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深绿思想,在西方环境意识形态和环境运动中影响很大。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生态哲学开始从浅层向深层的转换,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西方激进环境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然而,深层生态学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基础上,如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及权利、生命平等、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等,深层生态学并未给出详细的说明;在生态实践上,如荒野保护、国际公正、生态乌托邦、反人类、生态法西斯等,深层生态学也未能作出有力的回应。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从理论到实践逻辑一致的思想体系,是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需要做的一件为紧迫的事。《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由雷毅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工作的成果。
念青唐拉山藏东神湖巴松措与318国道最美景观大道上鲁朗生物多样性的全景展示,TBIS历时两年野外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系列丛书中重要的一册。500余张精美生物与生境图片,来自一线生态摄影师的杰作。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更增加“藏东南人考察”环节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纪录人文生活图景。从家居生活到故事传说,是了解藏东南民俗生活与现状的读本。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不仅仅是一本生物观测手册,也是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读本。
深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深绿思想,在西方环境意识形态和环境运动中影响很大。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生态哲学开始从浅层向深层的转换,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西方激进环境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然而,深层生态学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基础上,如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及权利、生命平等、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等,深层生态学并未给出详细的说明;在生态实践上,如荒野保护、国际公正、生态乌托邦、反人类、生态法西斯等,深层生态学也未能作出有力的回应。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从理论到实践逻辑一致的思想体系,是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需要做的一件为紧迫的事。《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由雷毅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工作的成果。
Andrea Belgrano、Ursula M.Scharler、Jennifer Dunne、Robert E.Ulanowicz编著的《水生食物网--生态系统途径》凝练和综述了水生食物网领域的主题,即结构与功能、检验食物网理论和食物网稳定性及多样性,探讨了食物网研究的各有关方面内容。随着高效、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基础不断退化,与食物网的功能、稳定性及其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影响相关的理论和自然保护的诸多理论,在现今及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属热门主题。希望本书能为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今年是国际的昆虫学家陈世骧院士诞辰110周年。为了纪念陈先生对我国乃至世界叶甲总科的系统学研究做出的贡献,作为他亲自创建的叶甲研究团队和后学,我们对自"TheChrysomelidae(Coleoptera)ofChinaandKorea"(GressittandKimoto,1963)以来到2014年50年来中国叶甲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修订。《中国叶甲》仅包括狭义的叶甲科,即仅包括叶甲亚科Chrysomelin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和跳甲亚科Alicinae。该书《中国叶甲》共记录了叶甲科3亚科260属2304种(亚种),其中:叶甲亚科36属397种,萤叶甲亚科124属1054种(亚种),跳甲亚科100属853种(亚种)。与"TheChrysomelidae(Coleoptera)ofChinaandKorea"相比,五十年来,叶甲亚科原纪录28属191种(亚种),现增加了8属206种(亚种);萤叶甲亚科原记载了94属527种(亚种),现增加了30属527种(亚种);跳甲亚科原纪录63属310种(亚种),现增加了37属543种(亚种
《物种源始》是达尔文的名著ON THE ORIGIN OFSPECIES(1859)版的中文译本。版的《物种源始》是最被认可的原著版本,因为这是达尔文尚未受到质疑和责难之前的著述,思路清晰、简明有力地阐述了达尔文的原始观点。 书中讨论了育种学、生态学、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现象,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物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伴有修改的代传”而发生变化。达尔文研究生物在家养状态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出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在“为了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