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是云南省凤蝶科物种的分类图鉴,共收录凤蝶科物种85种,并从识别特征、成虫形态和亚种分布三方面对各蝶种进行描述。《云南蝶类图志(**卷)凤蝶科》每种凤蝶的雄蝶均有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照,多数物种有雌蝶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雌性外生殖器解剖照;个别物种未能获得云南省内材料的,则以邻近省区或国家的标本代为展示。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浙江昆虫志》系列专著的第五卷,包含鞘翅目藻食亚目、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的部分类群。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藻食亚目,第二章肉食亚目,第三章牙甲总科,第四章阎甲总科,第五章隐翅虫总科,第六章金龟总科,第七章沼甲总科,第八章花甲总科。本书共记述了浙江鞘翅目昆虫21科、?属、1200种(亚种),对科、亚科、属和种(亚种)级阶元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编制了分亚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绝大部分物种附有分类特征图和(或)整体彩色照片。
《资源昆虫生态利用与展望》在全面深入论述昆虫自然生态属性的基础上,突出资源昆虫的生态化实践,《资源昆虫生态利用与展望》分为7章内容:第1章,绪论;第2章,昆虫的自然生态性概述;第3章,资源昆虫生态利用的理论;第4章,授粉昆虫的生态利用与展望;第5章,天敌昆虫的生态利用与展望;第6章,环保昆虫的生态利用与展望;第7章,资源昆虫生态利用与“三生”农业体系。《资源昆虫生态利用与展望》内容全面系统,资料丰富新颖,理论阐述透彻,技术操作性强。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双翅目昆虫68科527种,其中,83种仅鉴定到属,153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33个中国新记录种),4个北京新记录科(其中1个中国新记录科:角蛹蝇科Aulacigastridae),2个新异名,1个新名和1个新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共83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全世界已知昆虫约110万余种,中国已知约11万种。目前市面上2013年出版的《拉英汉中国昆虫名称》,收录中国昆虫70000余种,新拟了近40000种昆虫的中文名称。本书作者彩万志教授参考了几乎所有中文昆虫学词典,对各相关词目加以梳理与甄别,比较系统地查阅了相关专著、期刊、数据库、网站等,尽力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中文昆虫学名词、名称等汇集一起。历经10余年编辑本词典,本词典共收录词目251000余个,其中约46000个中文名称为新拟。正如作者云: 一心一意一字一词集少成多集腋成裘历十多年得一典,无怨无悔无节无假化零为整化石为玉拖二余载到无憾 。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昆虫表皮发育及基于表皮发育的害虫防治策略,不仅反映了国际上昆虫表皮发育和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而且展示了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 9章,前 6章是理论基础,综合分析了昆虫表皮结构与功能、表皮几丁质代谢、表皮蛋白、表皮脂类物质、表皮体色与鞣化及昆虫卵内表皮发育;后 3章是应用策略,系统总结了以昆虫表皮代谢为靶标的化学防治、真菌防治和 RNA干扰生物防治策略的最新进展。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地貌形态组合为高山深谷平行相间,主要山脊和江河近于平行地呈南北走向,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它是是世界上1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显花植物的摇篮,也是研究蝴蝶进化与起源问题的关键区域。横断山蝴蝶调查团队在2005至2020年期间,用11年时间,进行野外调查,涉及横断山101个县份(幅员面积679412 km2)范围内的68个县份,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材料,1998-2022年整理、识别、统计、归类;展翅,拍摄,制作图版,撰写成为《横断山蝴蝶》蛱蝶卷一书。《横断山蝴蝶》记载的所有种类及其全部生态学信息,完全是11年间横断山蝴蝶调查团队野外调查获取的。没有采用文献资料的历史记载种类及信息。用于彩色图版的标本也全是团队在横断山区工作期间,野外调查采集的。《《横断山蝴蝶》从动物地理
刺蛾科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斑蛾总科Zygaenoidea。由于刺蛾幼虫的身体大都生有枝刺和毒毛,俗称 痒辣子 火辣子 或 刺毛虫 。本志对中国刺蛾科的属和种进行了全面订正与系统总结,共记述中国刺蛾科72属264种。总论部分总结并介绍了刺蛾科的研究简史、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经济意义、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标本保藏单位等。各论部分备有从总科到种各级阶元的检索表,每种都有完备的引证、形态描述和分布,并尽量包括其别名、生物学特性与寄主植物,以及部分物种的幼虫形态描述。为了方便鉴定,附有各属的脉序、雌雄外生殖器解剖图等形态特征插图317幅。本志后附有成虫和幼虫的彩色照片12面266幅。
膜翅目 Hymenoptera细腰亚目 Apocrita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分为两类:针尾部 Aculeata(胡蜂、青蜂、蜜蜂和蚂蚁等)和寄生部 Parasitica(如姬蜂、瘿蜂和小蜂等)主要鉴别特征为腹基部缢缩,具柄或略呈柄状。本丛书记述浙江膜翅目细腰亚,目类群共 15总科 52科,分为第十五卷和第十六卷出版。本卷包括钩腹蜂总科、旗腹蜂总科、冠蜂总科、瘿蜂总科、小蜂总科、细蜂总科、分盾细蜂总科和广腹细蜂总科共 8总科。本卷主要依据标本和文献记录,对实际研究过的种类做了比较详细的形态描述,每个种均列有分布、主要形态特征等,并附有检索表。
昆虫的物种数约占地球上已知动物物种数的2/3,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书精选了2000多张高质量原创彩色照片、3D重构图和Illustrator制图,辅以146个视频和1个可以互动的PDF文件,融合了 研究成果,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昆虫奇妙的外部形态、精巧的内部结构、纷繁的生物学特性、多样的昆虫类群,以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些精美的图片及其注释,兼顾了科学性、前沿性、美观性、易读性和普及性,便于专业和非专业读者都能轻松愉快地阅读理解并获得系统的昆虫学知识。 本书可为农林牧业及检验检疫、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利用等相关部门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科研人员,以及昆虫爱好者提供参考。
