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原书经多年、多版本的磨砺沉淀,已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自然地理学经典权威著作,兼具高端地理学科普特点。自原书英文版(第1版)出版发行以来,影响力和知名度遍及各大洲, 而且已有韩文版等其他版本译著先后问世。本书以地理学要素为开篇,以独特的编写结构对最新学科前沿动态及科技成果进行全方位系统展示。 本书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及高校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地理学知识科普体系。全书分为“大气能量系统”“水、天气和气候系统”“地表-大气的界面”“土壤、生态系统、陆地生物群系、地球资源与人口增加”四个部分,逻辑清楚严密,除了介绍每个人需了解的自然地理学科普知识之外,通过“地学报告”等栏目设置,以及在线测试资源和数字资源下载,为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得本书将成为学生和教
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0 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抱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
46亿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地质进程,伴随着地球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生命从无到有并不断演化。这些生命形式适应并改造着生态环境,逐步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多样性。每一次地质事件都对地球当前的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6 章18 个小节,这18个小节分别对应于18个主要的地质时期,每个小节都对一个地质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翔实的介绍。本书还在最后对现代地球及生物圈的演化方向进行了总结。 本书的每一章都由该领域的资深学者执笔,使得这部巨著能够清晰和全面地展现我们地球的非凡历史。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 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 看见 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地学学科发展的前沿,本质上是地球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转型。本书选择了既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又能反映我国优势的三大方向展开:①重新认识海洋碳泵;②水循环及其轨道驱动;③东亚-西太的海陆衔接。地球科学的传统理论往往带有地区偏向,本书力图从国际学术前沿和我国自然条件特色的交会点出发,结合我国近年来涌现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找出学术上的突破口,从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提出相关研究方向部署和调整的建议。
本书是一本关于黄河的综合性、系统性著作。全书分为九篇,共二十七章。以黄河约3亿年的地质地理史开篇,讲述了现代黄河面临的水资源、洪凌泥沙、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势与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工程方略,包括黄河干流水沙综合调控的七库骨干工程体系,作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流域绿色水电能源开发以及对未来智慧黄河的憧憬,还从历史文化视角探讨了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为读者图文并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黄河过去、现状与未来。本书内容突出黄河的新变化与高质量发展,集自然、人文、科学、技术、工程为一体。
本书是著名湿地科学家William J. Mitsch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历史上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利用和湿地科学,以及一些国家和组织对湿地的定义,湿地在全世界分布的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包括湿地的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湿地的植被和演替;第三部分从地理分布、水文地貌、土壤、植被、消费者、生态系统功能等几方面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第四部分介绍了湿地的分类体系、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和管理,以及与湿地相关的法律和对湿地采取的保护活动;第五部分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湿地与气候变化、湿地建造与恢复、湿地对水质的净化。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全面论述了数量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数量生态学的概念和重要分析方法的计算过程,对多种新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数量生态学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数量生态学的发展概貌和最新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我国数量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全书共12章,分别介绍了取样与群落特征、数据处理、基础分析方法、种-面积关系、物种多度格局、物种多样性、种间亲和性、生态位、排序、数量分类、空间格局分析、植物群落的演替等。书后还有4个附录。
本书立足学科前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论述地理学发展态势与前沿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总体发展态势、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论述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地理系统模型模拟等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任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和优先研究领域。全书紧扣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力图从学科发展战略层面展现当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方向,以期服务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由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两篇组成。篇重点论述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形成的自然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国植物区系特征,中国种子植物属15个分布区类型及其35个变型的地理范围、区系组成及发生发展等,提出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划分出四大植物区,并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篇重点分析影响中国植被形成和分布的自然地理要素,修订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植被区划及其划分原则和依据,划分了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对主要植被类型的基本特点和八大植被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及植被组合作了较详细论述,后探讨植被地理学理论在诸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响应。
