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琉璃星天牛那种鲜明、深邃的青蓝色的迷恋,激发了一个喜欢昆虫的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后来成了享誉世界的日本生物学家。 在本书中,风趣幽默的福冈伸一博士畅谈各种生物学话题,从基因研究的前沿到如何培养好奇心,从荞麦面和乌冬面之争到熵增定律,向我们展示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以及带给我们的敬畏和感动。
《昆虫之美》收入了李元胜近两年来拍摄的260多幅炫目的昆虫摄影作品,另附有21篇拍摄经历的随笔。那么多细小的生命,短暂的生命,在他的镜头下被放大,照亮,甚至于得以永恒。而这些生命,曾经大多数时候被我们视而不见。 生命从来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就像一滴蓝墨水落进水池,甚至更远的地方,你周围的许多事物都会带着你的颜色、你的呼吸,甚至你的心跳——如果,你好奇地关注它们,热爱它们。
本书共分七篇,包括前言、昆虫外部形态、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以及昆虫学实验。又细分为29章,另附十二个实验。理论教学内容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的形态结构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及繁殖,昆虫分类原理、方法及从目到科的分类简介,并对昆虫生态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实验内容则涵盖了昆虫形态特征、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以及重要昆虫类群的识别和鉴定。 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植物(森林)保护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也适于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书共分七篇,包括前言、昆虫外部形态、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以及昆虫学实验。又细分为29章,另附十二个实验。理论教学内容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的形态结构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及繁殖,昆虫分类原理、方法及从目到科的分类简介,并对昆虫生态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实验内容则涵盖了昆虫形态特征、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以及重要昆虫类群的识别和鉴定。 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植物(森林)保护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也适于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普通昆虫学》是植保专业本科生昆虫学入门教学用书,是该专业重要的教材之一。 作者在全面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昆虫学教学经验与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教材,较全面地搜集普通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进展,分析21世纪昆虫学发展的趋势;据此制定较为合理的教材范围与深度。努力使该教材既保持传统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又具有现代性与前瞻性。各章节尽量既简短又内容丰富,每篇后面还附有国内外重要参考文献30一100篇,以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相关文献去学习有关内容。本教材是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04—13项目研究成果。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生产类专业用)(第3版)》是*“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的成果。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生产类专业用第3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预测预报等科学的实际,形成学科交叉的新体系。全书分上、下两篇,共九章。上篇为昆虫生态学,共七章。、二章介绍近代生态学的进展、基本理论和昆虫与生活环境间的关系;第三章为种群生态学,包括种群的属性、数量消长规律及模拟方法;第四章为种群的分化和生物进化,包括种群分化的类群、新种的形成、生物遗传和进化,以及协同进化概念;第五、六章为群落生态学及生态系统学,介绍群落的特性和测定、分析方法和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是高峡水库的典型代表,是低山区库塘湿地、河流湿地的典型类型,栖息地面积辽阔,湿地植被丰富,生物类群众多。2005-2012年经浙江大学等单位调查,共查明维管束植物1186种,水生无脊椎动物45种,脊椎动物240种。2011-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针对昆虫纲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和整理。共查明昆虫17目154科570种。同时对昆虫各类群结构和多样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常见昆虫拍摄了生态照片并附昆虫名录,可供后人进一步研究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