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作的科学通识经典,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维持和延续,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现象。书中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等概念,解释生命体如何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其有序状态。薛定谔还头一次提出了 遗传密码 的概念,并运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引导后世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直接启发了 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配套用书。学习指导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按第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和顺序编写。全书共26章,每章由“目的要求”“教材精要”“强化训练题”以及“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针对每章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强化和详尽地解答。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对生态系统和有机体来说,增长与发展的概念都适用。依据生态网络结点之间的竞争性、连接模式和相互作用强度,对生态系统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上升性指标来统一量化系统的增长与发展。与传统的新达尔文演化理论研究截然不同,“上升性增加原理”指明了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
追随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的脚步,作者在书中以轻松的笔调,配合科学实例,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发育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进化随时在发生并且可以计算,亘古以来的生物皆拥有共同的“不朽基因”,如何从“化石基因”看出环境变迁和生物进化,为何进化不断重演,人类和其他生物如何进行进化上的竞赛,生物如何从简单变得复杂。书末以历史证据辩驳“神创论”,并提醒我们,人类正在改变地球的未来。《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是一个宝库,里面充满了关于进化过程如何塑造出人类和世间万物的全新知识。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生活故事或游戏,把看似枯燥或高深的数学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引导读者打破解题常规,学会变换角度思考,产生特殊洞察力,出现“阿哈反应”。
本书从生命科学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实际出发,结合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院校)的客观条件,为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及动手能力,从而强调生物显微技术的教学和实验训练而编写的。本书从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史、显微技术的基本设备使用、显微切片技术、显微荧光染色技术、显微操作技术、显微摄录像技术六方面较为全面地讲述了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本书增添了显微操作术、数码成像等新内容。经过作者教学实验证明,本书是一本比较符合普通高校目前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需要的生物显微技术读本,可作生物学实验室手册或工具用书。
本书以自组织理论为新工具,在整合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以结构特征尺度外推为核心的“统合生物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生物学框架体系:扩充原有生物系统谱的等级层次,提出等级层次系统的二级结构,从而把从分子到全球的所有层次的系统放在一个周期表中。基于生物系统周期表发现了两个新层次系统:①城市与周边控制区域已经偶合为“城核生态系统”,包含有生态核、生态器和生态质;②原来属于集合性质的生物圈概念提升到全球系统,发展Gaia假说为全球系统内稳态调节机制,使其具有生物学的机制支持。书中还对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一些问题和概念进行了质疑和梳理,目标是提出一个可推理的逻辑体系。 本书还仅仅是一个纲要,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我们将目前能够理出的问题和小块的假说理论先展示出来,以便更多的同行能够共同思考
库鲁病之谜、奇妙的CT、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世纪瘟疫艾滋病、疯狂的幽门螺杆菌……《异种(100年来富传奇的生命科学发现)》是一部有关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笔法幽默风趣,通俗明了,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希望通过充满惊奇和感叹的阅读之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收获一双在科学的领域里自由翱翔的翅膀!《异种(100年来富传奇的生命科学发现)》的作者是邢志华。
这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的一本论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1931 1942年间的6篇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洛伦茨早期研究的资料。这些早期论文充满创新的观点和大家感兴趣的评论,论及了鸟类的特异性本能行为模式、不同的鸟类伙伴形式(父母伙伴、婴儿伙伴、性伙伴、社会性伙伴、同胞伙伴)等有趣的话题。即使对非专业读者来说,这些文章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读的。
本书介绍一些概率论基本知识,比较系统地介绍处理生物科学观测数据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协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及其所依据的统计学基本原理,本书基本概念清楚,一元统计內容较为全面,实用性强,各章均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练习題,以利于教学及读者掌握书中介绍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和实践的总结,可作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生物统计课的教材,以及农林、医药高校生物统计课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生物工作者参考。
县域经济是国家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在生态资产评估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特殊的生态脆弱县——石林县进行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资产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出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提出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体系。同时,进行了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法评价,并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异同和特色,总结出揭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友好重要性的指标体系,使之能够指导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促使社会以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经济的*化发展,以便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永恒规律,变化的结果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事物的消亡。无论是什么,事物总有消亡的一天,什么都避免不了这个规律。而生命却可以通过两种能力: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自我复制来减缓消亡和延长寿命。而拥有这两种能力的事物不只我们所认识的生物。或许生命的范畴比我们所认识的还要大。另外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生命要不断进化。当生命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其机体的进化或许已经停止或者变得非常缓慢(比如人),但生命适应环境的行为却没有停止,而是变得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进化的概念也许也比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范围要大。 作者从其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此作为世界观而引申出作者对什么是生命和什么是进化的新认识。希望以此书为读者开阔视野对自然科学带来一些启发和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