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古生物研究者和化石爱好者撰写,是一本图鉴,也是一本寻找化石指南。基本囊括了所有化石种类,包括植物、珊瑚和海绵、棘皮动物、腕足动物、节肢动物与笔石、软体动物、脊椎动物、痕迹化石,共收录190余种。每种化石均有图片,并配有详细的尺寸、时空分布和化石故事。本书为读者讲解了化石的基本知识,如何为化石、话是如何形成、化石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石推断古生物年代。对每种化石进行介绍时,突出实操性,这一点无疑使得本书可以作为野外观察手册使用。在科普的同时,也令读者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时间对于生物的精雕细刻。
《古菌?生命的奥秘》是由张传伦教授主持撰写的专门介绍古菌的微生物学领域科普教材。古菌,虽然和细菌、真核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的三域系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出版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把深奥晦涩的科学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给大家。本书由浅入深,将今论古,从古菌的定义、特征、培养至古菌在地球化学上的应用概述了国内外学者30 多年来对古菌的研究,从古菌与地球共演化谈到古菌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全书以基础知识为主,穿插介绍国内外古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以较好地为初涉古菌领域的同学和科普爱好者提供帮助。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一个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中生代时期(距今约 2.52 亿 ~ 0.66 亿年)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河湖纵横,为恐龙等各类生物的繁衍生息,以及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形成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新疆地层出露完整,化石丰富,为研究我国北方中生代地质与生物演化提供了一个理想场地,也成为 一带一路 沿线及相关国家的地学家们长期关注的地方。20 多年间,古生物学家孙革和莫斯布鲁格率领的中德合作科研队在新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合作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如首次发现迄今的侏罗纪恐龙 新疆巨龙 、迄今规模的鄯善侏罗纪恐龙足迹群、早三叠世水龙兽、侏罗纪准噶尔兽等哺乳动物新组合、新疆龟新种、郝家沟晚三叠世植物群,以及对新疆中侏罗世白杨河植物群及沙尔湖植物群等开
本书为了满足高等院校古生物地层学专业和地质类专业的教学要求而编写,以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本书共七章,介绍主要微体古生物门类有孔虫、介形虫、牙形石、硅藻、孢粉、沟鞭藻及疑源类,系统阐述每个门类的基本形态构造、分类、地史分布和演化及古生态,增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新成果,介绍其研究意义及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各门类化石的样品采集和处理分析方法。
本书为科学哲学方法论的经典之作,阐述了关于科学说明逻辑中的有关问题。
本书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农业和医药工业上的。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各分支领域的进展和实验技术,并列举了许多操作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十二章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潜在价值,具有较高的前瞻性。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学者在植物细胞工程领域的贡献,许多研究方法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适合于我国的具体情况。本书也引用了大量的国外文献,以供读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时参考。本书可供植物生物技术和育种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农业院校的医药、农业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中国的古生物学已经走过近百年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3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深刻地改变着古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大大促进了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在中国,该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在区域地质调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探索生命起源与演化,以及在保护地球环境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回顾我国古生物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学科发展的历程,总结成长和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认清中国古生物学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保持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活力,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本书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力图对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作出较完整、较系统的梳理,综述学科形成发展的重要历程,展示中国古生物学
《恐龙简史:从诞生到消亡》是一本3.6米长卷版的恐龙大百科,由英国 古生物学家安杰拉?米尔纳博士精心撰写,中国青年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副教授倾情翻译。从2.5亿年前盘古大陆形成,到6500年前地球上 一群恐龙灭 ,这部简史聚焦了恐龙曾经称霸地球的1.6亿年历史。多维度介绍了百余种恐龙的特征和习性,他们的神秘档案将一一揭晓。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和恐龙的复原步骤,探秘挖掘现场,通晓世界各国的恐龙研究历史及先驱人物,还有世界各国的恐龙博物馆信息和网址……全方面满足恐龙爱好者的好奇心、开拓阅读视野、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鸟类的祖先真的是恐龙吗?你听过恐龙的叫声吗?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证实了大陆漂移说?植食性恐龙的牙齿和肉食性恐龙的牙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恐龙从来没有吃过草?想知道答案的话
始鳍龙从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开始出现,至晚白垩世灭绝,是中生代*繁盛、分布*广和延续时间*长的海生爬行动物。21世纪之前,始鳍龙类的研宄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近二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数量丰富、保存精美的始鳍龙类化石,使我国成为始鳍龙研宄的热点区域。本书对采集自中国贵州和云南等地三叠纪时期多件始鳍龙类新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和分类学分析,并命名了一新属种一圆吻盘州龙。此外,通过对保存于世界各地的化石标本进行实地观察和详细的对比,本书对始鳍龙部分类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重新厘定,并进行全新的分支谱系分析,获得了较为全面和完整的始鳍龙类亲缘关系图谱。*后,结合全球古地理和化石产出层位,提出了始鳍龙类在三叠纪时期的古地理迁徙路线图,为研宄始鳍龙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外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及理论假说。本书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章又自成体系,从各技术的理论基础到方法,从各技术运用的影响因子到采用的策略,使读者能比较全面地学习和了解植物生物技术。本书介绍植物生物技术时注重讨论植物生物技术的特点、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参策,同时介绍了一些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策略,如转基因的表达调节等,为读者从事植物生物技术工作提供了思路。本书联合了工科院校的教师为参编作者,使本书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兼顾工科特色。本书是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一本有益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作为植物生物技术专业的教材,主要用于综合院校、工科、农林院校相关专业专科、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