阎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中的隐翅虫大类(多食亚目三大支系之一),包括扁圆甲科、长阎甲科和阎甲科3个科,以捕食性物种为主,大多适应于腐木、腐草、腐菌或动物腐尸等腐生性微环境,少数类群为嗜蚁性甲虫。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七十五卷,鞘翅目.阎甲总科、扁圆甲科、长阎甲科、阎甲科》是对中国阎甲总科分类学研究的系统总结,是著者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通过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在检视绝大多数模式和定名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阎甲总科的完整物种记述。总论部分总结并介绍了阎甲总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成虫、幼虫、蛹和卵的形态特征,阎甲总科及各科的系统地位和分类发展历史,中国阎甲总科的属、种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阎甲总科的经济意义等。各论部分记述了中国阎甲总科扁圆甲科和长阎甲科,以及物种
缨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小目,包括596属7400余种。多生活在植物花中,取食花粉粒;也有相当一部分种类生活在植物叶面,取食植物汁液,且生活在植物叶面表皮下的种类会形成虫瘿,为植物害虫;少数种类生活在枯枝落叶中,取食真菌孢子;还有一些种类捕食其他蓟马、螨类,为人类的益虫。缨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BR》 本志是对中国缨翅目昆虫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的总结,分上下两卷出版,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对缨翅目的研究历史和中国缨翅目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比较了不同学者的分类系统,重点介绍了缨翅目的分类特征和术语,并对内部解剖结构、生物学和经济意义进行了描述,力求介绍缨翅目研究的**进展。各论部分记述中国缨翅目昆虫2亚目4总科5科10亚科21族131属422种,包括科、亚科、族、属、种检索表,附420幅形态特征
本书包含祝蛾科、枯叶蛾科、舟蛾科、凤蝶科和粉蝶科在中国有记录的全部种及其亚种,其中祝蛾科3亚科51属268种,枯叶蛾科40属269种和亚种(199种70亚种),舟蛾科11亚科144属792种和亚种(652种140亚种),凤蝶科3亚科21属373种和亚种(133种240亚种),粉蝶科3亚科24属434种和亚种(158种276亚种)。
寄生蜂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害虫自然控制和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松毛虫是我国森林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本志汇集和整理了国内书刊中报道过的松毛虫寄生蜂文献,整理和鉴定了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90年来收藏的松毛虫寄生蜂,共记述寄生于卵期、幼虫期、蛹期的原寄生蜂和重寄生蜂233种(部分未定名至种),隶属于6总科15科87属。对已知其属名无种名的,添加了属征;对现有种名等存疑的,在备注中有讨论。本志附图332幅,书末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以及寄生蜂和寄主的中名、拉丁学名索引。为了使读者对松毛虫寄生蜂有更多了解,本志添加了两个附录。附录1记述在国外记录寄生于松毛虫、我国虽未在松毛虫上发现但有分布的寄生蜂,共38种;附录2是世界松毛虫寄生蜂名录。
本卷对浙江省鞘翅目多食亚目的9个总科(花甲总科、吉丁甲总科、丸甲总科、叩甲总科、长蠹总科、郭公甲总科、扁甲总科、瓢甲总科、拟步甲总科)进行了简要总结。对38科263属588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分别做了简要介绍,包括30个浙江省的新纪录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列出了各种的主要文献引证及地理分布等,编制了各级分类阶元的识别检索表。文后附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及成虫整体照片。对于国内缺乏中文名称或名称使用不妥的种类,主要根据其词义拟定了新的名称,同时修订了一些物种的不正确名称。
系统地概述青藏高原昆虫70多年研究取得的成果,阐明了青藏高原昆虫保护的基本条件,保护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重要昆虫资源类群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特点。提出了青藏高原昆虫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保护的类群。评价了重要类群在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及害虫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提出青藏高原一级保护昆虫150种,二级保护昆虫1500种,首次填补青藏高原昆虫保护名录的空白。针对保护的种类首次提出原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和绿色防控保护等措施。
《河北森林昆虫志》是由河北大学 动物学重点(培育)甲虫系统学研究室牵头,河北省动物系统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合作完成的专项科考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编撰而成,共4卷,按分类系统由低等到高等依序编排。本卷是 卷,共记述六足亚门昆虫4纲21目147科518属875种,分别是原尾纲2目5科7属16种,弹尾纲3目8科20属35种,双尾纲2目3科3属3种,昆虫纲(不全变态类)14目131科488属821种(亚种),其中,目为河北地区 记录。本书列出了纲、目、科的主要识别特征,科级以上分类检索表或检索图、标本信息,列出了部分物种的寄主、食性或采访植物及其分布地,并附有大部分物种的照片、部分物种的特征图,以及中文名和学名索引。 本书可供 外从事自然保护、农林业、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生物多样性、陆地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