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1 本书是一本专业的水草图鉴,书中共收录了500种不同类型的水草,囊括了市面上常见的经典品种和新品种,分前景草,中后景草,后景草,附着性水草,其他水草等进行讲解。 2 书中以精美的案例形式讲解了前景草,中后景草,后景草等各类水草在草缸中的应用技巧,通过这些精美的案例,读者能直观地学习到不同水草的应用方法,提高水草造景的审美。 3 书中以图鉴的形式逐个讲解每种水草的形态特点和生长所需的光照、CO2、底床材料、pH值、换水频率、温度等条件,所有的水草的相关养护知识都根据作者30多年的亲身养殖经验总结,实用性强,讲解详细,通俗易懂,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
《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清代吴其浚著,共收植物1714种,分为12类。对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产地、繁殖方式等,叙述颇详,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每种植物都配以图版,刻绘均极精审。本书是我国19世纪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植物学专书。 孔子云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草木虫鱼,诗家自为一学,本书历来为博物多识之士所推重,对研究文史、阅读古书助益甚大。 本书是全式标点的深度整理本,书后附有植物名称、人名、地名、引书四个主题索引,极便研究参考检索。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问,体现了人与自然互动中多方面的智慧。本书基于新的知识观、历史观和生态观,依据博物学、科学史、文化史、环境史、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大量文献,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博物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了塞奥弗拉斯特、约翰 雷、林奈、布丰、格雷、班克斯、伍德、埃莉斯、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森、谭卫道等十多位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博物学家及相关的博物学文化,首次勾勒出西方博物学文化的概貌,也涉及环境史、环境伦理、科技史、认知与性别、生态文明等问题。本书包含相当丰富的信息量,可供哲学、自然教育、环境保护、科学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学者参考。 本书试图揭示这样一种理念:博物学始终平行于自然科学存在和演化,博物学与自然科学有交集但并非其真子集。在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远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来得密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能一日脱离植物,发现或探讨各种花草、蔬果、树木、蕈菇等的奥秘,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还可以获得营养、健康乃至漂亮盆栽等实际的好处。 与植物相关的问题来自观察、实验和思考,从学龄前开始,孩子们就会发现有关豆子发芽、蔬果栽培、树皮剥落、植物生病、花开花谢的问题,老师及父母可以同他们一起观察,协助实验,从中找寻答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大人和小孩都能获得 解密 的快乐。 植物虽然不会跑不会跳,不会说话不会闹,但是它们种类浩繁,而且无论 种类、长相,无一不充满了生机和奥秘,即使只专注于对某一草木的观察, 也必定能在长期的用功之后,得到许多可贵的报偿。 这是一本与生活有关系的植物知识问答,内容涵盖植物型态、植物私生活的解析,
本教材是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技能训练方面编写的参考教材,涵盖了专业的基本技能、科研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师岗位技能、企业岗位见习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本教材内容分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训练,共计77个训练。整体布局本着从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与实际出发,沿着病虫害寄主的识别、病虫草害田间与室内诊断、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研究报告的撰写、相关教师教学岗位的训练及毕业前企业岗位见习等方面训练的主线进行编写,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项目及训练内容。
《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技术、电子鼻指纹分析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黑龙江省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溯源和品种保护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共分六篇,**篇综述了指纹图谱产地溯源技术建立的背景、意义、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第二篇至第六篇为利用近红外产地溯源、电子鼻产地溯源、矿物元素产地溯源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大米产地溯源、品种保护的分析结果、讨论及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的专著。这部著作介绍了植物区系背景和区系分区概况。专著中强调了“属”这个分类单位,以作者独创的研究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着重着墨于属的分布区类型特征、组成和区系分析。作者研究认为中国植物区系分为4个区、7个亚区、24个地区和49个亚地区。作者意在以本书与其他专著融会贯通、衔接呼应,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理论。专著中还详细绘制了重点类群分布区图。
