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江苏省海洋发展为重点,海洋发展战略侧重于江苏省海洋发展的战略分析,特别是从高质发展、融入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深入剖析,强调发展海洋经济应以海洋资源和空间开发利用为依托,追求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海洋产业升级重点分苏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实的短板,强调海洋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分析江苏省海洋文化等产业提升发展思路。海洋管理是海洋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管理创新从海域使用权法制化管理制度,海洋体制机制创新,海域安全与应急管理机制,海洋产业科技支撑等多角度提出系统化方案,以提升海洋管理水平,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 山东省海岛海岸带》是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专项(简称 908专项 )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本图集具体包括山东省沿海地理位置图、山东省沿海地形地貌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调查站位分布图、山东省海岛分布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地貌分布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岸滩动态分布图、山东省潮间带沉积物类型分布图、山东省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图等。图集内容详实,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图集由总图、海岸带、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以及无居民岛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包括岸线、地貌、地质、潮间带底质、潮间带底栖生物、潮间带沉积化学、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专业图件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本图集为辽宁省 908专项 成果集成主要成果之一。共138幅图。包括辽宁省海岛分布图、海岛海岸带图、岸滩动态图、潮间带沉积物类型分布图、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分布图、底栖生物图、滨海湿地类型分布图、植被类型分布图、海洋保护区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通过这些专题图较好地表达了辽宁省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基本环境状况,可为沿海及海岛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相关人员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是根据作者贝尔纳·莫兰在南特中央大学和马赛工程师高等学校课堂讲义整理而成的教学工具书。该书介绍了CLAROM在近海石油结构物水动力学领域获得的成果:慢漂运动的激励和阻尼,高频谐振性能,流动产生的振动等。它概括了当今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的先进水平。《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按海洋结构物中小型物体和大型物体的分类方式加以阐述。大型物体在全书8章中占有3章,即线性理论、二阶效应和其他非线性效应。其余章节描述了海况,叙述了波浪模型和水池试验。本书可供海事专业大学生,近海石油工业工程师、设计师,船舶建造设计与海岸工程有关人员使用。
叩甲科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10000余种,我国记录570种左右,大多数农林植食地下害虫,也有部分天敌种类,经济意义十分重要。 本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是对我国叩甲科昆虫分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多以常见种为对象,记录了我国叩甲科昆虫167种,其中包括部分新属、种和中国新纪录属、种,订正了过去对我国叩甲科昆虫中的一些主要害虫的错误鉴定和同名异名情况。全书包括叩甲总科概况,叩甲科与近缘科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种类及分布,分类历史及分类系统,分类特征及鉴定方法,亚科检索表、各亚科分类概况,属种检索表及其描述,并附有特征插图。书后附有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拉丁名索引以及彩色图版。 全书图文并茂,是目前叩甲科昆虫分类鉴定的部专著,是鉴
《救捞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共分五章:章绪论,主要论述项目、工程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工作内容、系统结构、流程分析;救捞及海洋工程的范围、研究内容及项目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项目管理的历史进程和现代项目管理特点。 第二章项目管理基础理论,重点阐述项目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主要从项目管理的合同与招投标、目标与范围、工期与进度、成本与质量、安全与风险、项目组织与协调、人力资源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项目活动科学组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救助工程项目管理,仅就财产救助和环境救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进行论述,重点突出救助工程项目管理在目标管理、工程进度管理、项目组织管理及成本管理等与一般项目管理的区别,尤其是对“无效果,无报酬
“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展览是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面向世界推出的一个巡展,系统展示了自古以来阿拉伯海湾地区天然珍珠业的发展历程,既涵盖了海湾珍珠的采集与贸易状况,也诠释了珍珠饰品巧夺天工的设计艺术,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培育养殖珍珠的尝试等多方面的内容。《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121幅图,分为珍珠的自然历史、海湾地区的珍珠、历史中的珍珠、天然淡水珍珠、养殖珍珠:开拓者、中国的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6部分。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组织编写的《全球海洋科学报告》,首次对全球海洋科学的现状、能力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量化了关键要素,促进了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促进了海洋科研,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挑战做出了贡献。《全球海洋科学报告》译著的出版发行,对于衡量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实力与差距,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可参照的重要文本,为管理者、决策者和政府部门等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并量化推动海洋科学生产力和效能的各种因素;促进国际海洋科学合作与协作;帮助确认科学组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共享专业知识和设施,推动能力建设及转让海洋技术;制定优化利用科学资源和促进海洋科学与
