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为《名录》),455种和40类野生植物被列入其中。《名录》的出台,为依法强化保护野生植物、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保护生物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协调,由全国各个类群的专家约30位,在开展广泛的野外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联合编写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三卷)。本书涵盖了《名录》所列物种、亚种和变种,共计1069种,并标注了各物种的国家保护级别、CITES附录和IUCN红色名录等级。内容涉及每个物种(或变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花果期、生境、濒危状况及其受危原因。为了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
在世界上有一些美丽、有用、迷人的植物往往也是不常见的,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稀有植物一直吸引着植物学家、科学家和园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一些稀有植物如今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濒危植物图鉴》结合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珍藏的植物艺术作品,讲述了40种稀有和濒危植物的故事,分析 了是什么让这些稀有植物显得与众不同,又是什么让它们变得如此稀有。通过这些稀有植物的故事,我们可以 看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进一步威胁着这些脆弱的植物,同时也启发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这 些稀有植物,珍惜我们的大自然,为人类应对保护稀有植物的挑战带来了一些启发,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大众科 普类读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部,横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既临海又沿边,是我国植物资源大省(区),植物多样性仅次于云南和四川,位列第三。为建好广西的植物 户口簿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广西植物研究所通力合作,36年磨一剑,完成了《广西植物志》系列六卷的编纂出版。 《广西植物志(第四卷 种子植物)》按照哈钦松系统(1926 年)编排,记载广西茜草科至唇形科种子植物 33 科 454 属 1612种24亚种141变种5变型及1杂交种,并有植物形态比较图或全貌图精绘图版 269 幅(含646种10亚种17变种),内容包括了各科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科、属的简要描述,每个种的科学名称、中文名称、文献引证、识别要点、与近缘种的关系、产地、生长环境、已知经济用途与开发前景等。
《植物科属大辞典》(简明版)共收录25817个植物拉丁学名。辞条中有1109个为科名,其中1045个为可接受科名,8个为异型拼写科名,其他为包含在可接受科名里的狭义科名。辞条中有24708个为属名,其中19043个为可接受属名,5665个为异名。词条中的苔藓植物接受科属为212科/2099属,蕨类植物为67科/610属,裸子植物为18科/94属,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为594科/12725属,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为154科/3515属。本辞典收录中国产高等植物527科,5734属,涵盖51935种,进一步确认中国高等植物种数为世界第一。中国产苔藓植物141科/721属/5598种,蕨类植物35科/162属/2693种, 裸子植物13科/59属/398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268科/3745属/32233种,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70科/1047属/11013种。
本志收录了我国主要植物园迁地栽培的夹竹桃科萝藦亚科球兰属植物163种7亚种,其中中国原生植物38种1亚种,原产于热带亚洲等境外分布植物125种6亚种,结合国际**分类学研究,及干标本和文献查阅,纠正了植物园鉴定错误的物种名称,修订了《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基于干标本观察的部分物种的分类学信息。科拉丁名采纳Endress et al.(2014)的分类系统,种拉丁名主要参考Tropicos,及IPNI,并按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每种植物介绍包括中文名、拉丁名、异名等分类学信息和自然分布、鉴别特征、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评价、引种信息、物候信息、迁地栽培要点及植物应用评价等,并附精美彩色图片展示物种形态学特征。为了便于查询,书后附有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 本志可供植物学、林学、农学、园林园艺、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及植物爱
《中国苔藓图鉴》是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苔藓植物学家吴鹏程为首的专家团队撰写的一部精美苔藓植物分类图典。全书以苔藓分类学为基础,介绍了107科410属1018种苔藓植物,涵盖了中国苔藓植物大部分科、属和东亚特有属(包括中国特有属),展示了苔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化学内含物。植物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是现代苔藓植物分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苔藓图鉴》中近千幅苔藓植物形态解剖特征和生境写实素描图是作者费时三年在台式放大镜下精心绘制而成,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心血,不仅突显了表基相结合的核心价值,更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典范。书后附有近百幅苔藓彩色图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中国苔藓图鉴》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环境保护、医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及园
《高黎贡山植物资源与区系地理》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李恒研究员及其团队30年的研究成果,是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于各类群专家对植物标本的准确鉴定,该专著首次详细记载了高黎贡山地区的地衣、苔藓、蕨类及种子植物名录,并对高黎贡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来源及在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中的位置进行了论证,提出一个与该区域相适应的种级分布区类型系统。
本书收录了我国主要植物园迁地栽培的仙人掌科植物57属18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的拉丁名主要依据The Cactus Family和The New Cactus Lexicon;属和种(亚种)均按照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各种的介绍包括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等分类学信息和自然分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引种信息、物候信息、迁地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彩色照片展示其形态学特征。为了便于查阅,书后附有主要植物园仙人掌科植物名录、仙人掌科植物术语解释、各植物园的地理环境以及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 本书可供植物学、农林业、园林园艺、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使用。
