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随着地理学在各个国家获得显著的发展,人们对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的性质和目的等等的有关问题,日益发生了兴趣。《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哈特向继《地理学的性质》之后的又一著作,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是地理爱好者的必*书。
加拉帕戈斯,查尔斯 达尔文称之为 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世界 ,水手把它称为 Las Encantadas ―― 迷人的岛屿。它位于东太平洋,跨越南美洲西海岸的赤道,是热带地区*原始的群岛。加拉帕戈斯远远不只是地球上的野性天堂,它还是科学*重要的地方之一,经常被成为 演化的实验室 ――岛上的雀鸟启发了达尔文提出了 自然选择 这一革命性的理论。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作为全球生态旅游点等关于群岛的鲜活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此外,他还描述了在加拉帕戈斯发现的生命形式的生动形象,以及令人惊叹的景观。*后,尼科尔斯还透露了群岛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这些挑战必须要不断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才可以成功。尼科尔斯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完美地编织在一起,从而表明加拉帕戈斯的故
随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的多样化,学术界对该学科的兴趣与日俱增,更加关注学科方法和哲学基础;同时,该学科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受数量比和系统论的影响,也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然地理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环境过程、景观演变、年代学、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和学科应用。《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对此类国际学术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技术途径;展示了自然地理学家对塑造自然地理学学科形象所作的贡献。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主要以年代为序分成三大部分:*部分涵盖了1850 1980年的学科发展情况,回顾了自然地理学从奠基到近期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考察了该学科近今的各种研究途径。第三部分展望了该科学在新千年的发展趋势,特别关注在全球尺度和文化层面上的创新之路
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属于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理化性状、矿产分布、资源禀赋、生物群落、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监测及社会经济领域有着特定地域分布特征现象的空间统计学范畴。本教材主要介绍地统计学在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以及对空间数据进行**无偏内插、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中的应用。读者通过学习本教材,可以掌握基本的地统计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借助地统计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利文斯通使用众多地方科学实践的历史素材,将科学知识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作了基本的阐述。首先将目光放在了科学实验得以进行的一些特殊场所 ――实验室、博物馆、植物园,然后是普通一些的地点,包括像咖啡馆、教堂、船舱、收容所这样的地方,甚至是人的身体。从所举的每一个例子中, 他都向我们阐明了地方因素如何给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接着,他向我们讲述了,从区域的角度看,乡土文化如何塑造了科学工作本身,以及反过来,在本地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中,科学实践如何发挥了一种工具作用。进而,利文斯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审慎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科学理论,随着它被接受的地方的不同,将有不确定的基本内涵。 *后,他通过检验科学的非同寻常的机动性,以及它在全球传播的五花八门的方式,而得
本书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聚落结构的综合性理论。认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聚落)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该理论成为后来众多地理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照模型和出发点。
西安可寄托怀古情思。青砖连绵的城墙,将人迅速拉进沧桑的氛围。古城中心,檐角飞扬的钟楼上空,燕子盘旋飞翔,夕阳正好时,华灯已初放。走在斑驳日光下的坊巷,说不定,恍惚间就看到了旧时的长安城。西安也可点燃味蕾。回坊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的餐馆依旧可见从前的大碗,时髦的陕菜餐厅则不断涌出新创意…… 本书是一本介绍西安的旅游指南。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3版)》共10章。首先,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及时间地理规律,其中,空间地理规律主要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组合规律;时间地理规律则主要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成因、发生、发展、演替和变化规律;其次,探讨了区域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再次,探讨了局地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土地类型学,重点研究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的原理和研究方法;第四,系统介绍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主要涉及土地变化科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第五,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魏延昌地形志》是清代著名学者张穆所撰著的北魏断代地理志。因张穆过早去世,《魏延昌地形志》未及终脱稿出版,稿本几经易手,后失散,仅存目录一卷,司州三卷。这些遗稿不仅是研究北魏地理问题的重要参考,也是研究张穆本人的学术思想的难得资料。《 魏延昌地形志 存稿辑校》为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安介生先生对《魏延昌地形志》辑校整理、详细注释,力求为学术界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也为北魏及沿革地理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参考。
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文?赫定结合自身多年探险经历与历 其他 探险家的事迹,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勇敢地挑战自然、探索未知区域的画卷,在人类立足地球、放眼太空的 ,这样的经历和探索精神依旧值得回味。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斯文?赫定从欧洲一路往东,横跨亚洲大陆到达中国、日本,穿越沙漠,翻越高原,登上冰山之巅,九死一生的丰富经历,还可以看到对他产生影响和激励的先行者哥伦布、利文斯通、斯坦利、富兰克林、沙克尔顿等人在 各地的精彩故事。 本书曾经在瑞典作为青少年的教科书,与 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诞生于同一时代,既是供青少年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的简明读本,也是了解斯文?赫定经历和人类探索地球历史的 性读物,既有生动的人文地理描
书号:9787573814722 书名: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 定价: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民族志》第一卷的长篇导言,探讨的主题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二是拉采尔晚年(1901年)发表的长文《生存空间:一项生物地理学研究》,这篇长文通常被视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