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人类居住星球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1989?1990年,一支由六个国家六名队员组成的国际科学考察队首次徒步穿越了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秦大河为中方队员。本书记录了这次人类有史以来穿越南极活动策划、筹备、训练及实施的全过程,读者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类此次代价高昂的南极穿越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考察队员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科学家精神和友谊,而且可以领略到南极洲的自然风光和绮丽的冰雪世界。根据秦大河穿越南极日记绘制的包含217个宿营地的详细的行进线路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现了这一段历时220天、跋涉5896公里的艰险征程。本书还将穿越过程的精彩章节录制了声音文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扫码听书。
本书以ArcGIS Pro为实验平台,由浅至深、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主要工具及详细操作方法。包括ArcGIS Pro基础操作和空间数据建模与分析,具体涉及空间数据采集与组织、编辑、转换与处理、可视化与地图编制、矢量空间分析、栅格空间分析、三维建模与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建模、遥感图像处理、时空模式挖掘等。含有应用实例,使读者能即学即用、举一反三,进而提高GIS的应用技能。 本书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材、空间分析与空间规划等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GIS应用技能大赛参考书。
R.J.约翰斯顿是英国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所著《地理学与地理学家》与他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为其代表作,在国际地理学界影响颇大。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汉译名著本12)》是系统、深入、全面介绍自二战直至今日英美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潮流的著作,是许多英美大学地理学史课程的选择参考书。对于英美本国的学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将他们原先所知的分散零碎、深浅不一的学科知识,上升为一套彼此勾联、有脉络、有结构的学科史。对于外国学生,除了类似的用处而外,更有一层意义,即在整体上认识英美当代人文地理学。
本书从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出发,以不同圈层内相互作用的自然资源为观测研究对象,依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内涵、属性以及分类,在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的基础上,针对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基本特点,瞄准自然资源结构、数量、质量和作用过程等基本特征,提出模块化方式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观测指标体系的方法,便于快速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观测指标体系,为统一开展自然资源不同要素观测提供指导。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归纳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内涵、科学认识地球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观测研究历史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阐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关键技术;第三部分详细介绍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总体框架,以及利用模块化的方式构建的40个“归类模块”(包括资源数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冰冻圈科学,其内容涵盖冰冻圈组成各要素的形成发育、演化和研究方法,冰冻圈与气候系统其他圈层及人类圈的相互作用,涉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缘政治等热点问题。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下7个二级学科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全球环境挑战下,生态恢复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本书是生态恢复科学和实践的精炼简介,总结了生态恢复领域的最新话题,先介绍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的必要性,然后介绍生态恢复的原理,再针对不同的要素和重点需要恢复的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了立法和资金在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本书适合恢复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学生入门阅读,并能为生态恢复的践行者实施落地项目提供借鉴和引导,具备实操性。
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写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恋地情结》这本书,以人与环境的情感纽带为主题,经由认识人类自身――人的感知、态度和价值观,而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再经由认识环境作为生物的人、社会的人以及个体的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空间(物质)载体,而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生成,是人类不断建构理想人地关系的过程。《恋地情结》开创性地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问题融为一体,并以广博的东西方文化案例成功地诠释了书的主题,从而为人本主义地理学建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和方法论。本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地理学自身,也对同时期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成为西方整个文化领域“空间转向”的重要推手。而他这部深具吸引力的著作在美国也以雄踞畅销书榜长达五周的好成绩,证明它受
地球化学模拟是研究水-岩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实现定量论证地质和环境过程的模型和假说,优化环境治理、能源生产方案,预测地质环境变化等目标。本书由国际上该领域主要学科带头人所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热力学、反应动力学和地球化学建模的理论知识,由简到繁地阐释了化学形态-溶解度、表面络合、反应路径,逆向质量守恒、耦合反应溶质迁移等模型的原理,演示了PHREEQC、The Geochemist’s Workbench TM、TOUGHREACT等流行的模拟软件的应用。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成岩作用、酸性矿山废水、核废料处理、尾矿和采矿废物处置、深井灌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全方位展示了地球化学模拟的实用性。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与人文环境的日记体游记,也是世界上早记述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典籍,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是这部游记为突出的特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这部游记曾被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称誉云:“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论者一般将徐霞客一生壮游行迹分为前、后两期,即名山游踪与万里遐征。本节选本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的编纂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前、后两期游记文字24篇(名山游记占10篇),注释除对地理、地貌与名物、掌故的诠释外,尽量多引用相关稗乘或正史材料,并对某些地名尝试用方志有关著录或清初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来佐证《徐霞客游记》,同时注意引证霞客前人、同时人或后人
本书共十六章,包括地貌过程与模拟,流域水文过程与模拟,土壤地理学与土壤环境,气候变化与气候模拟,城市自然地理学,地球空间环境因素与全球变化,湿地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重金属循环与全球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全球变化,沉积记录与全球变化,城市环境中的纳米颗粒物,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RS、GIS与自然地理学研究,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与模拟,自然灾害过程与风险评估,以及极地与气候变化。