本书研究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格局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干扰的响应机理,辨析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研发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技术体系,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和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模式,开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发挥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生态屏障作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本书的出版得到了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505600) 的支持。 本书可供林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师生、科研人员及林业工作者参考。
《深圳植被志》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深圳市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群落研究概况、植被组成与植物区系、植被研究方法与分类系统、植被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植被分布格局、植被与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植被区划、植被管理等方面。研究区域包括除城建区外的自然山地或人工林地,数据来源包括近年来实际调查所获得的多片样地资料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依据《中国植被》以及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植被志》编研所确定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将深圳市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01个群系,252个群丛;将人工植被划分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77个群丛。本书阐述了深圳市自然山地的植被分布现状主要植被群落特征,以及植被的主要建群种、优势种、特征种,分析了境内分布的各类珍稀濒危种、极小种群物种等,为全面开展植被
山茶科(Theaceae)植 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我国主产于长江以南 各地,据《中国植物志》统 计,全世界有山茶科植物36 属、700余种,我国有15属 、480多种。山茶科植物具 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既有以 茶(Camellia sinensis)为 代表的饮料植物,以油茶( C. oleiferra)和南山茶(C. semiserrata)为代表的木本 油料植物,以木荷 (Schima superba)和猪 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为代表的材用植 物,也有众多的观赏植物得 到广泛栽培利用,尤其是山 茶属的山茶(C. japonica) 、滇山茶(云南山茶花)( C. reticulata)和茶梅(C. sasanqua)栽培历史悠久 ,品种众多,在世界各地广 泛栽培,成为世界名花。植 物园、树木园和其它山茶收 集专类园除了引种原生种种 质资源外,仅山茶、滇山茶 和茶梅等33个种就培育了数 以万计的栽培品种。 近几 十年来,随着开黄色花的野 生种
无
《辽河流域常见水生生物图谱》系统介绍了辽河流域内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浑河及太子河等水系中常见的水生生物,涉及藻类、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河流生态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水生生物类群,详细介绍了每一物种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特征、分布范围特征,并以图片形式对每一物种进行展示,为从事该地区河流生态系统调查和水生生物分类鉴定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综合科考对整个森林公园范围内的植物、脊椎动物、昆虫、大型真菌资源、旅游资源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全面采集标本和拍摄照片,完善现有的物种资源数据,对各类群物种进行系统分类和编目,形成完整的物种名录,掌握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情况,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信息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此次综合科考中承担了植物部分的综合调查。通过对公园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翔实的数据,掌握了公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情况。项目组以此为基础,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编写完成了《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植物图鉴》 通过调查发现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65科559属843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3科35属49种,裸子植物有9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有133科508属774种(含种下分类单元)。本次调查发现重点保护珍
本书由我国有名植物分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劲武编著,教读者科学识别和趣味鉴赏身边的植物。全书共收录植物近500种,涵盖常见科属,以花卉和草药为主,包括野生和栽培种类。每种植物一般先介绍种名、两三句简言,扼要说明该植物的重要特征;接着描述其详细特征、分布地区、用途、入药功效等;然后是识别要点,挑出该植物很重要识别属性提供给读者;很后,部分植物增加了趣味拓展,包括诗词、典故、传说和故事等,旨在增强趣味性,加深对该植物的认识。本书可供植物爱好者野外识别植物时参考,也可供园林园艺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介绍伏牛山 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的著作。本书收录保护区内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珍贵树种、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及保护区内重要代表性植物共计308种(含亚种、变种及变形)。每种均介绍识别特征、保护级别、分布与生境,并配有体现其识别特征的照片一至多幅,便于读者认识各种植物并掌握其识别特征。
本书记载了经核实确定分布于神农架 公园范围内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2科68属295种(含种下等级),每个物种均有简明的形态描述,注明了分布的海拔范围和引证标本,并配有彩色照片;对于过去报道过的但没有标本凭证的存疑种均标明了出处。此外,本书还纠正了一些过去错误鉴定的物种;报道了湖北省新纪录蕨类植物1种,神农架新纪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2种。本书的 还对该地区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