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从没看过这样的城市自然百科,它包罗万象:从深圳的地理、气候、到历史渊源,从生物多样性到生态系统,无所不含。同时它又细致入微:从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到淡水鱼,从鸟类、昆虫到植物,哪怕肉眼难见的真菌也囊括在内。它根植深圳,又放眼全域: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陆地、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一个没有围墙、没有穹顶,较为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兽都是自然博物馆中珍藏的展品。它极严谨:深圳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编目,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编目,深圳鸟类编目、爬行动物编目……一应俱全。它又很好玩:“昆虫建筑师”“委屈的蟑螂要申诉”“不爱洗澡的鸟不是好鸟”“毒过蛇蝎,植物的化学防御”……光看标题就觉得有足够的吸引力。它好看,三千多幅色彩鲜艳、构图考究
骆驼为什么很少中暑?蚂蚁和大象究竟谁更强壮?拿起杠铃和举着杠铃,哪个更累?在海拔4500米的山上,喝沸腾的茶会烫伤吗?《光速声波物理学》由美国概念物理教学先驱、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休伊特打造,靠前30年,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得主的启蒙读物。全书以贴近读者日常生活的有趣问题引入,辅以细致、前沿的解答,可以帮助读者在探究中构建通识思维。
全书按照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按科名、科内属名、属内种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参考《中国植物志》《贵州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贵州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志》等确定植物种名;参考《中国高等植物物种名录》《贵州维管束植物编目》等确定学名;正文部分介绍植物生活型、各器官形态特征、生境和功用价值等。
本书是作者对青藏高原东缘(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边缘)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的成果总结。书中涉及内容有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昔格达古湖和大箐梁子河湖相地层年代学与环境,晚新生代湖相沉积揭示的环境意义,川西高原和成都平原更新世土状堆积地层的年代学及古环境记录,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冰川地质;若尔盖高原盆地沙化调查及其形成的因素。本书可供从事第四纪地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青藏高原研究丛书: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为国家攀登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成果之一。《青藏高原研究丛书: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共十二章,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二、三、四、六、七、八章为3处天然剖面、2处湖泊岩芯和1处冰川岩芯的分析研究,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古环境多指标、长列、定年较的手资料;其他各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外有关文献综合研究了高原环境演变的主要表征和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历史,论述高原隆升、气候和环境变化事件,并与全球变化进行了对比。
骆驼为什么很少中暑?蚂蚁和大象究竟谁更强壮?拿起杠铃和举着杠铃,哪个更累?在海拔4500米的山上,喝沸腾的茶会烫伤吗?《光速声波物理学》由美国概念物理教学先驱、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休伊特打造,靠前30年,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得主的启蒙读物。全书以贴近读者日常生活的有趣问题引入,辅以细致、前沿的解答,可以帮助读者在探究中构建通识思维。
《水文地质手册(第2版)》是在1978年我社出版的版的基础上,将近几十年水文地质的新理论、新方法技术及新的方向中的新成果加入其中,推陈出新。全手册为五篇21章。篇地质一水文地质基础。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介绍水文地质调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地热和矿泉水资源调查。第三篇方法篇,介绍水文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样品采集与测试、地下水模拟技术。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介绍水文地质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资源评价和开发管理。第五篇是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 《水文地质手册(第2版)》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师生的工具书。
《水文地质手册(第2版)》是在1978年我社出版的版的基础上,将近几十年水文地质的新理论、新方法技术及新的方向中的新成果加入其中,推陈出新。全手册为五篇21章。篇地质一水文地质基础。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介绍水文地质调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地热和矿泉水资源调查。第三篇方法篇,介绍水文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样品采集与、地下水模拟技术。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介绍水文地质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资源评价和开发管理。第五篇是信息建设与成果编制。《水文地质手册(第2版)》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师生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