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提供大量实践性信息,帮助学生实际操作或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列举实例,强调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展示了人体的结构及功能。 本书编排设计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益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各章先确定主题,再引出解释和说明,随后以启发式问答展开探讨。还附有临床、发育和人体动态平衡过程的相关知识点。各章末的复习题和答案有助于学生的应试。本书采用大量透视图和流程图直观地表达解剖结构和生理过程。章末附关键的临床术语。
植物病毒学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农学、森林保护及其他农林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专业课,属基础理论性强的应用科学。近年来,随着植物病毒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基础理论、研究方法都已经更新,亟需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整理。本教材是对前辈们编写的植物病毒学内容的传承与完善,汇总了植物病毒的基础知识、病毒基础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病害的流行与控制等内容,同时附带数字资源,旨在编制一本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新型教材,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当前植物病毒学教学的需求,也为今后从事植物保护、农学、园艺、森林保护等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参考教材。
冯丽春、沈卫德主编的《蚕体解剖生理学(新世纪蚕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系统阐述蚕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全书共15章,介绍蚕的生活史及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蚕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蚕的消化与食性、物质代谢、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丝物质合成、生殖发生、生长发育、蜕皮变态及滞育等生命活动现象及生理调节机制。在吸取已有教材精髓的基础上,尽量将本学科的研究新成果、新进展融入其中。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蚕学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昆虫及蚕业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生理学实验教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教材)》(作者苏莉芬)是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国内较先进的Pclab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后,为适应教学内容的变化重新编写而成的。全书分总论、生理实验系统软硬件结构和生理学实验项目3个部分。其中实验项目部分包括35个实验操作,每个实验均详列实验项目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用品、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思考题。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叙述详细,通俗易懂,适合于医学院校采用Pclab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医学生生理实验教学之用。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 定价 120.00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开本 16开 作者 孙继松 ,戴建华,何立富 等 页数 ISBN编码 9787502959173 内容介绍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中国强对流天气预报手册》从形成强对流的基本条件入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与强对流天气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热力不稳定理论、动力不稳定理论及其分析应用方法,揭示了不同强对流天气现象对应的典型探空特征、风暴尺度上热力、动力学结构上的差异等,既有物理概念模型,也有大量的天气实例分析。《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中国强对流天气预报手册》还从
所谓的“ 发性气旋”(explosive cyclone),也有 称其为“气象 ”(meteorological bomb),具有短时间内中 气压迅速降低、气旋强度急剧增大的 点,目前国内学术界系统地开展 发性气旋研究工作的甚少。 本书共6章, 先介绍了 发性气旋的定义,回顾了 发性气旋的研究 ,给出了考虑风速影响的 发性气旋的新定义。另外还对1978年以后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7个 的 发性气旋个例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先以“半球”为空间尺度,分别介绍了发生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上的 发性气旋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移动路径等统计 征;后以“洋盆”为空间尺度,分别介绍了发生在“北太 洋”和“北大西洋”上的 发性气旋的分类、季节变化等统计 征。 后聚焦到西北太 洋海域,分别介绍了发生在渤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上的 发性气旋典型个例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