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是认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自然科学。当前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建立“地球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体系的新时代,国内外的地球科学研究正在朝该方向发生深刻变革。本书阐述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凝练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思路、目标及方向,探讨了2035年前我国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和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等,以期为国家发展地球科学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第1章介绍了地震学研究概况。地震学以弹性力学为基础,第2章对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做一简单回忆,第3章则根据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得到一维和三维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动方程,探讨方程中各参数与地震震相的关系、地震震相的性质。第4章根据第3章地震波动方程的描述,研究平层介质中的地震波在地球表面、地球内部平层界面的反射、透射系数,根据传播因子矩阵与反射透射系数矩阵计算从震源到台站传播效应的理论地震图的基本原理;第5章,地震面波与地球自由振荡,论述地震面波类型和特点、频散方程及其观测,作为驻波的地球自由振荡振型和观测;第6章首先根据地震波动方程得到地震波传播可以看作射线的条件,然后研究平层介质射线理论的地震波走时和震中距的计算;作为远距离观测地震波,第7章介绍球层介质中射线形状、地震波走时和
本书详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正则化求解方法及该方法在线性和非线性地球物理反演中不同形式的应用,是原著作者在地球物理反演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今国际上地球物理反演的前沿问题。
本书是一本聚焦诱发地震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案例的地震学专业书籍。其中,第1至4章系统阐述了诱发地震监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包括弹性介质基本理论、典型脆性破坏准则、地震震源理论、地应力测量方法和水力压裂技术等,第5至9章详细介绍了诱发地震监测的应用情况,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微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此外,本书附录汇总了相关的术语词汇解释、信号处理知识和数据格式说明,方便读者查阅参考。
本书以稳定同位素原理为基础,从观测与实验、水循环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几个部分展开写作。第1章从原理、方法及研究现状这三个方面阐述当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干旱区水循环研究中的背景,第2章介绍在典型干旱区布设综合观测网络,采集样品后经实验仪器分析得到整体基础数据的过程。第3章至第5章详细介绍了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各自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第6章与第7章基于典型案例,从宏观视角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体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本书首次基于探测平台的不同将海洋地球物理划分船载地球物理、水中智能巡航和海底原位探测等三种类型,系统介绍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装备,包括多波束测深、地震探测技术、重磁电测量技术、放射性测量技术、海洋地热流探测技术以及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结合AUV、HOV 和ROV 等智能探测平台的发展,介绍搭乘智能平台的自主探测技术原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海底OBS、OBN、OBC 探测的问题和难点,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本书可为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深水油气探测等提供指导。
《冻土水文机理与寒区水文模型》介绍了寒区和冻土的基本概念、土壤冻融及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等;详细梳理和总结了冻融过程对土壤物理及水热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以大量实验为基础,阐述了气象条件和下垫面对冻土水热迁移的影响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实验数据提出的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迁移物理模拟方法,以及冻土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的参数、边界条件及两类模拟方法;详细介绍了两类典型寒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原理、模型构建及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后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书是关于大洋中气候变化有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专著,其中包括:海水热力学、等密度层分析和海洋中的气候变化。传统的海水热力学分析是基于温盐图,本书用位密度和新引进的位涩度构建了一个新的正交曲线坐标。这个新的密涩图是一个距离空间,因此,点与点,点集与点集之间中可以严格地定义距离。海洋学中传统的等密度面分析法进而推广到等密度层分析法,海洋中的气候变化可以分解为起伏、拉伸和变涩模态。本书为海洋中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一整套的分析工具,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科研工作者参考。
