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引发因素、识别防范、临灾避险、分布情况、典型案例等方面。特别要指出,书中加入2017年我国新的滑坡地质灾害事件,其中包括 6.24 四川茂县山体滑坡事件。同时,作者根据自身工作优势内容,在灾害预防预测方面扩大了篇幅,重点增加了2000年以来地质灾害防治预防的典型成功案例,弥补了市场科普类书籍对这方面的要求。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不仅对当今中国地震预报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30多年来防震减灾科学认识和科技水平的一次全面的“实战”检验。严酷的现实再次告诫我们,目前人类对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还十分肤浅,离实现科学预报地震的目标仍相当遥远。成功的地震预报固然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但难以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在现阶段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在震灾防御、监测预报、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做到统筹兼顾。 神沼克伊教授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也是日本极地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开拓者。他曾多次造访中国,与我国同行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出自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作为一位地震学者的责任心,面对惨重的灾难,就在汶川地震后不久,神沼克伊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主要讲述了地面塌陷基础概念、地面塌陷成因机理、地面塌陷分布、地面塌陷危害和地面塌陷识别与防治等内容,通过通俗的语言、形象的图片及生动的事例,对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基本知识进行普及。 希望通过这本地面塌陷科普读物,读者能够基本了解地面塌陷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及发生灾害后如何自救,提高减灾防灾意识,改变读者事不关己的心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形成全民了解地质灾害、全民关心地质灾害的良好风气,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
本书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G19990436)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内容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全书共分10章。章介绍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章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相关支撑技术;第四章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系统HIMS的结构和功能;第五章至第七章介绍了自主开发的三种时空民度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了国外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第十章对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子分布式水文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本书重在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结合,在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可供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地球科学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
《地裂缝/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将地裂缝地质灾害复杂的科学理论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科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宣传,能够避免和减少地裂缝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实际的科普宣传和创新意义。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国非常重视地质灾害的治理与预防,注意保护地质环境,注重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仅仅依靠国家单方面的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全国人民都本着 以人为本 的原则,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地质灾害自救互救能力。《崩塌/中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讲述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成因机制、分布特征、主要危害、识别防治、临灾避险等内容,通过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漫画、实例图片,对崩塌地质灾害进行科普教育。 希望这本崩塌科普读物,不仅能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更能让人们深刻了解崩塌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灾常识,学会防灾减灾、学会自救互救,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和谐安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地球物理学北戴河教学实习指导书》是在原电法教研室、磁法教研室教师们30多年从事教学实习的基础上,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应用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系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经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编著而成,它是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实习体系构建”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设备处资助完成的项目。
本规范既适用于自动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同时,也考虑了我国气象部门拓宽服务领域的需求和地面气象观测新技术发展的现状。本规范承接了1979年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观测方法的连续性,规范了自动气象站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涵盖了1996年颁布的《气象辐射观测方法》的内容,新增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所需的地面状态观测、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根据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扩充了部分观测要素的测量范围,摒弃了过时不用的部分观测项目和内容,部分内容和计算公式与WMO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取得了一致。因此,本规范不仅适用于我国气象部门不同类型、不同观测方式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而且其他部门不同专业的地面气象观测站也可参照使用。 本规范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交流的日趋广泛,外语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跟踪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目前国内急需一批用英语编纂的专业词典。 牛津英语百科分类词典系列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组织编纂的一套工具书。 牛津英语百科分类词黄系列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组织编纂的一套工具书。该系列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化、艺术、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食品与营养、计算机等社会科学门类近百种,均由造诣很深、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作为*批,我们从中精选了52本,以满足国内读者的需要。词典用浅显的英语,精确地解释了常用的专业词汇,充分体同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出版工具书方面严谨的传统。 该系列词典可作为大专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以及专业
GNSS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 新的电离层监测手段,是空 间大地测量、无线电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一个 研究热点和难点。闻德保编著的《基于GNSS的电离层 层析算法及其应用》首先介 绍了基于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原理,探讨了电离层 电子密度层析反演过程中不 适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解决不适定问题 的反演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 实测的GNSS观测资料反演了不同地磁条件下中低纬度 地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周日 变化特性,特别研究了空间天气发生期间电离层结构 的扰动变化特性。 《基于GNSS的电离层层析算法及其应用》可供从 事测绘、空间物理和无线电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作 为相关专业的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