水色遥感大气校正方法及其研究意义,然后重点论述水质遥感光学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实例,此外结合目前水质遥感研究的*进展,增加了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应用,后指出未来水质遥感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重点。 《水质遥感理论方法及应用》有机整合水体的光学特性和遥感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许多实例,不仅系统地介绍光学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而且给出了光学遥感数据与微波遥感数据复合的应用实例,还简单介绍了激光雷达和微波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通用教材编写委员会制定的编写规划,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六章,章节内容的划分突破了传统的以平差理论划分的方式,分为理论和项目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理论;项目部分以测量控制网的维数来组织,包括一维高程控制网平差、二维平面控制网平差、三维整体控制网平差。误差椭圆部分单独编写为第六章。附录包括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和平差软件说明。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测量平差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来教学和工程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导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利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数字测图概述、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书可作为各院校水利、水文水资源、建筑、国土资源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生产、教学人员参考。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成、廖明、张丽娜、李玲、唐力明、丁晓波、郭童英、刘小丁、陈曦、毕凯、丁华祥。
本书以统计学思想为主线,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部分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如何对一元地学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统计推理;第二部分从应用层面讨论如何对多元地学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寻找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及其应用;第四部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一些常用地学经验图解的原理和解读。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都设置了实训项目,并以光盘的形式提供。本书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注重突出基本概念和论述基本原理,又强调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学校地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地学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为测量实验、实习须知,主要介绍测量实验、实习需要了解的知识;第二部分为测量实验项目,主要介绍水准仪、经纬仪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检验、校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钢尺量距和罗盘仪定向等基本测量操作方法,以及数字水准仪、电子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的使用等;第三部分为测量实习项目,主要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建筑物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管线纵断面图测绘、道路纵横断面图测绘;第四部分为测量学作业,列出了图根导线测量内业、地形图绘制和地形图应用等作业。 本书作为《测量学》配套教学辅助用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规划、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杨晓明、余代俊、董斌、唐诗华、陈刚编*的《数字测图原理与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数字测图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测图概论、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设备、图根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计算机绘图原理、数字测图内业、地图数字化、数字测图质量控制、数字测图成果的应用、数字地籍测绘、数字地下管线图测绘。本书不仅对数字测图所涉及的硬件(全站仪、GNSS接收机、扫描仪、绘图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软件(CASS、SCAN等)及数据采集和地形、地籍、地下管线测绘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而且对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质量检查、技术总结及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应用现代测绘技术较多的有关专业(如土地管理、交
本标准代替GB 12340-1990《1:25000 1:50 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本标准与GB 12340-1990相比较,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 ——标准的体例、措辞、语句按照GB/T 1.1-2000进行了全面修改; ——对原标准第2章进行了修改,增加或修改了相关标准的引用; ——对原标准3.1.1进行了修改,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坐标系,投影、高程系统按GB/T 18315执行; ——对原标准3.1.2进行了修改,删除了表1,分幅与编号按GB/T 20257.3执行; ——对原标准3.1.6进行了修改,地形图的符号与注记规格按GB/T 20257.3执行; ——对原标准3.3进行了修改,航摄资料应满足GB/T 15661的规定; ——对原标准3.5进行了修改,按CH/T 1004的规定编写技术设计书; ——增加了5.1“准备工作”,与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
《中大网校·2013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解析三合一精品试卷:测绘综合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1)紧扣大纲,指导性强:本套精品试卷严格依据大纲编写,涵盖大纲要求的全部考点,重点、难点在《中大网校·2013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解析三合一精品试卷:测绘综合能力》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2)题目新颖,解析详细:作者精心挑选并编写了大量的模拟试题,这些试题以2011年真题为模板,在出题角度和深度方面模拟真题,并解析详尽,有利于考生掌握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3)包含真题,实用高效:本套试卷包含*的考试真题,帮助考生熟悉真题考查范围,使考生在复习时能够准确地把握考点,增加考生实战经验,使考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
《GIS应用与开发丛书: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以构建一个三维场景为主线,对CityEngine软件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展开讲解,详细介绍了CityEngine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ityEngine软件简介,CityEngine建模思想,三维场景创建,规则建模的原理、方法与应用,纹理建模流程,大范围场景建模流程,以及模型数据的导入导出等。为了使读者特别是初学者能够快速全面地掌握三维场景的制作流程,《GIS应用与开发丛书: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后以一个校园的三维场景制作为例进行了综合讲解,并给出实现思路与核心代码,以供读者参考使用。 《GIS应用与开发丛书: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适合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等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者、生产者参
本标准是在我国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测图方向发展,产品模式亦由模拟的线划图向数字的矢量图转变的背景下制订的。本标准所指的“1:5 000、1:10 000地形图”应理解为数字线划地形图,即D1G(Digita1 1ine graph),是基础测绘“4D”产品中的主要产品模式之一。本标准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测制1:5 000、1:10 000数字线划地形图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林定荣。
本书包括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航摄系统要求、5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6航摄实施、7飞行质量与影像质量要求、8成果质量检查、9成果整理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