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认识海洋(插图第10版)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 者 基斯·A. 斯韦德鲁普著 出版时间 20220301 I S B N 9787533492434 定价 120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本书试图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理解秦汉社会对于海洋的认识层次、开发程度和利用方式,也期望能够就此说明中国古代海洋探索史和中国古代海洋学史中秦汉人的贡献。此前对当时的海洋探索、海洋开发,对当时社会的海洋意识,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海洋文化的总体论说,研究还很不深入。此项研究尝试说明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风貌与特色,从而深化对秦汉历史的认识,也为考察中国古代海洋开发史进程及海洋学的历史发展提供学术基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8章,分别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方方面面的知识。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生动,图片丰富,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作为大学海洋学通识教材,为海洋类专业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亦可为大众阅读者打开一扇一窥世界海洋奥秘的大门。
本书试图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理解秦汉社会对于海洋的认识层次、开发程度和利用方式,也期望能够就此说明中国古代海洋探索史和中国古代海洋学史中秦汉人的贡献。此前对当时的海洋探索、海洋开发,对当时社会的海洋意识,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海洋文化的总体论说,研究还很不深入。此项研究尝试说明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风貌与特色,从而深化对秦汉历史的认识,也为考察中国古代海洋开发史进程及海洋学的历史发展提供学术基础。
作者将前苏联学者提出并发展的声学中的“矢量一相位方法”用于研究海洋中环境噪声,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读者会对矢量一相位法的基本理论,该方法与传统的仅仅以声压测量为基础的标量法相比较的优越性,以及矢量一相位法的实质等一目了然。 《海洋矢量声学》中阐述了作者倾注了20佘年心血研制的坐底式和自Eh漂浮式声学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技术;作者借助这些测量系统,对世界不同海域、不同海况条件下的6Hz~1000Hz频率范围的海洋环境噪声场矢量特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独有数据。这些是本书的最难能可贵之处。
本文是作者主持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课题《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研究》(2018XAA036)的成果基础上,结合作者自新时代提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迄今针对海洋问题尤其从海洋法视角研究与海洋强国战略内容有关的部分成果的集成。 其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要义,重点聚焦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运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指导处置我国面临的若干海洋重大问题并结合我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分析,以及我国参与海洋秩序构建包括在制定海洋法新执行协定的磋商和审议进程及争论的焦点,很后指出了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若干特征,以及运用新发展观和
本书集台湾海峡区的海底和海岸地质地貌科学研究成果,简明地阐述了台湾海峡的起源及其沧桑演变的历史过程。书中简述了距今2.5万年以来,全球气候冷暖变化对台湾海峡的影响并因此产生环境的变化。在距今2.5万年以来的全球性的冰期期间,海水退出大陆架区,闽一台之间的洼地成陆时间达1.5~1.6万年之久,当时的古人往来两岸十分便捷。海水再次入侵台湾海峡不过是6~8千年的时间。 本书科学资料丰富,观点明确,论据充足,深入浅出,语言简明,书中有许多创新点采用图片明示,适合具有中等文化的广火读者尤其是全球华人阅读,也可作为地球学科和区域海洋学教学与科研的参考书籍。
为了弥补我国文博事业之不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很久以来,我们~直想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出版一套以真实图片为主的知识读物,让读者既能读到丰富的知识,又能直观地感知客观世界与人类文明。《当代博物馆丛书》的正式出版,实现了我们这一夙愿。《当代博物馆丛书》共分10册,包括《天文博物馆》、《地理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动物博物馆》、《海洋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水陆交通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社会历史博物馆》、《体育博物馆》。这套书以精美真实的彩色图片为主,配以丰富生动的文字,科学系统地介绍自然、社会与艺术知识,展示当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和艺术珍品,描绘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科学家、艺术大师及其他历史人物的生平轶事。《当代博物馆丛书
受风和海流驱动的海冰漂移是极地海洋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显得十分重要但又相当脆弱。作者自1974年致力于海冰动力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海冰预报、海冰遥感、季节性海冰模型等,本书展现了100年来海冰漂移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海冰漂移的问题,从数据分析、海冰运动学等构建了海冰的基本定律,并通过运动方程、二维方程和量级推到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不仅适合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同样适合专业学生使用,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全书共有22章,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天气系统、海洋气候、船舶海洋水文气象测报、航海气象水文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船舶气象导航等。本书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和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各类海船驾驶员在气象学与海洋学两方面的要求,既可供高等航海院校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不同航区海船船长、大副、二/三副或引航员的考证培训教材。
《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新技术》以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为研究对象,从噪音压制及多次波衰减技术、成像处理技术、地震速度场建立技术、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技术及地震处理系统优化等几个方面的方法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新技术》可供从事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水平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我国的海水与苦咸水资源比较丰富,淡化并利用海水与苦咸水是解决我国淡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书由我国水处理技术首席专家高从堦院士领衔编写。在介绍世界水资源概况与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包括热法(如蒸馏法、冷冻法),膜法(如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电渗析),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方法(电容吸附、气体水合物、嵌镶离子交换膜压渗析、溶剂萃取)等的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并介绍了各种水质标准和水质检测方法。本手册以介绍各种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为主,注重实用,从大型海水淡化厂到船用、家用淡化设施,从海岛、陆地的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到救生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