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中海量的生物数据,分别从微阵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和构建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等角度,系统介绍机器学习、统计学习及各种智能算法在生物信息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机器学习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重心集中在观测和探索生物现象,以及建立统一的形式化的模型对生物学现象加以阐释。本书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典型的癌症诊断模型、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3 个研究方向展开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方法的分析与研究,为生物信息学方向的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知识,也为相关研究人员在相关方向提供了参考信息。
《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图文并茂的介绍中国的常见的化石,内容包括什么是化石、如何寻找化石以及地质年代,全书重点介绍了中国有名古生物化石群、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亚门化石、植物化石、遗迹化石等,并提供详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5河源国际恐龙学术研讨会14篇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中生代的地层,中生代的爬行动动(恐龙、翼龙和鱼鳖类),以及应用于化石研究的新技术。 本书可供地质古生物专业研究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以参考。
本书系统总结了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翼龙类化石。全书共分8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关于翼龙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中国翼龙类化石产地的地层情况;第3章对中国迄今为止发表的翼龙属种进行逐一分析,修订了某些属种的特征;第4章运用支序系统学方法,分析了翼龙各类群之间的关系;第5章简单介绍了翼龙的软组织及其印痕化石;第6章介绍了翼龙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征;第7章介绍了中国翼龙类的地理分布和地质时代;第8章介绍了中国翼龙类化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本书可供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博物馆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无
重庆古生物化石研究历史悠久,取得了辉煌而瞩目的成果。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遗产,向我们展示地球过往的印记,让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演化及 替, 好的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根据以往古生物化石调查及研究成果,梳理总结重庆古生物化石,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我们 加了解重庆的古生物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解读,使我们学到 多的远古生命知识,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呵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古生物学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的编写是在全面、深入的文献调研基础上进行的。在编写工作中,各专题编写专家充分认识到开展古生物学科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力图做到内容比较全面,阐述比较深入细致,选材翔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