本手册汇集了884条中国常见灌木物种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其中480条为著者通过 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 课题所构建,另外404条为著者收集、评估、筛选到的源于我国1989年以来文献中的灌木生物量模型。基于本书收集的884条中国主要灌木物种生物量模型,读者可以直接根据灌木的生长参数,如基径、株高、冠幅、冠幅投影面积、冠幅投影体积等,方便、快速地估算灌木生物量。本书是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研究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参考手册。
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分布,从全国范围内有分布的500余种植物中遴选出155种有文献支持且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的植物,随后根据植物资源量、获取难易、研究深度等维度着重遴选出50种植物,最终形成本书内容。 书中的化学结构式均用ChemDraw软件进行绘制以方便调节结构式中原子和键的大小比例,让绘图更整洁美观。最终,需要说明的是,因研究方法的不同,书中关于各植物美白活性研究的内容所引用的数据结果仅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更充实、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植被研究和植物群落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类群专论及新植物发表;保护生物学及植物园;生态学及藤本植物研究;林业、植物资源利用及其他。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是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总论部分,包括绪论、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器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景观营造与表现等章节。下册部分为植物各论,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棕榈类、竹类等木本园林植物与水生、球根、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面向应用的植物分类 植物的一级分类以植物应用为导向,按照植物的应用特点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藤本植物,棕榈类植物,竹类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宿根植物,球根植物,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等。 2.突出专业特色的植物描述 目前工科院校所使用的植物教材多与农林院校相差无几,难以突出专业优势,学生和教师亟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园林植物与应用教材。
北京大学主校区燕园每年要接待数十万游客,燕园校区有植物大约450种,《燕园草木补》收录了71科232种植物,并对校园植物的管理进行了个人化的点评,这将唤起燕园学子对校园一草一木的深深情感。此书既是对北京大学校园历史的一种具体记录,有助于读者辨识校园中绝大部分植物,也有利于复兴博物学文化。同时,这本书将是城市人认识身边花花草草的日常手册,将个人兴趣与博物情怀合二为一。
本书对广东地区的维管植物进行分类整理,依据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各个科属种区分开,按照科的特征、属的特征、种的区别点整理出广东植物的鉴定技巧。适用于华南地区植物野外实习。本书适合华南地区高校本科生植物野外实习使用。
本书是作者集20年来研究曼地亚红豆杉产业化之成果,倾注了作者辛勤劳动、科研智慧及工业化生产经验的结晶。书中主要论述了曼地亚红豆杉引种、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标准化栽培技术、曼地亚红豆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检测技术、曼地亚红豆杉原料技术、紫杉醇与10-脱乙酰巴卡亭Ⅲ提取分离技术及工业化生产,以及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等,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性极强的专著。
《武汉南湖药用植物图鉴》针对武汉南湖之滨的药用植物进行普查,编写成册。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简要介绍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实习的前期准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植物种类识别与鉴定技巧以及野外实习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载武汉南湖周边高等植物284种,简明介绍植物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隶属的科属、形态与分布、药用价值(个别植物未列出),并附有彩色图片。本书中所包含的284种高等植物,隶属于224属,95科;优势科为菊科(23属26种)、蔷薇科(14属23种)、豆科(13属17种)、百合科(9属9种)、木犀科(5属8种)等。《武汉南湖药用植物图鉴》可作为植物知识及其药用价值的科普书籍,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用书。此外,本书可为华中地区有意进
《中国海藻志(第5卷硅藻门第3册羽纹纲Ⅱ舟形藻目舟形藻科桥弯藻科耳形藻科异极藻科)》收入了我国海产硅藻门羽纹纲舟形藻目中隶属于舟形藻科的20个属、桥弯藻科的2个属、耳形藻科的1个属和异极藻科的1个属,合计221个种和65个变种。详细描述了每种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地理分布和出现的月份,并附有照片或绘图。书后附有各种类的中名和学名索引。 《中国海藻志(第5卷硅藻门第3册羽纹纲Ⅱ舟形藻目舟形藻科桥弯藻科耳形藻科异极藻科)》将为从事生物学、植物学、藻类学、水域生态学、生物地层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资料。可供大专院校海洋系、生物系、环境科学系、水产系、地质系师生以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及参考。本书由程兆第、高亚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