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篇主要介绍了包括进化论、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在内的西方人类学研究的不同范式,沿着历史脉络梳理了不同范式的发展历程,既系统阐释了每一个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核心观点,又聚焦了不同研究范式下的经典理论流派的研究方向和核心关注点。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应该在不同的思想流派间搭建起联系,形成强调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共识,即历史和文化是人类学的构建条件,进而提出历史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主张,并对此范式进行具体剖析。 在对不同的人类学范式进行深刻剖析后,本书下篇论述了历史文化人类学范式下几个人类学核心主题,包括身体、模仿、表演、仪式、语言、图像和想象、死亡和出生,这些核心主题均来源于人类学项目研究成果,集中展现了人类基本行为、活动与关系的研究现状。
本书通过对大众电子足迹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从公共事件、智能交通和行为经济学三个维度探究复杂社会系统所隐藏的内生动力,并通过提出基本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探索这些规律的产生机制和可能的动力学影响。 本书共6章: 第1章系统梳理了 人类行为动力学 在社会科学的认知及其使用情况,比较了 内生动力 与 外在推力 等知识体系对人类行为的作用,重点就人类行为特性背景中的内生动力基本形式、表现方法以及个体行为影响与群体行为影响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第2章介绍了人类行为动力学,并介绍了行为动力学规划、搜集、提取、存储和检索方法及工具,重点讲述了人类行为的时间规律、空间规律以及对传播动力学的影响及建模问题。第3章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研究群体行为动力学在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应激反应,并有效分析群体心理应激的具体
赵忠格著的《史前时代的桑干河流域》是一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进行重新解读的著作。作者立足桑千河流域这一位于中国北方晋北和冀北地区的史前人类博物馆,通过分析那里(小)细石器文化的流布,寻找桑干河人的迁徙路径,解读那里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而搜寻“桑干河流域(小)细石器文化圈”的时空范围及其对人类进化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的关于花尾榛鸡的研究性专著,本书可以算作是部。全书共9章,分别介绍了花尾榛鸡的分类及其特性、研究历史与现状、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形态学研究、生理生化研究、生态学研究、人工饲养研究、疾病防治、经济效益分析。本书的出版对了解花尾榛鸡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群现状,掌握人工饲养技术及其疾病防治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其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