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糖类(聚糖)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涵盖了糖类的化学结构、糖基化过程、生物合成与代谢、主要糖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进化与发育、生理与疾病中的聚糖、聚糖识别的基本原则、聚糖结合蛋白的结构、聚糖检测的主要方法及结构分析、糖生物信息学与糖组学、糖基化工程、生物技术与应用中的糖科学等前沿内容。本书章节编排合理有序,对基础概念与术语均进行了合理标识,文末罗列延伸阅读、词汇表、学习指南和附录等内容,便于读者学习查阅。
《中国海洋鱼类(套装上中下册)》是一本关于中国近海海洋鱼类分类学和生态学方面大型工具书,为我国海洋鱼类多样性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海洋鱼类(套装上中下册)》收入盲鳗纲、头甲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共计47目、313科、3090种。 《中国海洋鱼类(套装上中下册)》采用全新体例,采用J.S.Nelson系统编制分类检索表,每种鱼均配有原色图照和简明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区系分布、体长大小及渔业意义、是否有毒、珍稀濒危等文字介绍,具有高的学术价值。
章静波、刘星霞编写的《简明干细胞生物学》为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教学用书。全书以干细胞为中心,介绍其生物学性质、操纵以及利用。本书编写过程中强调知识的新颖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具体体现在书中反映了当前生命科学中这支发展为快速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书中如实告知了干细胞为什么可保持其不对称的分裂、微环境是怎样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等尚未解决的难题。 本书有几章专门介绍干细胞培养的技术,如胚胎干细胞的培养、iPS细胞的建系、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实验等。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医学基础等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材,可供希望学习与掌握有关干细胞知识与技能的生物学与医学的硕士生、博士生、高年级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人员以及对实验室科学感兴趣、更想让干细胞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医生们参阅。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是针对植物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在野外考察、实习和旅游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需求,邀请全国各地植物分类学专家、特别是青年学者编撰一套常见野生植物识别手册的口袋书,每册包括具有区系代表性的地区、生境或类群中的500~700种常见植物,每种精选原创美图加配精炼的文字描述,物种按照社会公众读者的习惯进行精心编排以便查找物种,为读者识别植物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检具科学性和可读性的博物图书。北京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69 科898 属2088 种及171变种和亚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63种,裸子植物7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33科720属1401种。本册精选北京地区常见植物127科565属1221种,每种配以生态照片、关键特征形态描述和相似种对照,详尽体现每个种的识别要点,可以为高校师生、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北京及华北地区野外
本书编译自Richard B.Primack编写的Essenti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Fifth Edition),系统阐述了保护生物学的范畴、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布和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引起的物种丧失和灭绝,种群和物种水平的保护,生态系统和景观水平的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书内容丰富、知识系统、逻辑合理、层次清晰。原著已经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出版,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保护生物学教科书。
本书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的基本建模思路、理论研究方法、数值实现方法。同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物动力系统中存在资源有限现象的必然性,以及资源有限在种群动力学、传染病动力学、生物资源管理、有害生物控制等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非线性因素对固定时刻脉冲、状态依赖脉冲、Filippov切换系统等非光滑系统的影响。为了方便读者和本书的完整性,本书还给出了基本的数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数学、生命科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和公共卫生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生物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生物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学习数学建模的科研人员参考。
合成生物学作为认识生命的 钥匙 、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实现生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编辑,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促进生物技术迭代发展,成为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经过20余年的发展,合成生物学领域已取得系列突破,创新应用逐步实现。近年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伦科学、伦理和治理上的问题和挑战。在科学的维度,合成生物学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学科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形态,其科学特征以及学科体系的基础仍需要进一步说明和澄清。在伦理和治理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引起许多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如是否应该合成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是否会带来分配的不公正、是否有适当的制度来管理这些技术,以及公众如何、何时参与这些决策。《合成生物学:科学、伦理
生命科学各个层次的研究以及各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无不以生物进化的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又同时吸收与综合生物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现代的进化论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进化的原因、进化机制、进化速率、进化趋向、物种的形成和绝灭、系统发生以及适应的起源等内容的进化生物学。 《生物进化(重排版)》共十四章,从几个不同层次上展开介绍:首先,从认识地球生命开始,进而阐述进化概念,追溯进化思想和进化学说发展历史;接着从两个方面阐述进化过程和进化规律,即一方面从时间向度上阐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从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阐述进化规律;同时又从生态系统角度阐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协同进化规律;*后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人类
对生态系统和有机体来说,增长与发展的概念都适用。依据生态网络结点之间的竞争性、连接模式和相互作用强度,对生态系统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上升性指标来统一量化系统的增长与发展。与传统的新达尔文演化理论研究截然不同,“上升性增加原理”指明了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的生物医学概念,深入探讨组织缺损的不同类型和原因,以及各种组织修复方法,为读者呈现组织修复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真实临床案例,同时介绍该领域中的创新技术。章节安排:1.引子:拼图的奇妙之旅;2.理解组织缺损:3.原因和影响;4.魔法工具箱:不同部位的缺损修复方式;5.生活中的奇迹:患者故事(真实案例);6.未来前沿:医学创新和研究;7.结语:修复拼图。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生物医学专业人士、医学学生、患者及其家人,以及对医学和健康领域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本书的首要主题是特长背后认知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特长在大脑里的实现方式。特长的表现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原理则是相通的,无论我们探讨的是放射学、 象棋还是网球。本书也围绕着这三个领域组织,因为它们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方式——一般先感知世界(知觉)和理解世界(认知),之后作用于外部环境(动作)。放射学是典型的知觉特长,这种特长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感官。除了放射学专家之外,在第2章我还将探讨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觉专家,从品酒师、调香师到触觉能力高度发达的盲人。知觉在 象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要成为高手还要有想象能力和在内心掌控各种策略的能力。第3章介绍认知特长,特别探讨棋盘游戏专家、超常的记忆大师、杰出的心算者和的士司机。接下来的第4章探讨动作特长,包括运动、音乐和涉及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