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是昆虫纲鞘翅目的统称,以约40万种的规模成为地球上最大且最成功的生物群之一,占所有动植物种类的五分之一。 大多数甲虫体形小巧、结实且紧凑,非常适合寻找食物、繁殖和躲避捕食者。它们作为食草动物、捕食者和回收者,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甲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奇迹,它们的存在对于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甲虫专家从甲虫的结构功能、演化等多个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甲虫的神秘生活。
昆虫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的一门学科,但国内对其系统研究专著极少。本书是作者们数十年野外对昆虫及其各种行为观测、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剖析主要的昆虫行为,如昆虫的取食行为、访花传粉行为、趋光和负趋光行为、趋泥与吸水行为、聚集与迁飞行为、防卫和攻击行为、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特殊的洞穴昆虫与行为等。本书也综述分析了昆虫行为与环境的各种关系,包括昆虫寄主、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气候与昆虫行为变化以及昆虫的行为机理等方面。同时,该书也系统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各种关系以及昆虫行为在各领域的应用。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灾害,而且蝗虫作为生态环境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普及蝗虫的知识对于蝗灾的防治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作者赵昆、张欣杨、尹学伟、张龙采集了北京地区常见蝗虫,鉴定之后,编辑成这本《北京地区常见蝗虫原色图谱》。书中介绍了北京地区20种常见蝗虫的形态学鉴别特征,并且简要地介绍了这些蝗虫的生物学。该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的原色蝗虫全身图和局部形态图,便于读者简捷、准确地辨识蝗虫种类。 《北京地区常见蝗虫原色图谱》可为昆虫学工作者、大专院校生物系和植物保护系师生以及农、林、牧业和蝗虫测报防;台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美国昆虫学家罗伯特 埃文斯 斯诺德格拉斯为读者提供了一顿了解昆虫生存之道的大餐,特别注重高营养和食物均衡。为了美味起见,尽可能地删掉了讨厌的技术术语,以利读者的理解和吸收。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蚱蜢、蟑螂、白蚁、蚜虫、蝉、毛虫及蛾、蚊子与蝇虻的生活状态、生存手段及变形过程。共有185幅插图,大部分插图由美国昆虫局提供,有的是首次面世。全书语言通俗诙谐、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符合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已成为国际上害虫治理的热点研究课题。本书总结了作者长达10年对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柑橘、荔枝、茶的复合种植生态系统以及混交松林系统、热带人工林系统和亚热带森林系统的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害虫控制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阐明和揭示了复合种植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稳定的规律和机理,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通过改善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昆虫群落多样性,从而有效、持续控制害虫的应用技术。 本书可为优化种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恢复以及害虫持续控制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研究农林复合系统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害虫控制的参考。
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已被研究了100多年,很多生物学新知识是从研究果蝇得到的。本书围绕果蝇的方方面面讲述了20多个故事,学科多,视野开阔。涉及的学科有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动物行为学、进化学、免疫学等,相关的话题有学习、记忆、癌症、衰老、生物节律、睡眠、性、干细胞、成瘾、肥胖、运动、感染、再生等。并在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图片阐述果蝇研究的各个方面。相关的科学史内容使读者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科学发展的艰辛历程,从而起到宣扬科学精神的教育效果。
全书分昆虫生态学和害虫预测预报两部分。在昆虫生态学部分按照从微观到宏观发展的顺序,分述昆虫个体生态学、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昆虫生态学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进展;在害虫预测预报部分,介绍了预测预报的基本理论、调查取样方法、损失估计、现代技术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及我国农业政府部门害虫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每个章节后附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