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系统梳理了作者团队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面对盐碱地治理传统方法的局限,如技术单一、淡水耗费量大、改良周期长及容易反盐问题,胡树文教授带领团队专注于生态修复盐碱地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十年磨一剑,提出了“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这一核心理念。全书共12章,第1章引言,概述盐碱土的定义、分布与成因和改良技术;第2章介绍我国主要盐碱土分类、分布和特征;第3章介绍当前盐碱土的主要监测分析技术;第4章介绍盐碱土壤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第5章分析盐碱土壤的水盐动态;第6章介绍盐碱土壤的通气性;第7章介绍盐碱地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第8章介绍盐碱土壤养分管理与循环;第9章介绍盐碱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第10章介绍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原则与策略;第11章介绍我国主要盐碱地区治理技术模式
一卷论述地质学发展史和地质现象古今变化的原理;第二卷论述无机界现时正在进行的各种地质变化;第三卷论述有机界在自然选择、地理分布和移徙 ,以及在人工驯养 、培植等条件下所引起的变化;第四卷为地质学的基本内容。
本书将概率论和统计推断融合在一起,用新的观点生动地描述了概率论在物理学、数学经济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特别阐述了贝叶斯理论的丰富应用,弥补了其他概率论和统计学教材的不足,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0章,讲解抽样理论、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等概率论的原理及其初级应用;第二部分包括12章,讲解概率论的高级应用,如在物理测量、通信理论中的应用。本书还附有大量习题,内容全面,体例完整,本书内容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适合涉及数据分析的各领域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
中国是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建设的创始国之一,至今获批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47个,居各国之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世界地质公园在创建过程中,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了中国特色。本书图文并茂,对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文字简介,图片优美,是一本可读性强、读者面广的通俗读物。
本书是一本理论基础全面、应用方向广泛且应用实例丰富的地震学专业书籍。本书既包括地震学的基础理论(第1、2章)、地震学在地球探测中的应用(第3章),也包括震源机制和震源物理等方面的内容(第4章)。本书第5章讨论了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地震分布、震源机制以及震源物理特征;第6章讨论了地震图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原理;第7章结合实例讨论了地球物理反演基本原理和方法。此外,本书附录汇总了专业所需的数学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供缺乏相关基础的读者自学补充。
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中国地质公园事业是紧密相连的,前者是指导后者发展的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不断完善的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旅游地学有所了解,兹将旅游地学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对中国旅游业与地质公园事业的实际贡献以及编写《旅游地学大辞典》的目的进行概要介绍。
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机制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分析该学科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态势,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对相关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思考,提出推动该领域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机制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资助机制与政策建议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本书选取主要岩浆热液型矿床实例,以斑岩型和夕卡岩型为主,介绍这些矿床地质与蚀变矿化特征,以及其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变化规律,建立典型岩浆热液型矿床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勘查标志,为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书是为地质学各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火成岩岩石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形成火成岩多样性的各种岩浆作用过程、岩浆作用与构造环境的关系、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等内容融入其中,突出了岩类学与岩理学的结合,同时融入了编者在火成岩岩石学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体会,希望帮助学生“感兴趣、会鉴定、懂原理、欲探索”。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火成岩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岩浆作用过程等。
《羌塘盆地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与实践》采用以代表世界****水平的低频、大吨位新型可控震源和常规可控震源采集设备为依托的激发方式,配合成熟的高速层下大药量激发技术,在二维地震采集思路上有明显的创新,获得的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大幅度提高,地质现象更加清晰,解决地下地质问题能力大幅度提高,首次清晰地识别出地腹构造,解决研究区域长达20余年未解决的油气勘探关键的科学问题,在高原二维地震的特殊处理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本书作者列昂·库珀是著名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本书中,作者以精心选择的例子、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电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等经典物理学内容;及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和原子核结构以及基本粒子物理学等近代物理学内容。在介绍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时,作者巧妙地插入了历史上有关物理大师们的一些有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资料和轶事,把物理学发展目前一些重大的变革像一幕幕戏剧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不但使阅读变得兴趣盎然,并且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物理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了解到物理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而把读者逐步引进物理学宝库,去领略千余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物理原理和物理定律——的无穷奥妙。 本书形式
固废资源化是目前矿业领域和矿物加工领域的热点,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综合介绍了固废资源化领域国内磷石膏目前堆存及利用的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全书从磷石膏产生、磷石膏利用的基本理论、源头减量、过程净化、无害化处置,到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堆场的安全管理与生态修复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本书适合矿物加工工程的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及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导航拒止环境下无人机自主导航与运动规划》介绍了导航拒止环境下无人机自主导航与运动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描述了无人机自主导航、运动规划的方法与应用。根据国内外在该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及课题组近期新研究进展,凝练其中的关键问题与设计方法。针对导航拒止环境下的无人机自主导航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针对复杂多障碍环境下的无人机自主运动规划问题,分别描述了感知受限条件下的无人机实时局部运动规划方法、面向未知环境的无人机自主探测运动规划方法。针对真实导航拒止环境,设计了一套面向室外复杂环境的无人机自主飞行系统。最后,基于搭建的实物平台展开闭环飞行实验,验证了《导航拒止环境下无人机自主导航与
《铀矿地质学概论(英文)》重点介绍铀矿床的基础内容,共12章。第1章主要介绍全球铀资源分布及铀矿床的分类;第2~12章针对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介绍其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特征以及成因模式等,同时辅以典型矿床作为实例。
本书紧扣人工智能和深地资源探测国际学术前沿,主要介绍矿产资源潜力智能评价的概念和深度学习算法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软件环境配置、数据预处理、样本制作、模型构建及参数调节与优化等。本书可为解决深度学习用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面临的训练样本少、模型构建难、可解释性差等难题提供方案。同时,本书可使读者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矿产资源潜力智能评价方面快速入门,并能根据书中提供的实例,结合自己的数据开展矿产资源潜力智能评价。
《北京市地热资源评价与区划》以大量地热勘查与科研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北京地区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以及地热资源研究程度,全面评价地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基于地热流体开采热量系数法、水位降速法、地热流体潜力模数法、比拟法评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结合地热资源勘查与保护区划研究,提出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建议。
本书是一本理论基础全面、技术方法系统及应用实例丰富的地质灾害学专业书籍。本书内容包括3篇11章,以国际上流行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为纲,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实践,系统总结了国际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实录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方法与结果。此外,本书还提出了健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议,认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系统总结了风险早期识别技术方法,阐述了面向地质灾害隐患点、场地和区域三种工况的风险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