本书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编写、发布,是自然资源领域负排放技术新进展的一份共识研究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提出,负排放技术应被视为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在人为排放消除之后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才采取的方法。在这一前提下,本书从效益、成本、潜在规模、风险等方面评估了六种二氧化碳去除和封存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商业可行性方面最主要的阻碍。此外,本书也论证了每种负排放技术的研发计划及实施研发计划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部分对美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去除和封存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了一份综合性研究建议和优先事项。
本书原著被称为 一生的东西 ,指只要是从事生态学研究,都有任何时候需要放在手头的参考书。从一版至今已经有20余年,本书一直是本领域世界性的标准参考书,囊括了从生物个体的基本生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保育等广泛的内容。第四版修订和更新的内容包括:?应用生态学的三个全新章节,介绍了如何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处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750多个*研究的讨论,全面更新了全书?人性化的页边注与每一章的小结,便于读者学习?专题网站: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begon?《生态学》易于使用,阐述简单易懂并与时俱进,所有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应用生态学家都应将本书作为重要的参考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 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的《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 1版)(精)》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 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 可读性,读者通
【全3册】这里是中国
基于中国数字地貌类型、遥感影像、DEM、ICESat、地质、土地利用、气象和水资源等多源数据,《新疆地貌格局及其效应》深入研究了新疆地貌特征、地貌格局及其效应。在新疆地貌特征上,分析了新疆地貌的形成条件与演化机制,从形态特征、地貌成因和图谱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新疆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新疆数字地貌类型研究了新疆地貌的区划方法,并划分为地貌区、地貌亚区和地貌小区3个等级。在新疆地貌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分析了新疆主要盆地和各大山地的地貌格局、区域地貌差异性、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在新疆地貌效应的研究上,以赛里木湖为实验区,研究了湖泊面积增长与天山山脉供水冰川退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疆典型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关键气象因子的响应;基于地貌特征与水资源分区分析了新疆的耕地资源变化及差异情况,并对新
本书系《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第一分册,也是本系列专著的综述。由郑度院士主编。内容包括5篇21章。第一篇,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概述。综合分析了中国自然环境的主要形成因素。分章阐述了气候、地貌、海洋、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第二篇,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论述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方案与系统。第三、四、五篇,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综述了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发展方向、治理途径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书中附有丰富的图表资料。
深渊,又称海斗深渊或超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m的海沟和断裂带区域。受探测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目前对深渊区域的了解十分有限,它代表了海洋科学中最后的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深渊科学专业书籍,在介绍深渊基础知识的同时,阐述了深渊背景下奇特的地质、环境和生命现象,以及发生的过程及机制。
本书是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项目。书中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民族地理问题。全书共8篇67章和附录。其中,整体的民族地理研究分布在、二两篇,论述了民族的人种及其地域结构、民族起源与演进的时空格局、民族演进的地理基础以及民族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56个民族地理的研究分布在第三至六篇,详细阐明了民族渊源的历史地理、体质人类学特征、社会文化地理(语言、文字、服饰、习俗、饮食、民居、信仰等)、人口地理等。跨地域的民族地理研究,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地理和跨界民族地理,分布在第七篇的两章中。回顾了华侨华人的形成及其现代分布,介绍了华侨华人聚落及其文化景观唐人街;跨界民族的形成历史,跨界民族结构及其跨界史等。民族地理分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分布在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分为历史文化篇、专题文化篇和区域文化篇共三篇十九章。历史文化篇包括至第七章内容,着重从中国地理环境分析其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文化方面的联系;专题文化篇包括第八至第十一章内容,论述了中国语言、宗教、民俗和建筑文化;区域文化篇为中国各区域文化概述,包括第十二至第十九章内容,分别阐述了中国文化分区原则和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7大文化区概况。本书特色在于有历史文化部分、专题文化部分和区域文化部分。这与其他文化地理著作有不同之处。它表现了地理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区域的分布,表现了与地理环境有关联的那一部分文化,而不包括文化的所有方面。
本书是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辽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水生态特征、一至四级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和功能区特征。针对一至四级的每个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总结了其行政区范围、自然地理背景、水系特征、土地利用背景、社会经济特征、生态功能、服务功能、水生态特征、水生态健康及水生态保护目标。本书对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流域规划、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