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气象学与生活(第12版)(修订版)
    •   ( 608 条评论 )
    • (美)Frederick K. Lutgens弗雷德里克·K. 鲁特更斯), {4 /2022-07-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112.3 ¥129 折扣:8.7折
    • 竺可桢全集(套装24卷)
    •   ( 28 条评论 )
    • 竺可桢 /2023-07-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 ¥4798.1 ¥4998 折扣:9.6折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
    •   ( 62 条评论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2023-07-01/ 科学出版社
    • 为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全面反映中国在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驱动力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组织60 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技支撑,并为满足国内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需要,更好地开展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信息。

    • ¥108.1 ¥128 折扣:8.4折
    • 竺可桢全集(第7卷)
    •   ( 16 条评论 )
    • 竺可桢 /2023-04-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7卷,收录1939 1940年的竺可桢日记。 1939年2月4日,面对敌机侵袭的险恶形势,竺可桢对一年级新生发表题为 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的演讲,阐述校训 求是 (Faith of Truth),须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翌日,宜山浙大校舍、学生宿舍等建筑即遭到轰炸而毁坏。竺可桢迅速向国内外通报有关情况,谴责日寇 灭绝人道,破坏文化 的罪恶行径。4月,成立迁校委员会,迁校问题成为本年工作的主题。11月,南宁失守后,浙大开始向贵州迁移。本年3月和9月,竺可桢两次赴重庆,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和处理

    • ¥199.7 ¥208 折扣:9.6折
    • 竺可桢全集(第10卷)
    •   ( 6 条评论 )
    • 竺可桢 /2023-04-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0卷,收录1946 1947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6年2月发生在重庆的 校场口事件 和昆明等地的 反苏 大游行,给抗战后的短暂和平蒙上了阴霾,但在10月以前,竺可桢仍然忙于学校从遵义、湄潭向杭州的复员、扩建和开学。同时,亦在多方打听1945年3月在重庆突然失踪、生死未卜的浙大训导长费巩教授的下落。2月份国际气象学会在伦敦选他为气候学委员。4月他在浙江大学建校19周年的校庆日典礼上,发表了题为 将来大学之展望 的讲演,认为新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新

    • ¥199.7 ¥208 折扣:9.6折
    • 竺可桢全集(第8卷)
    •   ( 10 条评论 )
    • 竺可桢 /2023-04-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8卷,收录1941 1943年的竺可桢日记。 在1943年7月8日举行的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竺可桢论及 抗战及战后的大学 时指出,与1938年相比,浙大毕业生已增加五倍,而按国家需求,尚须再增加五六倍。因此,他提出必须大量派遣留学生与扩充研究院。本卷所记,不仅具体入微地反映了浙江大学自1940年春迁遵义、湄潭之后步入相对安定、平稳时期的发展进程,并且已显现出卓然崛起的势头。 在此期间,竺可桢多数时间是在遵义,但每年都要到贵阳主持地域性的多所大学联合招生考试;更重要的外

    • ¥199.7 ¥208 折扣:9.6折
    • 竺可桢全集(第9卷)
    •   ( 10 条评论 )
    • 竺可桢 /2023-04-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9卷,收录1944 1945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世界战场上处于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浙江大学,除了在这一年年末因日军自湘入桂迫黔遭遇了一场突发事变造成的危局之外,总体上说是在战争困境中保持着继续崛起的势头。当时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李约瑟,曾于4月和10月两次访问浙大,他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 1944年5月,竺可桢推荐由赵九章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

    • ¥199.7 ¥208 折扣:9.6折
    • 中国气候
    •   ( 57 条评论 )
    • 丁一汇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气候》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本书根据新的长期气候资料改写了中国气候的一般内容,包括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子与天气系统、气候要素特征与气候区划等。同时,总结了近30年气候理论、概念和方法论的重大发展,并突出了5个新的方面:用气候系统以及圈层相互作用观点阐述中国气候的基本问题;阐述中国气候与东亚季风的关系;全面说明影响中国气候的人类与自然因子;深入论述古今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监测和气候预测的重要研究成果;用新的资料重新进行气候区划。

