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蝴蝶与蛾类是自然界中 丽且被研究 多的生物之一。毛虫是蛾类幼虫和蝴蝶幼虫的统称,它们复杂的形态、有趣的习性和奇特的行为令人着迷,值得大家去欣赏和密切观察。《毛虫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 结合的毛虫 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毛虫及其近似种。展示了它们在体型、颜色和适应性方面的多样性 每种毛虫都配有其成熟时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物种真实尺寸相同,显示出物种的多样性;另一种为重点部位特写图片,突出体表的细微结构。此外,每种毛虫均配有相应的成虫蝴蝶或蛾子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和基本信息。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毛虫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展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每种毛虫都附有信息表,简要总结了该物种的关键信息:所在
本书是第2卷,主要收集的是第1卷未包括的专业杂志和地方志中发表的产于我国的新种模式标本,包括的杂志有:动物学研究(1~24卷)、动物学报(1~17卷)、林业科学(1~44卷)、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29卷)、白蚁科技(1~24卷)、华东昆虫学报(1一16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28卷)、宁夏农学院学报(1~28卷)、四川动物(1~26卷)、西北林学院学报(1~23卷)、西北农业学报(1~16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1~35卷)、西南林学院学报(1~27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29卷);系列出版物有:昆虫学研究集刊(1~11集)、河南昆虫区系分类研究(1~6卷)、福建昆虫(1~9卷)及地方志共88卷(册)。同时对第1卷包括的“昆虫分类学学报”,增补了26~29卷,中国动物志(昆虫类)增补了39~47卷。
《王家园昆虫》共记录王家园昆虫1062种,隶属于15目203科,包括11个中国新记录种(其中一新记录属),138个北京新记录种,30种只鉴定到属。每种提供生态照片(均列出拍摄时间,补充的外地图片则列出拍摄地点)、简单的外部形态特征、已知的食性、发生时间及分布。《王家园昆虫》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可为正在开展的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4~2016)提供参考资料。书中一些种类在河北、陕西、河南、浙江、辽宁、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台湾、湖南、新疆、西藏、海南等地均有超过百种分布。 《王家园昆虫》可为市民、农林生产和科研人士、自然爱好者等提供参考。
本书介绍了螟蛾总科*分类系统。根据实际标本记述了河南螟蛾总科昆虫2科12亚科146属277种,其中包括不少近期在国内外发表的新类群。书中编写了各级阶元的分类检索表,每个物种均包括详细的文献引证和成虫外部形态及外生殖器的描述。提供了成虫彩色照片和雌、雄外生殖器照片共96个图版。 本书适合生物科学高校师生,森林保护、植物保护等科研人员,国内外昆虫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鳞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和研究动向,总结了秦岭地区鳞翅目小蛾类昆虫的研究成果。涉及秦岭小蛾类13总科28科423属1043种,详细记述26科360属835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属和36个中国新纪录种,提出了1个属级异名、2个种级异名、6种新组合以及替代名和恢复名各1种。首次报道5个种的雌性与1个种的雄性个体。并提供每个种的雌雄外生殖器等特征图和成虫彩色图版。 本书对增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为有关农林害虫的治理提供基础资料。本书主要适用于有关专业大专院校的师生、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森林保护及植物保护工作者。
《雾灵山昆虫生态图鉴(中国*自然保护区)(精)》一书为张培毅,多年来对于雾灵山昆虫区系考察与研究的总结。全书以摄影艺术为语言,诠释雾灵山昆虫区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发现雾灵山昆虫种类超过1000种,拍摄了3000多幅的生态照片,详细记载了13个目142科837种昆虫的分类地位、分布海拔、生态环境和寄主植物等,生动地描绘着这些昆虫真实的生活画面,十分难得,极其珍贵,充分显示出作者的独具匠心。
Insect fossil treasures from the dinosaur era (165 to 130 Ma) in northeastern China are showcased in Ithis book with their silent stories. Not only their taxonomy and morphology, but also their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n natural sciences are presented here. Besides academic science, we highlight popular science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extant insects and insect-related stories. Elegant and beautiful photos of fossil and extant insects are shown to illustrate our stories while serving as visual arts. In addition to the 18 insect orders (Chapters 5 to 22), the book also covers fossil sites (1 and 4), palaeogeology (2), co-existing animals and plants (3), palaeo-ecosystems (23), pollination and "flower" visits (24) and insect mimicry (25). Judging by the high diversity and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the fossil insects, insects have certainly played critical roles in the evolution and eco-systems over eons, which in turn have made Insecta a highly successful class.Intended to appeal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部)及家属园面积300余亩,是作者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园。作者对其内昆虫进行拍摄、调查和鉴定,共记录昆虫700种(隶属于16个目194科,37种只能鉴定到属),包括92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10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每物种提供生态照片、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及园内发生情况及食性等资料。另外,还记录了蜘蛛等其他虫虫22种。本书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认识家中及庭园虫虫提供参考。
本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还采用了世界*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虫脩)、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的物种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 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北京地区常见的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昆虫部分收录了148科153种,其他无脊椎动物部分收录了6个纲107种。昆虫纲每个目以及无脊椎动物每个纲都用一首易于记忆和理解的“科普诗”来总结其典型特征。此外,本书还包括对北京地区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的概况介绍,以及各类群基本特点的简介。全书共配有800多张原色彩色生态照片,绝大部分都是本书作者在野外采集过程中拍摄的,真实地再现了各物种在其自然生境中的生存姿态。每个物种都配有中文名、拉丁名、简要的识别要点和生境等相关科普知识。本书可供从事昆虫学研究、昆虫学科学普及、高等院校等学校学生,以及广大的生物爱好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