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下的主角,是各种鸟和鱼。 它们生存繁衍,它们猎食或被猎食或兼而有之,它们随季节变换而迁徙奔波,它们与其他生物互动共生 一个瑰丽奇妙的海洋世界,一段生命轮回的交响曲。 在核污染水永久危害海洋的当下,让我们回溯过去,认识那尚未被工业大规模污染的海洋原生态环境。
《中国走向海洋》是一本译著,原著者为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专家学者。 近些年,中国在造船、海上贸易、近海能源勘探、捕鱼以及海军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本书将中国作为潜在的海洋强国进行了公正综合的分析评价,回顾了明清以来中国的海洋政策,讲述了当代中国海上转型的情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将中国置于更大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评述,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从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变的案例 从波斯帝国时代到前苏联时代,总结了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该书用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已经转入海上转型阶段,尽管仍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这样的转型证明是正确的,作者们认为这会是中国过去两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非凡事件。另外,本书还提供了几十幅详细的地图以及积极分析框架,从而使读者
本书是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以及中国科协高端科技智库丛书之一,是中国海洋学会牵头组织专家组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全书在回顾海洋科技发展史的基础上,展望了海洋科技发展与助推强国梦的关系,面向2049年展望了海洋资源类型,依据科技预测畅想了未来的海洋生活,就构建起适应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的支撑体系提出了建议。全书图文并茂,语言流畅,观点新颖。本书适合从海洋开发与研究工作的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大学生和研究生参考,以便找到发展方向;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人士也颇具参考价值,可以更好地理解未来海洋;对商务人士和投资者而言,从中也可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热点和趋势,把握未来商机。
近几十年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威胁, 并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自然灭绝的速率比历史上增加了1 000 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龟类等海洋生物面临的灭绝风险正急剧上升, 渔业资源被彻底开发、过度捕捞或耗竭, 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正逐步退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已成为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本书在评估分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力, 揭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并以大连庄河市作为典型案例, 构建不同海域使用类型、利用强度和保护政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
本论文集精选了与海洋文化相关研究领域知名研究学者的学术论文12篇,分为海权思想研究、海洋观念与海洋治理研究、海洋经济与贸易研究、海洋历史研究、海洋非遗研究、海洋文学与海洋意象研究等板块。所选编的论文对海洋文化开展多角度的研究,内容丰富,视角新颖,立论颇有见地,反映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显示了海洋文化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开展海洋文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集适合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和工作者参考,也适合对历史、经济、地理、华人华侨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海洋工程环境(第二版)》以海洋工程环境为主线,重点描述了风、海浪、海流、潮汐、海冰的运动特征和规律,以及它们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作用影响;介绍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基础知识及其分布变化特征:介绍了海岸海底地形、海洋光学现象、海洋声学现象、海洋腐蚀与防护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讨论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与海洋环境及其保护问题。书中还结合新资料介绍了海洋资源及其产业、海洋技术、海洋科学研究发展特点、海洋政策法规等内容,介绍了中国近海海域的地理、地质、水文等特点。 《海洋工程环境(第二版)》适合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也适合相关科技工作者研究参考。
21世纪我国海洋安全面临多元安全威胁,维护海洋安全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社会、海洋军事、海洋生态、海洋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需要综合协调运用国家各种手段来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国家的海洋安全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和科技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就制定长期的、综合的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全面的解析,来统筹和指导我国海洋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特点:《中国海洋安全体系研究》共分九章。全方位地介绍了海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对象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论述全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适用范围:可适用于各大海洋类院校,也可供相关领域研究者阅读。
《中国区域海洋学》是一套全面、系统反映我国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成果,并以海洋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捕述为主的系列专著。按专业分为海洋地貌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渔业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和海洋经济学八个分册。洪华生主编的《中国区域海洋学——化学海洋学》为“化学海洋学”分册,全书共分4篇24章,系统描述了中国海基本化学要素、主要生源要素和污染物的基本特征、分布变化规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中国区域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可供从事海洋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供海洋管理、海洋开发、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全书共有22章,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天气系统、海洋气候、船舶海洋水文气象测报、航海气象水文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船舶气象导航等。本书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和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各类海船驾驶员在气象学与海洋学两方面的要求,既可供高等航海院校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不同航区海船船长、大副、二/三副或引航员的考证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