本书梳理了百年来特别是近四十年来我国地理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历史脉络、评释了其中的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 ,前瞻了国外地理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趋势 .综合了我国地理教材发展与变化的基本路径以及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新教材的鲜明特色 .基于学生取向 ,提出了地理教材编写的基本策略和 好教材 的评价准则 .论述了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厘定了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 .依据学科特性 ,揭示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范畴和实现机理 .探索了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学业评价及试题命制的方法 .以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为要旨 ,确立了地理教师关键能力发展的指向 ,并进行了评测实践 .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有许多创新观念与真知灼见,具有引领性、指导性,对地理教育有深刻的启迪、借鉴和指导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作序。 本书能作为地理师范本科生
本书旨在为地理学者深入认识地理学和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为公众了解地理学抛砖引玉。作者们思考了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力图回答诸如“地理学究竟是什么”、“地理学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认识做了什么”、“地理学还将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学的性质和作用,自然动态和社会需求对地理学的促进,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与地理学的关系,社会科学、哲学与地理学的互动,技术发展对地理学的推动,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地理学的前沿领域,地理学的应用领域,地理学高等教育,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追求开发利用河流的合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把尊重河流作为调整人与河流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从而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立足人类可持续发展,赋予河流生命概念,在辩证认识人河关系的基础上,树立河流生命价值观,承认并尊重河流的基本权利,建立善待、善用、善治、善享的道德准则,明确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的要求,明确人类的责任义务,提出行为规范体系与道德约束机制,并基于中国一系列开创性治水实践,建构了河流伦理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本书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原理与方法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涵盖土壤微生物学科的常规研究方法与新型实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设置与常规操作、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处理;土壤微生物的计数与分析、鉴定与保藏、多样性分析、生物过程测定、原位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应用技术等。 本书既是一本工具书,也可作为实验教学参考书,可供从事土壤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参考。
村镇规划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阶段特征、问题分析和趋势研判,结合案例分析传统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存在的不足分析,当前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基于全国村镇调研和分区研究成果,结合不同气候区、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农作特色,制定分区域的 普适性 差异化 的规划导则体系,包括设计准则、技术指标和评价标准;呈现不少于60个规划设计示范项目成果,5个建成示范项目成果;提出规划实施管理的之策导向和策略机制。
本书编写团队深入黄河源一线,在海拔4000-5000米的严苛环境下组织多次专业细致的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黄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原真保护意义和独特文化传统等具有代表意义和传播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从高原地景、湿地水文、生物多样性、人文传统和国家公园试点创新的角度,带领读者走进国家公园。 这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以来,*本以具体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为对象,运用国际先进的环境解说的理论方法,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的形式、方法的一项具有行业示范和探索意义的工作。也是我国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来,*本针对自然保护地如何开展环境解说和宣传教育的专题出版物。对于推动我国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行业发展,特别是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展专业环境解说和自然教育工
本书以北京山区典型小流域和海河上游山区为主要研究区,探讨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为主的环境演变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过程与机制。此外,本书还基于模型对植被变化下的径流过程以及不同尺度流域生态水文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评价不同尺度流域生态水文要素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为华北地区的流域生态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依据。
班克斯是英国启蒙运动时期*影响力的博物学家之一,是迄今为止任期*长的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依托皇家学会等学术机构,成功地将科学尤其是博物学推销给了王室、政府和东印度公司,极大地开发了科学的实用性,从而使科学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博物学方面,班克斯的主要成就是建立起了一个全球性博物学网络,从认知和实作两个层面将博物学与大英帝国联系起来,构建起小科学时代的大科学发展模式。本书全景式回顾了班克斯的帝国博物学之路,从中可窥见博物学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适合博物学、历史学爱好者阅读。
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水体、土壤与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地理综合体,同时兼有水陆两种系统的特点。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同步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其独特的生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本书系统阐述湿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全面汇总和梳理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研究进展,并总结当前我国湿地生态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同时详细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功能、生态过程、演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和生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等;并提出针对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展望。本书可供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及湿地科学的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从事湿地保护的管理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