页岩储层孔隙尺度分布范围非常广,从1nm以下到上百微米均有分布,页岩的储气能力与气体赋存状态均受孔隙发育特征控制。开展页岩气储集空间与微观结构特征的综合研究,对于科学评价页岩气赋存及开发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页岩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气体吸附全尺度孔径分布联合测试等实验手段,对页岩孔隙连通性、孔隙表面粗糙度、分形、孔径分布、固液之间黏附力进行综合研究,揭示我国典型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我在硅谷管芯片 - 芯片设计公司运营之道 定价 99.00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开本 作者 俞志宏 页数 ISBN编码 9787302666547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介绍先进芯片设计公司在拥有知识产权后委托产业链合作伙伴生产的前提下,公司运营和管理的诸多细节。总结了芯片设计公司从零起步的实际运营 作,具体包括公司组织架构设计,确认目标市场,管理供应链,具体产品的立项、研发、测试,公司的质量管理,IT系统管理,大规模生产和产品营销等内容。 章作为入门,解释了一般芯片公司的主要业务类型,此章概述全局,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缘由,以及产业链中
本书从基本原理出发,系统介绍柔爆索线式 分离装置分离过程中的关键力学问题,集成了作者所在团队在 分离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在体系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篇和应用篇。其中, ~6章为基础篇,作为后续应用篇的铺垫,以基础理论、方法、典型数据、现象和初步结论为主要内容;第7~13章为应用篇,立足于 分离过程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成果梳理,涵盖结构完整性分析、分离过程能量分配规律和分离结构的变形、破坏与碎裂力学等内容。
极地开发的迫切需求促使了极地装备的大力发展。极地装备运行于冰水耦合环境中,冰-水-结构物的复杂耦合作用成为极地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和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冰-水-结构物耦合问题涉及多介质、多界面和多尺度,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数值模拟上都存在巨大挑战。以此为背景,本书围绕冰-水-结构物相互作用这一主题,遵循“冰(基础)→冰-水耦合(支撑)→冰-固定/移动结构物耦合(支撑)→冰-水-结构物耦合(核心)→辅助破冰方法(扩展)”的逻辑,分别介绍了海冰基本性质和冰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冰与波浪的耦合作用、冰与固定结构物和移动结构物的耦合作用、冰-水-结构物耦合作用、辅助破冰方法等内容。
雷达测雨技术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方面有着悠久的研究应用历史,多频率机载、星载及地面雷达对水圈多要素的全方位持续观测将深刻影响水文学理论、原理及模型的技术革新。《雷达水文学:原理、模型及应用》以现代雷达技术对水文学科的支撑为切入点,第1章主要论述雷达基本原理,第2~5章详细描述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技术,第6~8章介绍雷达技术在水循环要素观测、水文模型及山洪预报方面的应用案例,力求完整呈现雷达原始观测信号向灾害预警预报依据转化处理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雷达水文学从原理、模型到应用的全方位概况。
生物地磁学是由地磁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磁场及其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机理和规律,分析生物感磁起源与机制,以及生物记录的地磁场信息等,对于揭示地球系统中地磁场对生物圈演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地磁学 现象、机理及应用》系统总结了生物地磁学的*新研究进展,包括在地磁场变化性、生物趋磁性起源与演化、动物地磁导航行为与机制、生物响应极端弱磁场的机制、生物源磁性纳米矿物及其在古地磁学和生物医学的应用等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生物地磁学 现象、机理及应用》写作深入浅出,内容系统丰富。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发生在日地空间(日球层和磁层)中的各种物理过程及其基本理论、探测结果和研究方法,全书分为上册、下册。《BR》上册简要介绍日球层的主要物理过程,包括太阳大气、太阳风、行星际激波和行星际空间中的高能粒子、地球弓形激波、地球磁层形成以及太阳风与其他行星、彗星、月球以及银河风的相互作用。《BR》下册介绍磁层中的主要物理过程,包括磁层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磁层中的波动、磁层亚暴和磁暴,以及日地相关现象和空间等离子体的理论描述。《BR》
力学基本问题:全彩版 定价 260.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中国)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开本 作者 杨卫 页数 ISBN编码 9787030786210 内容介绍 本书在全景式的视野下,以哲理式.开放式的描述方法,介绍力学学科及其学科交叉的前沿,尤其着重星理出与之相关的70个基本间题。本书力图展示:即使是力学这一科学发展的先行学科,也仍然存在很多基本问题尚没有得到认识.解决。书中以“基础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交叉力学"四个板块进行展示:头尾体现了从基础到交叉的脉络,中问嵌入了力学的两大主流领域。 本书适合力学领域的同行阅读,包括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也适用于对力学感兴趣的相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关工程方面的实际应用。全书分为十三章,各章包括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如何将所学传热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帮助读者掌握各种热量传递现象的规律,从而为设计满足一定生产工艺要求的换热设备及热过程实现温度场的控制,提高现有换热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水平打下理论基础。本书在理论阐述上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