《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发电原理与装置》结合作者訚耀保多年来在外的研究成果以及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波浪能发电实例,系统论述和总结了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同时介绍了其发电原理与装置,以及研究进展和海洋试验案例。内容主要包括:能源及其利用规则,海洋波浪性质与能量转换方式,固定摆式和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原理与装置,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原理与装置,越浪式、鸭式、筏式、点吸收式以及磁流体波浪发电原理与装置,小型海洋发电站与波浪能转换器前沿技术等。书中附有国外海洋波浪能发电起源、专利与应用实例。本书力图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侧重系统性、前沿性,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发电原理与装置》适合海洋能及其重大装备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的
本书主要介绍海洋船基调查技术分类、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海洋调查船分类、国内外典型海洋调查船及其支撑设施与装备,后续章节以当前海洋船基水文、气象、海洋地形地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声学特性、海洋光学特性调查所测要素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测量原理方法、典型仪器装备以及实践应用和应用要求。本书不仅可为从事海洋调查技术的研究人员、海洋调查研究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学生等了解海洋船基调查技术的基础知识、典型仪器设备以及应用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重要参考,也可为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等谋划编写海洋调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
海洋数值预报是以过去和当前的海水状态为初始状态,通过数值求解描述海洋演变规律的海水运动方程组,并结合观测和同化等手段预报未来海洋现象和状态的一种重要方法。海洋数值预报是开展海洋防灾减灾、海上重要活动海洋环境保障的主要方式。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使读者掌握海洋数值预报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值技术,熟悉常用海洋数值模式特点,初步具备解决海洋数值预报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海洋工程钢铁材料》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洋工程材料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全面论述了海洋工程用钢的材料体系、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原理,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服役性能(特别是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等共性问题;同时也就低合金高强度钢在舰船、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沿革、新需求与挑战和相关新研发进展,以及对不锈钢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重点应用领域和产品特点作了相关阐述。 本书旨在为海洋工程用钢相关的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者和用户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及研究生选题的依据和指导。
由高金耀、刘保华等编著的《中国近海海洋--海洋地球物理》通过大量重、磁、震数据资料的融合处理和反演解释,依据中国近海及东部大陆重、磁异常和地震地层的分布规律,面向我国近海海底地质构造环境,重点研究海陆断裂构造之间的关联性、近海隆起构造的南北差异性、近海裂陷作用与隆起挤压构造的耦合性、不同裂陷作用的特点、凹陷沉降中心迁移规律和新构造活动特点及其他们对油气资源分布、环境变化的制约作用。与之配套出版的还有《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海洋地球物理》。 本书可为从事和关心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海底资源勘探开发、工程及灾害地质调查评价、海域使用规划论证、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管理等部门工作人员及有关海洋科学及工程的大专院校师牛参阅。
《海有丰歉——黄渤海的鱼类与环境变迁(1368-1958)》是中国学者针对中国海洋生物种群历史的部著作。作者李玉尚利用中国史籍、朝鲜史料、水产档案和口述传说,通过考据与计量的结合,揭示了1368~1958年间黄海与渤海主要鱼类在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和资源数量上的变化。作者证实气候突变、水文变化和制度变革,是促使海洋生物发生变化的三个主要因子,厘清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所起的作用。本书不仅确定了中国环境史上的一些关键时点和事件,而且对600年来中国历史的演进,提供了新的解释。《海有丰歉——黄渤海的鱼类与环境变迁(1368-1958)》读者对象主要为历史学研究人员,其次为水产科学、海洋科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船舶装备与材料》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洋工程材料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以船舶装备对材料的研发需求及应用为主线,较全面、系统、通俗地阐述了船舶装备的基本概念、外船舶装备及船用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船舶与材料的依存关系、选材原则、船用材料体系、我国船用材料发展方向与重点等,提出了加快发展船用材料的建议。旨在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船舶装备与船用材料的概况、依存关系及研究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以助推我国的船舶装备与材料技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本书可作为从事船舶装备与材料研究、设计、生产、应用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