    • ¥431.8 ¥598 折扣:7.2折
    • 净零排放:英国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   ( 36 条评论 )
    • 气候变化委员会 著,张希良 王海林 译 /2021-06-01/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全球正在兴起加速低碳转型的热潮。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这场突发的疫情更深层次地触发了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思考。疫情下,各国一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稳就业、保生产的抗击疫情工作当中,尽量将疫情对生产和生活的冲击与破坏降到;另一方面也都努力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部署经济的绿色复苏,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和雄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2015 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确立了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并努力低于1.5℃的长期减排目标,并形成了 自下而上 的国家自主贡献(NDC) 目标和每5 年一次的全球集体盘点,以构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框架,引领全球向低碳转型。《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要在前一版NDC 目标基础上提交力度更强的NDC 更新目标,发挥NDC 目标的 棘轮 机制以加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 ¥120.8 ¥159 折扣:7.6折
    •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预警
    •   ( 37 条评论 )
    • 潘进军 等 /2022-01-01/ 科学出版社
    •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预警》重点介绍了**气象因子,如降雨、低能见度、冰冻雨雪、大风,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造成影响的潜在危险性,结合承灾体环境的暴露性、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在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条件下,探索研究了评估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对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研究,为公路工程设计和建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技术的研发,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重大活动和**天气事件中的应用。因我国地势复杂气候多变,《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预警》还重点分析了华北、华东和东北三个不同区域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并指出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20.7 ¥248 折扣:8.9折
    • 宋代气象灾害史料(诗卷)
    •   ( 34 条评论 )
    • 赵超 /2018-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对宋代诗歌中的气象灾害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和整理。从《全宋诗》中精心挑选出一千五百余首作品,将其分为十类,分别为干旱、淫雨、大水、大雪、大风、蝗灾、冰雹、气象异常、气象灾荒、气象风俗。这些作品能够体现出已经或将要遭受气象灾害的状况,涉及临灾状态、受灾实况、灾后救助、灾害祈祷等环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收录诗作时尽量保持了它们的完整性,保留了大部分的小序和自注。

    • ¥109 ¥129 折扣:8.4折
    • 大气环流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   ( 41 条评论 )
    • 王盘兴等 /2019-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行星尺度平均环流的气候与异常特征分析,选择*基本、*重要的分析方法作为主要内容,提出了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方法和经验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方法、矢量场谐波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性能分析方法、高精度球函数分析方法,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本书的内容十分注重对方法原理的直观解释,为此特别采用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以几何为主的讲解方法。

    • ¥158.8 ¥188 折扣:8.4折
    • 大气科学 第二版
    •   ( 407 条评论 )
    • 何金海 /2022-01-01/ 科学出版社
    • 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普遍关注的日益加强,以及大气科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大气科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且产生了深远的科学与社会影响。本书是在版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改而成的,几乎涵盖了整个大气科学领域的内容。本书首先介绍了与大气科学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分别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大气热力学、辐射传输、大气化学、云微物理学、大气动力学、天气系统、大气边界层和气候动力学等内容。此外,作者使用T-Inp图作为标示大气探测的首要形式,从而现代化地处理了大气热力学的内容。

    • ¥116.6 ¥138 折扣:8.4折
    • 区域干旱形成机制与风险应对
    •   ( 30 条评论 )
    • 严登华,翁白莎,王浩,秦天玲,史晓亮 /2018-02-01/ 科学出版社
    • 作为水循环过程的一类极值过程,干旱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呈现出广发频发态势,危及到流域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干旱事件的发生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需在遵循"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模式进行应对。本书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提出广义干旱的内涵及定量化评价方法;结合自然气候变化、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水利工程调节等对干旱事件的影响特性,构建广义干旱演变的整体驱动模式,并定量识别其驱动机制;结合干旱事件演变的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广义干旱风险评价方法与基于3S技术的广义干旱风险区划方法;从节流与开源两方面提出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措施,并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在上述理论与技术的支撑下,选取干旱事件频发的东辽河流域进行实证研究。

    • ¥116.6 ¥138 折扣:8.4折
    • 大气科学前沿译丛:云动力学(第二版)
    •   ( 10 条评论 )
    • Robert,A.,Houze,Jr. 著 /2022-08-01/ 气象出版社
    • 《云动力学》(第二版)介绍了云对天气和气候影响的基本知识。作者把观测、理论和数值模拟结合在 一起,揭示了各种不同的云发生、发展、消亡的观测事实和内在的物理机制:雾、层积云、卷云相互之间的区别,雷暴、锋面、温带和热带气旋,以及受山脉影响的云系为什么有不同的外观表现。 本书阐述了与云有关联的各种尺度的物理过程,其内容全面涵盖雨滴和冰晶内部的微观尺度过程,以及风暴云系发展中的宏观尺度过程。 随着地球系统观测和数值模拟的功能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它们已经有能力处理诸如气候变化、天气对社会的影响、风暴预报这样的重要议题了。了解云在大气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提供了理解地球上的云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本书的内容有三个关键要点:(1)全面准确地介绍了关于云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研究地球大气

