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第二版)》主要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发育、觅食行为、时空行为、社会生活与通讯、学习行为等多种角度,对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本书的一版2005年7月出版,至今已历经6次印刷,学科的发展及读者的需求使本书亟待修订,修订幅度达30%以上。 本书可作为高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无脊椎动物学(第2版)》反映近年来动物学研究的新成果,采用了新的分类系统,以综述为主,对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动物的生活及进化发展水平。
近十年来,细胞培养基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涉及到一系列关键的理论和技术。本书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基础知识、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经典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昆虫细胞培养基、CHO细胞培养基、HEK293细胞培养基、疫苗细胞培养基、干细胞培养基、免疫细胞培养基及动物细胞培养基国家标准及质量控制、重组蛋白糖基化修饰与控制及重组抗体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书反映了近十年来培养基的进展,可作为生物制药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生物制药的广大科研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动物权利》动物有权利吗?人类对动物负有义务吗?动物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如何理解它们的福利? 这些是当代关于动物权利争论的核心问题,它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哲学思考,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结合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呼吁人们对动物权利问题给予关注并进行反思。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共上、中、下三卷,本卷为上卷,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记述我国鲤形目鳅科、胭脂鱼科和双孔鱼科3科29属185种鱼类。总论述及鲤形目鱼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与染色体、生态资料、地理分布、系统演化、经济意义与增殖途径、术语说明等;各论系统记述了鳅科、胭脂鱼科和双孔鱼科鱼类,每种均含引证文献、形态描述及地理分布,并附形态特征图。书后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
保罗 劳伦斯 法伯著的《发现鸟类--鸟类学的诞生(1760-1850)(精)/博物学文化》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史教授法伯的博物学史经典著作。通过分析18 世纪末和19世纪初鸟类学这一科学学科的诞生过程,作者阐述了博物学如何在那段时期分裂为多个独立的、专业的分支学科。相较于其他鸟类学史著作,本书跨越了科学内史和外史的鸿沟,揭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细节。 相关推荐 博物学文化丛书(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主编) 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纳博科夫,一位倍受争议的小说家,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一位蝴蝶分类学家,坚守古典博物学的底色,沉寂科学界达半个多世纪,如今终获高度评价。)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花在自然万物中似乎独特,它不像五谷般满足人们的生存,又不像树木一样可作为木材那样实用
本书根据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参照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状况,结合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的开课特点,以及动物实验与比较医学之间的关系,系统的介绍了实验动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实验动物学绪论、实验动物学分类、实验动物常见疾病和质量监测、环境和营养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动物及应用、实验动物选择和应用、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遗传工程动物、动物实验与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技术和方法等章节。 本书适合用于医学、药学及生物学等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验动物教学,也适合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动物行为实验方法学(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based on animal behaviour research)是指融合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正常和(或)实验动物为对象,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以观察和实验方式对动物的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将其实验结果类比和推演到人,研究其行为信息的生理和病理意义的新兴学科。 本书以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以编著者和团队进40年从事动物行为实验的工作基础为核心材料,首次对动物行为实验定义、内涵和外延,动物行为实验分类及各类动物行为实验的原理、检测设备、动物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介绍。 全书共分十一章,分别阐述了动物行为实验总论以及啮齿类、灵长类、非灵长类及其他动物的学习记忆、焦虑、抑郁、恐惧、运动、疼痛、成瘾、社会交往8大类行为共计80余种行为实验方法,以每种动物行为
1)确定四川省分布的爬行动物名录与分类体系以《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名录》的爬行动物名录为基础,跟踪国内外蛇亚目研究成果,综合已有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科学的系统分类体系。2)制作四川省爬行动物分类检索表以《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名录》的爬行动物名录为基础,依托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藏爬行纲标本,结合必要的外馆的馆藏标本查看,参考国际爬行纲的分类学研究成果,采用形态学研究方法,以种内广适、种间断离、易识别、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等原则,重点对鳞片、体色、纹路等特征进行分类学特征甄别与定性定量分析,编制科学、直观、实用的检索表。
本书以实验动物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主线,结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和“北京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并参考近5年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的相关文件,力求全面、准确、完整地介绍相关管理机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以及近30种实验(用)动物及转基因动物管理的技术要求与应用。
《中国海浮游桡足类图谱 (第二版)》对我国海区浮游桡足类的名录和图谱进行了总结,查明了我国海区的浮游桡足类的种数;多年来,桡足类的分类系统发生了变化,一些种的学名有变动,《中国海浮游桡足类图谱 (第二版)》总结了发生变动的种名录;对我国的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图谱进行了收集整理,以方便查阅;将我国海区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包括台湾东部),统计各海区浮游桡足类的种名录。
本书以动物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线,注意引入近年来动物生物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动物的基本构造与发育、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脊索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动物的生命活动、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有益动物的利用以及有害动物的控制。 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及农学、动物生产、动物医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黄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形态分类图谱》分上、下两册,内容涵盖了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以及刺胞动物、底栖鱼类等常见的较小门类,对小型底栖生物线虫也有较翔实的描述。上册共包括六部分,分别为多孔动物1科1种、刺胞动物9科22种、扁形动物2科2种、纽形动物7科10种、线虫动物19科73种、环节动物44科138种;下册共包括七部分,分别为星虫动物2科2种、软体动物42科76种、节肢动物43科76种、苔藓动物7科7种、腕足动物2科3种、棘皮动物19科29种、脊索动物22科45种。各部均以文字和图片(主要为实体图,部分是线条图)相结合的形式,描述相应门下各科常见于黄海的底栖种类形态特征,略述其生态习性、分布和参考文献,遇一科下有多属或种的情况编有分类检索表。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或大闸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多种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我国河蟹生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年总产量在70万t以上,已成为世界**产蟹大国。同时从蟹苗一直到成蟹的培育,全部采用人工方法,这在世界上也是****的。《中华绒螯蟹生物学》总结了近半个多世纪来有关中华绒螯蟹的科研成果,启发和推动如何进一步研究,内容涉及分类、地理分布、形态、生殖、发育、生长、行为及营养等各个方面。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在本书中,伯克黑德带领你探索鸟类的各种感官。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鸻鹬连续迁徙上万千米、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 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本书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