    • ¥236.6 ¥280 折扣:8.5折
    • 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计算原理与方法
    •   ( 19 条评论 )
    • 王国安 著 /2008-11-01/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40年来PMP/PMF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80年代以来国外在此领域的进展。全书分绪论、上篇、中篇、下篇4部分,共28章约90万字。上篇、中篇分别介绍论,并对世界暴雨和洪水记录的地区规律,作了一些探讨。下篇介绍作者和中国学者对与PMP/PMF有关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特点:1 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2 思路清晰、理论系统、层次分明,易于理解;3 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手册的功能;4 对许多问题,论点新颖,富有启迪性;5 附有国内外巨量的非常暴雨资料,对生产,科研和教学都具有极珍贵的价值。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和气象部门从事PMP/PMF工作的人员阅读,也可供水文、气象预报和水库调度管理人员以及有关规划、设计、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 ¥118.3 ¥140 折扣:8.5折
    • 中国雨水利用
    •   ( 1 条评论 )
    • 吴普特冯浩 主编 /2009-06-01/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在雨水利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雨水利用的相关概念和技术类型,分析了典型区域可开发利用的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了雨水利用后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从宏观角度考虑初步建立了中国雨水利用的空间分区图,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在雨水高效利用技术与新材料方面,研发出面喷涂高分子、固化土、生物集雨等一系列新型的绿色环保雨水集流新材料,开发出新型橡塑雨水存储设施和小流域雨水利用智能决策系统软件,提出黄土坡地和石质山区等不同区域适宜的雨水利用技术,为雨水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在我国陕西、内蒙古、河北、四川、甘肃、宁夏、北京以及台湾等不同省市和地区进行了雨水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系统总结我国雨水利用研

    • ¥156.3 ¥185 折扣:8.4折
    • 中国气候
    •   ( 74 条评论 )
    • 顾煜炯 /2013-05-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气候》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气候》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中国气候》根据新的长期气候资料改写了中国气候的一般内容,包括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子与天气系统、气候要素特征与气候区划等。同时,总结了近30年气候理论、概念和方法论的重大发展,并突出了5个新的方面:用气候系统以及圈层相互作用观点阐述中国气候的基本问题;阐述中国气候与东亚季风的关系;全面说明影响中国气候的人类与自然因子;深入论述古今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监测和气候预测的重要研究成果;用新的资料重新进行气候区划。

    • ¥160.9 ¥198 折扣:8.1折
    • 【全5册】碳金融概论碳达峰碳中和100问+碳金融与业务创新+碳资产管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务碳中和经济分析教材书籍
    •   ( 66 条评论 )
    • 孟早明葛兴安 等编著 /2017-12-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碳金融概论 定价 69.00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5月 开本 16 作者 蓝虹 页数 ISBN编码 9787522019598 内容介绍 高等学校碳金融“十四五”规划教材的 本《碳交易市场概论》已经出版,本书是本套教材的 二本。本书既注重与《碳交易市场概论》内容上的延续性,又注重其作为 立课程教材的完整性。本书是在《碳交易市场概论》的基础上,对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手段、金融市场创新等进行综合分析与介绍。内容包括:一是“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新的碳业务板块以及相关制度、工具和产品创新,如碳信贷、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等;二是碳交易市场资

    • ¥248 ¥301 折扣:8.2折
    •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   ( 58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2-01-01/ 科学出版社
    •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由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12个部委组成的编写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共有16个部门的158位专家参与了评估报告的编写。这是中国第二次组织编制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内容包括中国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的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采取的行动及成效5部分,共40章。《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满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需求为目标,对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反映中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可供中央、地方和国家各级决策部门,以及气候、气象、经济、外交、水文

    • ¥236.6 ¥280 折扣:8.5折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   ( 78 条评论 )
    • 浦一芬 等 /2019-12-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收集了大气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导致重大科技创新或转折性突破的经典案例,系统总结了这些案例中科学思维的突破、技术或工具的创新,归纳成可供借鉴和运用的大气科学研究方法。特别着重剖析了在大气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案例,如Rossby波(罗斯贝波)的发现、Lorenz(洛伦茨)混沌理论的提出等。其内容涉及大气探测技术方法、天气预报发展过程、数值天气预报及其理论基础、气候系统概念、海气相互作用、短期气候预测、全球变暖、非线性及可预报性研究等。

    • ¥141.9 ¥168 折扣:8.4折
    • 大气压气体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应用
    •   ( 83 条评论 )
    • 邵涛严萍 /2019-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阐述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基础理论、数值模拟、诊断方法、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应用等。全书分三部分,共18章。*部分基础篇,共5章,介绍等离子体基础和气体放电基本理论、流体数值模拟、粒子模拟、放电非线性和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第二部分特性篇,共6章,介绍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纳秒脉冲弥散放电、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射流、合成射流和射频等离子体。第三部分应用篇,共7章,介绍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处理、废水处理、医学应用、流动控制、生物育种、氧化处理、果汁保鲜七个典型领域的应用。

    • ¥209.5 ¥24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